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转移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基于中国市级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4180049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农村劳动力也呈现出大规模转移的现象。劳动力作为粮食生产的重要投入要素,在优化生产要素资源配置,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在我国粮食供需中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下,一方面需要在国家层面保障“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另一方面需要考虑到粮食生产的空间外部性特征,在地方层面充分发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双重作用。在过去一段时期内我国通过大力发展工业化实现了国内经济的跨越式增长,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一部分农村劳动力通过跨行业和跨区域的流动完成了职业身份和地区的转换。伴随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持续大规模转移,在促进城市发展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传统研究认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能够转出剩余劳动力,优化资源配置,从而促进粮食产量的增长。然而,后续的研究发现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在引起土地、机械的规模化效应、要素的“替代效应”以及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同时,也有可能因为种粮劳动力的缺失、留守劳动力素质的低下和粮食生产主体追求利益最大化造成粮食生产资源的流失和错配。另外,随着交通的畅通和市场壁垒的打破,区域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一方面粮食生产的投入要素可以在不同区域市场自由流动,另一方面,人口的自由流动也带来了消费跨区域的结构变化,考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产生的“空间溢出效应”将有利于准确估计劳动力对于粮食生产的影响。因此,在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大背景下,“谁来种粮”以及如何促进资本和技术替代劳动力要素成为我们重点考虑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从中国的市级层面出发,研究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对于粮食生产的影响,具体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第一,梳理中国粮食生产和劳动力转移现状。具体而言,利用2004-2018年各省市统计年鉴的数据,研究全国粮食产量及农村劳动力的变化趋势,通过Arcgis绘制粮食生产重心,分析其生产重心和要素投入重心的变化趋势。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研究劳动力转移与粮食生产的空间特征和空间相关性。通过上述分析得到在农村劳动力人口不断转移的背景下,粮食产量与农民收入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同时随着中国经济重心不断南移,中国的粮食生产的重心正在不断向北方移动。第二,梳理劳动力转移对于粮食生产的影响路径,探讨劳动力流动是如何作用于粮食生产。(1)直接影响。大量种粮劳动力的转移导致生产过程劳动力缺失,粮食种植遭受冲击,从而对粮食产量产生了消极作用。(2)中介效应。从收入效应出发,伴随农村种粮劳动力的外出转移,会导致农民收入发生相应变化,收入的增加会影响粮食生产主体的种植决策。从要素投入出发,一方面劳动力转移产生的“替代效应”会在种植过程中发挥作用,其他粮食生产要素将会替代转移出的劳动力,从而弥补种粮劳动力缺口,但是研究发现地区只有土地规模化替代效应显著,反而持续存在的劳动力大规模转移会对当地的自有机械及化肥投入产生负向影响,导致本地区机械的自营减少,从而造成本地区种粮资源的流失。(3)劳动力转移对粮食生产的空间溢出效应。以上替代及收入机制的影响可能是跨区域的作用,即本地的劳动力流动可能对其他地区(流入地)的粮食生产产生影响,要素在全域内的重新配置以及生产任务的转移、规模化的生产会产生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第三,采用实证分析农村种粮劳动力的转移对粮食生产的具体效应和作用方向。采用2004-2018年中国240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研究当地种粮劳动力转移对粮食生产的直接影响。然后,以地区粮食产量作为本文核心被解释变量,以专业从事粮食生产的劳动力反向替代种粮劳动力的转移,并将其作为核心解释变量,农业机械总动力、化肥、人均粮食播种面积和农村人均收入为中介变量。使用动态空间Durbin模型,探索劳动力转移对其他地区粮食生产的空间溢出效应,并采用中介效应模型验证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投入会对粮食生产产生正向影响,而大规模的劳动力的转移在总体上会对全域的粮食生产产生直接的负向影响。但是在长期条件下,劳动力的转移带来了全域内种粮资源的优化配置,所造成的示范效应、规模效应以及生产任务的转移会在空间上对粮食生产产生显著的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劳动力转移带来的负向效应。因此,伴随着中国新型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农村劳动力大量跨区域的转移必将带来与粮食生产相关的人工、机械、化肥、资金等投入要素的重新配置,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也将带来粮食消费在空间上的变化。为保障粮食生产的安全,需要在地方层面充分发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双重作用,对粮食生产和区域之间的交易做好统筹合作工作,保护和调动粮食种植积极性。
