过渡流下近壁圆柱绕流的壁面传热强化机理研究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man_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源的高效转化与利用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重要环节。在节能减排需求的驱使下,研发紧凑化、高效率的换热设备受到了高度重视。常用的强化传热技术有改变流道表面结构、添加纵向涡发生器等,基本原理均为通过各种手段产生旋涡来改变壁面附近的流场结构,减薄或破坏壁面边界层以增加流体的扰动,增强冷热流体混合,从而促进热量传递。小型换热装置的特征长度相对较小,其在工作时通常处于低雷诺数的层流流动状态,然而这种流动状态并不利于换热效率的提升。应用适当的强化措施形成周期性旋涡,破坏壁面边界层,使层流流动提前进入过渡流状态,能够有效地提升小型换热装置的传热性能。因此,研究过渡流状态下的周期性旋涡对近壁面流动及传热性能的影响机制具有重要意义。近壁圆柱绕流的实验以及数值模拟可直观地研究壁面附近周期性旋涡对强化传热的作用机制,因此选择近壁圆柱绕流模型来系统地研究过渡流状态下周期性旋涡对壁面流动及传热性能的影响,以期揭示高效小型换热装置强化传热的机理。应用FORTRAN语言,基于有限容积法构建了近壁圆柱绕流的数值计算模型,搭建了低速循环水槽流动实验台,开展了数值计算和可视化流动实验的对比研究,分析了在过渡流范围内不同工况下的近壁圆柱绕流流动传热特征,揭示了周期性旋涡强化壁面传热的作用机理,指出了提高传热性能和降低摩擦阻力的关键要素。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分析雷诺数(50≤Re≤1200)对近壁圆柱绕流的流动及传热的影响规律。雷诺数较小时,流动表现为层流特性。除圆柱下方壁面由于流体加速导致的传热增强,圆柱下游壁面传热没有得到强化,反而由于绕流削弱了传热;雷诺数增大到一定值(其大小与几何参数有关)时,圆柱尾流开始出现波动,流场进入过渡流状态。此时,尾流中出现周期性旋涡脱落,在与壁面边界层的相互作用下提高了圆柱下游局部壁面强化传热性能,且提高幅度明显。研究结果表明,近壁圆柱绕流可以使壁面附近流场在较小雷诺数(Re=80左右)下提前进入到过渡流状态,流动从层流进入过渡流状态后,圆柱下游局部壁面有明显的传热强化和摩擦阻力减小,该区域的时均流动传热与摩擦阻力存在非相似性。(2)探究近壁圆柱绕流中几何参数(间隙比和阻塞比)对流动和传热的作用规律。首先,揭示了不同间隙比时的流动传热特性,发现雷诺数和阻塞比保持不变时存在一个最佳间隙比,能使壁面强化传热达到最佳。当间隙比较小时,尾流中旋涡脱落被壁面抑制,涡脱频率很小,圆柱下游壁面传热没有得到强化;当间隙比适中时,圆柱尾流中出现周期性旋涡脱落,且旋涡强度和脱落频率随着间隙比的增加而增大,在最佳间隙比时达到最大后保持不变,圆柱下游壁面传热强化、摩擦阻力减小;当间隙比继续增大时,圆柱远离壁面,壁面效应逐渐减小,尾流开始逐渐呈现出无壁面均匀流中圆柱绕流的流动模式,涡脱频率小幅减小后不再改变,壁面强化传热逐渐减弱。然后,通过比较不同阻塞比时流动传热特性,发现壁面强化传热具有区域性,当阻塞比越大时,圆柱与壁面间流体的速度也越大,尾流中周期性旋涡越强,则壁面强化传热的区域及效果越大。在来流速度相同的流动条件下,阻塞比越大则最佳间隙比趋小。(3)近壁圆柱绕流的周期性流动传热特性研究。在典型过渡流工况下,对一个波动周期内八个均分时刻的各种瞬时值进行分析。发现圆柱尾流和壁面边界层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导致圆柱下游局部壁面传热强化以及摩擦阻力减小的主要原因。在壁面效应的作用下,圆柱尾流中交替出现的正负涡产生了交叉运动,顺时针旋转的负涡脱落后向着下壁面方向运动,当其接触到顺时针运动的下壁面边界层的岛状突起时,在相互作用中,把冷流体带入,热流体带离壁面。这揭示了近壁圆柱绕流流场中圆柱下游局部壁面强化传热的主要机制。在圆柱尾流的作用下,下壁面边界层向上形成具有顺时针运动的岛状突起和具有顺时针旋转运动的近壁涡,它们均能把流体从下游推向上游近壁区域,使得该处流向速度减小,摩擦减小,其中顺时针旋转的近壁涡引起的摩擦阻力减小更为显著。这解释了近壁圆柱绕流流场中圆柱下游局部壁面摩擦阻力减小的主要原因。(4)对过渡流范围内近壁圆柱绕流各个工况下的强化传热性能的综合评价。采用强化传热综合性能评价系数对强化传热性能进行综合评价,所得结论支持关于最佳间隙比的各个结论:雷诺数和阻塞比固定不变时存在最佳间隙比,使得壁面强化传热达到最佳;过渡流范围内,雷诺数越大,最佳间隙比越小;相同来流速度下,阻塞比越大,最佳间隙比越小。
其他文献
在深化课程改革,突出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合作问题解决教学,作为培养中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愈加受到人们的关注。挖掘影响合作问题解决的因素,探寻提升合作问题解决质量的策略成为研究者关注的重要议题。其中,教师干预是影响学生合作问题解决质量的一个关键要素,教师干预策略的有效应用是落实课程标准、增强教师教学实践能力和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需要。因此,学生合作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教师干预策略亟待深入关注
学位
