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乳品安全角度分析中国乳制品进出口贸易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softzhe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单独二胎”政策开放后,现如今中国新生儿以每年超过一千万的速度增长,随之而来的是以奶粉为代表的乳制品需求的激增。在中国市场上,如今婴儿配方奶粉每年需求量至少80万吨,价值300亿人民币。国内需求因人口的增长而扩大固然是有益于国内乳制品业的发展,然而由于国民对国产乳品质量的不信任,致使进口乳品瓜分了本应属于国内产品的市场份额。2008年以前,国产乳制品占据百分之七十的国内市场,进口品牌的比重约为百分之三十。然而到了2010年,进口乳制品所占比重则超过了整体市场份额的一半。根据2011年中国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调查,有七成中国消费者至今不敢购买国产乳制品。2008年8月让我们铭记的不仅仅是北京奥运会,还有导致我国食品安全体系改革的“三聚氰胺事件”。那一年,中国数万名婴幼儿食用了添加三聚氰胺的三鹿配方奶粉后患病,至少六名幼儿死亡。该事件引起国内消费者对国产奶粉质量的担忧,而随后的“皮鞋老酸奶”事件更是让消费者对国内乳制品的食品安全彻底失去了信心,纷纷将目光转向了进口品牌。然而,进口乳制品质量就一定没有问题吗?2013年的“恒天然事件”给了我们否定的答案。2013年8月,新西兰乳业巨头恒天然集团生产的部分浓缩乳清蛋白粉被曝出含有肉毒杆菌,3个中国企业收到影响。由此看来,如何保障国内乳品安全,提高消费者对国产品牌的信心则成为我国乳制品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在2008年“三鹿事件”随后的六年时间里,国家和乳企一直在为此而努力。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三聚氰胺事件”直接导致了中国食品安全体系的重大改革,相关食品安全法律法规陆续出台。卫生部于2010年3月公布了《生鲜牛乳收购标准》等66项新乳品安全国家标准,其中包括乳品产品标准15项、生产规范2项、检验方法标准49项。新乳品安全标准不乏亮点,但与此同时也饱受争议。作为食品卫生标准的一个试点,乳业新标准的制定有望给整个食品安全新标准探路,而对于尚未完全从三聚氰胺事件沉重打击中恢复过来的中国乳业,“新国标”无疑将影响其未来方向。然而由于中国庞大的政治经济体系,这项改革并不容易。政府需要在最大化保障食品安全的同时不严重损害产业经济的发展,将食品安全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由于新乳品安全国家标准中关于乳蛋白含量的规定低于1986年的旧生乳标准,而菌落总数的规定高于旧国标的标准,因此,新标准被业内部分专家认为“全球最差标准”。他们认为新标准让“中国原奶质量降到了全世界最低”,不能因为国内乳业现状存在诸多问题造成无法达标而降低安全标准,这是一种变相的纵容。相反,国家应该采取与国际接轨的通用标准,采取双管齐下的方式,力争提高中国乳品质量安全。一个国家的乳业振兴,不可能靠降低标准来扶持,只有高标准严要求才能提高竞争力。生乳安全国家标准是乳品安全的第一道安全阀,如果国内的乳品生产都以低标准来要求,虽然此举相对保护了正在发展的国内乳企,但随之生乳的质量将降低,这必然造成乳品加工过程中产生新的漏洞,并有可能成为低劣乳品事件的口实。这样看来,乳品新国标“自降身价”极易产生顾此失彼的不良后果。如果中国的乳制品不能达到世界通用标准,这样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乳品竞争就处于劣势地位,中国乳品也就无法走向世界,更无法建立自己的国际乳品品牌。低标准有可能会导致国际市场对中国乳制品评价的再一次下滑。本文主要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是绪论,论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及文献综述,为后面的文章展开做好理论铺垫。近十几年来中国乳品生产、消费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乳制品业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也在加速。但由于现有供需关系的不平衡、生产模式的落后、安全管制水平的低下等种种因素致使中国乳品的质量不高,乳品安全事故频发,这大大影响了国内乳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也阻碍了中国乳品进出口的均衡发展,贸易逆差趋势愈加明显。因此,从乳品安全角度出发,提高乳制品行业安全监管水平,保持贸易平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二章为中国乳制品现状分析,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首先从进出口方面分析了国际乳制品市场,世界主要乳制品出口国(地区)为新西兰、欧盟、美国和澳大利亚,出口额占世界总出口额的百分之八十以上。而主要乳制品进口国为中国、日本、墨西哥、阿尔及利亚、巴西、沙特阿拉伯、俄罗斯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其次,本章分析了运用国际市场份额,贸易竞争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三个指数分析了中国乳制品的现状:虽然是乳制品的消费大国,却是贸易小国,中国乳制品国际竞争力极弱;进口大于出口,贸易逆差严重。第三章则主要分析了世界乳品贸易政策。进口关税、非关税壁垒以及出口补贴是各国常用的保护国内产业的贸易政策。