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量呈现形式与视知觉线索对幼儿非符号数量表征的影响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nie_d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符号数量是指用实物或实物记号通过视觉系列(如点阵)、声音系列或者跨感觉通道呈现的数量刺激。对刺激中的非符号数量信息进行解释和表达的过程就是非符号数量表征过程,它可从数量辨别、数量比较等方面体现。对于数量呈现形式和知觉线索对幼儿非符号数量表征的作用,已经有研究进行了探索,但仍然存在争议。   本研究采用数量辨别任务和数量比较的Stroop任务,从形状、颜色上操作知觉线索中的外观线索;从单个元素尺寸和元素累积面积上代表知觉线索的几何线索。对3-6岁幼儿在数量表征上知觉线索和数量呈现形式作用进行探讨,得出了如下结论:   1.3-6岁幼儿在平均水平上均能突破数量呈现形式的干扰,也能突破形状这一知觉线索的干扰,进行正确的数量辨别。随着年龄增长,对小数量辨别能力体现出了提高的趋势;但大数量辨别未观察到此趋势。   2.所筛出不能进行正确辨别的被试中,3岁组幼儿受到形状线索的干扰,表现出对圆形条件的小数量数量表征难于方形条件;不能辨别组不受离散量比例的影响。幼儿的非符号大数量辨别优于小数量,形状线索的干扰降低了小数量辨别的正确率。   3.单个元素尺寸系统变化时,形状线索使小数量表征出现“双分离”现象,但影响存在分化。当单个元素尺寸对离散量表征产生干扰时,物体特征的特异性会提高3岁组幼儿数量比较的正确率;当元素尺寸变化控制或与尺寸-数量一致时,物体的知觉特异性反而会降低5岁组幼儿的数量表征正确率。当元素累积面积变化时,形状线索同样使数量表征产生双分离。   4.元素尺寸线索和累积面积线索受点集对在离散量比例的影响。随着比例增大,尺寸线索的干扰作用会增大。并分别体现出年龄差异。
其他文献
空间是生物生存的重要形式,所有的动物包括人类都在空间中生存和进化。在某一陌生环境迷失方向后,个体可能需要根据空间中各种线索重新确定自己和其他物体的定位,这种能力即
针对机动目标拦截问题,设计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有限时间收敛制导律。首先利用非光滑反馈控制技术,结合有限时间Lyapunov稳定理论,设计了无抖振的滑模制导律。其次为了削弱
去年以来,一些建材采购网站陆续出现.网上建材采购,包括房地产开发企业利用网站的交易平台进行网上建材采购,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有效地降低原料成本和采购成本,从而降低企业成
澳大利亚的成人社区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繁荣的发展现状,它是一种以社区为基础,以成人为中心的非正规教育形式。主要面对生活在社区中的最普通大众,尤其对老龄人、移民
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人们发现教育事业是一个国家进步发展的关键因素,而在教师则在教育事业中起着枢纽殷的作用。因此,人们对教师的研究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深入,进而提出教师专业化
学位
幼儿数概念的研究在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领域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这个领域内,也存在许多的争论。最近,Susan Carey等人(2006,2007,2008)提出了幼儿数概念的理解者水平模型,
Pylyshyn和Storm(1988)提出的多目标追踪(Multiple Object Tracking,MOT)范式关注动态场景中视觉信息的注意加工,是研究并行的容量有限的注意机制和研究基于客体的注意机制比
期刊
任何语言都是音、形、义的结合体,但中英文口语词汇的研究和教学均忽略“形”在其中的作用。目前已有少数英文研究者开始关注“形”对口语词汇学习的影响,而关于此主题的汉语
20世纪50年代以来,教师发展已逐渐成为教育改革的中心。随着90年代美国教育家博耶的大学学术理念的诞生,大学教师学术工作性质发生重大转变,世界范围内的大学教师都面临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