1,3-丙二醇(1,3-PD)是一种重要的高附加值平台化合物,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以微生物法转化甘油生物合成1,3-PD环境友好、安全高效。但现阶段1,3-PD的生物合成依旧面临着生产成本高、产量低等问题。有鉴于此,本研究以Clostridium beijerinckii CCIC 22954作为1,3-PD生产菌株开展了以下研究:(1)以降低发酵培养基成本为方向,以提高1,3-PD
学位
全自动取苗机构是实现蔬菜穴盘苗全自动移栽的关键,可显著降低人工移栽成本并提高移栽的效率。目前,我国针对全自动取苗技术的研究大多还处于实验室阶段,主要存在育苗技术创新不及时、根系与基质互作机理不清、机构的设计与育苗技术结合不紧密等关键问题,多方因素制约了蔬菜穴盘苗全自动取、投苗技术的发展。因此针对以上关键问题,本研究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1)进行了生物炭对蔬菜穴盘苗机械与长势特性影响的研究。在原有草
学位
谷物干燥是谷物产后处理的关键环节,水稻收获时含水率较高,亟需及时充分干燥以防止其霉烂变质。目前,采用谷物烘干机对稻谷进行热风干燥是解决水稻快速干燥问题的主要方式。然而,由于干燥品质动态预测和干燥过程参数优化环节的缺失,当前谷物干燥机大多采用恒温干燥模式,对稻谷干燥过程不进行优化调控,稻谷烘后品质不佳,影响稻谷生产产业经济效益。因而,研发稻谷干燥过程智能控制策略和系统对促进稻谷增产增收、提高农民收入
学位
云空化是一种由压力主导的复杂相变现象,广泛存在于泵、水轮机、船用螺旋桨等水力机械装置。云状空穴形成和溃灭具有突发性和反复性,会诱导机械振动、噪声、水力性能恶化、过流部件表面材料剥落等问题,进而大幅降低机组效率和使用寿命,同时给生产环境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目前,研究人员采用现有的数值技术已经能够捕捉云空化现象的发展过程,包括附着空穴的断裂、云状空穴团的溃灭等特征行为。然而,对云空化的三维特性、空化-
学位
作为量子力学、地球物理及众多工程技术领域中重要的数学工具和理论基础,微分算子谱理论吸引了国内外学者的浓厚兴趣并引起了他们的高度重视.迄今为止,已成为数学物理中发展最快和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以Krein弦为对象的研究一直是该理论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主要聚焦于Krein弦在离散情形下生成的Stieltjes弦和在充分光滑情形下生成一维Schr?dinger方程的生成算子的反谱问题研究.本文以Krei
学位
本文开展了环境友好的不同结构钛基微纳米吸附剂制备及其对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吸附研究。一是采用牺牲模板法制备了具有介孔壳结构的中空TiO2纳米微球,并采用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改性介孔壳结构中空TiO2纳米微球;二是通过水热法制备了不同尺寸和形貌的微米级Ca TiO3颗粒,研究了有机修饰剂(聚乙二醇、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柠檬酸三钠)对CaTiO3颗粒结构、形貌的影响;三是采用水热法制备
学位
钛及钛合金因高的比强度、良好的耐腐蚀性、优异的生物相容性以及较低的弹性模量而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用领域。以应用最为广泛的Ti-6Al-4V合金为例,其弹性模量约为110GPa,大幅度低于医用不锈钢(210GPa)以及医用钴合金(240GPa),但距离人骨模量(10~30GPa)仍有不小的差距。值得注意的是,Ti-6Al-4V合金中的Al元素和V元素具有生物毒性,长期存在于人体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因
学位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作为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逐步发展成为全球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历史悠久,黄芪和桑叶是治疗糖尿病的常用药物,但黄芪和桑叶在治疗糖尿病中的协同作用机制尚不清楚。为了确定黄芪和桑叶干预糖尿病的活性成分及降血糖作用,本文通过LC-MS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鉴定了黄芪和桑叶中的化学成分,建立了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小鼠模型,并使用桑叶和黄芪对糖尿病患病
学位
数学模型建构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被概括为“四能”,是数学模型建构的能力基础。数学模型建构是“形”,“四能”培养是“神”,两者的结合意味着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形”“神”兼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