欧盟的乳业保护制度是以欧共体的共同农业政策(CAP)为依据的,该政策规定欧盟国家之间实行自由贸易,而与其他国家产品竞争时则有另外的一系列保护措施。具体包括价格支持、生产限额、差价进口税、出口补贴和鼓励私人储备等。美国政府通过乳业价格支持计划,进口配额和进口关税是美国最主要的进口限制措施。美国为了乳制品提高出口竞争力,主要实行出口补贴及出口信贷担保政策。然而随着自由贸易的号召,近年欧盟、美国等国纷纷弱化并逐步取消了对乳品的贸易保护。可见,贸易保护并不是乳制品净进口状况的主要原因,中国乳制品的劣势国际地位还要从自身寻求原因与解决之法。第四章与第五章主要从纵向与横向两个方面阐述了中国乳制品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首先,随着国内乳制品业的发展壮大,相关供应链组成也形成了体系,第四章从纵向对中国乳业内部供应链做了详细研究,从零售、批发商,加工商,收奶站,奶农,科研机构和政府部门几个方面,分析了可能导致三聚氰胺事件的几个因素。研究发现导致中国乳业在最近十年一直出现质量安全问题的核心原因,是奶源生产企业和乳品加工企业之间没有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盟机制。保证奶业利益链的合理平衡是提高牛奶质量安全的核心。另一方面,中国乳业发展的瓶颈主要是国家、企业对乳品行业的基础研究投入不够。国内科研投入中,企业的投资比较分散,并主要用于各自新产品的开发上,而在乳品基础研究方面,中国同发达国家相差甚远,投入严重不足。第五章主要从横向分析了中国乳制品业存在的系列问题,通过从法律法规,官方标准,乳企自我约束等方面对比了中国与欧盟在乳制品安全问题上的异同,从而发现中国乳制品安全问题上的漏洞与不足。中国现行的乳制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实行国家和地方分段监管,在不同的生产和流通阶段,会受到不同机构的监管,导致监管机构存在多方管理、职能交错、权责不清的状况,从而出现了多个部门管不好一杯奶的现象。同时,中国乳业标准体系建设不完善,标准设置存在交叉、冲突、空白现象,且现有标准普遍低于国际标准,导致标准体系难以适应提高乳制品质量的需要。另外,在乳企方面,中国大部分企业并没有形成自己稳定的奶源生产基地;但为了确保在市场上的地位,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这些企业需要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广布奶源。这样一来,奶源势必不能始终保证高标准。从国际经验看,奶业要健康发展,应着眼于发展“一体化乳业”,促使大型企业拥有标准牧场,建立可靠的奶源生产基地,改变长期“重生产、轻奶源”的产业发展失衡局面。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乳制品的营养和健康。最后,第六章作为结论章,总结全文,并针对中国乳制品行业存在的问题从政府、企业与行业协会三个方面提出了建议。作者希望通过本文所做的研究,能够为国内乳制品安全问题提供一些建议和帮助,从而使中国乳制品行业能够逐渐扭转中国乳品在世界乳制品市场的劣势地位,使乳制品业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其他文献
通过物理模型实验研究了海岸沙坝剖面的运动规律,不同调制系数波浪所产生的沙坝海岸悬移质输沙率特征以及沙坝剖面向滩肩剖面转化过程。测量了不同时刻沙坝剖面几何形状以及
目的:探讨黄芪的有效组分黄芪多糖与三七的有效组分三七总皂苷配伍对糖尿病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并运用免疫组化方法,从转化生长因子β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Ⅳ型胶原蛋白和
教育公共治理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掀起的教育改革“第三条道路”。“第三条道路”突破传统的教育治理政府-市场二分模式,试图寻找到既能提高教育的质量与效
目的:自身抗体的检测在自身免疫性疾病(AID)的诊断,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及治疗效果方面拥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随着免疫检测技术的进步,新的自身抗体特异性靶抗原被发现,自身抗体
目的:通过收集整理近十年中医药治疗痛风的文献期刊,探求中医药治疗痛风的用药规律和痛风病证型的特点以及南北地域分布情况方法:通过利用计算机,从中国知网和本校图书馆数据库
中国西北地区地域辽阔、人口较少,由于历史、环境等因素,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属于欠发达地区。近些年来,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北地区经济取得了较快速发展。我国西
融资租赁在全球已经成为仅次于银行信贷、证券的第三大融资工具。融资租赁坚持以产业为本,金融为用,实现了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有效结合。近年来,我国对企业融资问题高度重
在工程建设领域,项目管理理论已深入人心。项目进度管理作为项目管理中的重要组成内容直接关系到项目的成败。本文研究的重点是项目进度管理在灯辽高速质量监控系统项目中的
矿产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人类生产生活中所需要的必需品,生产的原材料来源。矿产资源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地位作用在国民经济中也变得及其重要。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