其他文献
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首次提出中国要力争在2030年前达到“碳达峰”,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我国要实现“双碳”目标,必须要对社会生产生活各个方面进行严格把控,其中居民消费领域碳减排就是重要一环。而绿色消费作为一种注重节能减排的消费方式,能有效降低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吃穿住行等方面产生的碳排放量,对于促进消费端碳减排具有重要意义。据2021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
学位
近年来,我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调整,消费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不断提高。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2021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高达到65.4%。在面对日益严峻的国际疫情和复杂的世界经济形势,我国提出了“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思路。促进消费不仅是应对疫情冲击的必然举措,同时也是实现新发展理念的必要条件。而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众多,分布广泛,农村消费市场和消费潜力
学位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逐步开展与落实,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振兴中产业振兴的关键一环,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不仅带动了农民脱贫致富,帮助积极建设美丽乡村,还激活了疫情时代的旅游业。乡村旅游现已成为助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朝阳产业,推动乡村旅游发展不仅能够重新规划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还能加快农村产业一体化、规模化发展,同时为农村产业提供商机,增加经济效益。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能不断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增加农民的收
学位
从2015年我国实施农业化肥零增长行动开始后,至2020年我国农业化肥施用量较2015年减少约12.81%,化肥减施取得不错的效果。然而在农户的减少化肥施用中,还面临着一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减施化肥的效果:农户减少化肥施用量的比例较低,其中不仅存在耕地肥力等客观因素,也存在基层农户对于减少化肥施用不了解,缺乏清楚的认识;采用有机肥替代化肥比例较低;对风险的回避等主观因素。农户是农业生产中的主体
学位
乡村战略的有效实施离不开资金支持。近年来,农村经济的产业化发展速度加快,信息技术向广大农村地区逐渐渗透,农村金融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然而,对于广大农户等弱势群体而言,其所受的金融排斥依然较为严重,如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普惠金融仍然是当今金融发展领域里的一大难题。因此,农村金融理论正在进行不断地创新与发展,以适应近年来农村经济领域的新形势、新变化,同时我国政府也在积极探寻金融制度创新路径,引导和鼓励
学位
随着家庭尺度上的能源消费比例不断增长,家庭能源成为我国能源需求的主要来源,家庭能源活动亦是能源地理和能源转型研究的前沿和热点。相比于城镇家庭更加现代化的用能模式,广大农村家庭用能结构比较传统,对居民身体健康和生态环境保护都产生了不良影响。基于此,促进农村家庭能源转型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步骤。然而,现有研究对用能模式更加特殊的牧区的关注度较低,牧区家庭传统能源消费行为已经对牧区草
学位
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生产资料,对农户家庭生活起到基本的保障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农村土地制度也不断地进行调整与改革,以协调土地政策与农户发展之间的矛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土地制度改革进入深化发展阶段,推动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是助力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要前提。在此背景下,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应运而生,为新时期保障我国农业经济稳定高效运
学位
我国金融服务的长尾群体——农户在面临传统金融机构的信贷时,多存在除利率以外的高交易成本、信息不对称劣势、不能及时满足资金需求等问题,这使得农户的信贷需求往往被边缘化,损害了农户的经济利益,阻碍了农业农村的长足发展。整村授信作为农村普惠金融的创新方式,其重塑了银行金融服务模式,将农户信贷资金需求与银行信贷资金服务进行高效衔接,提升了农户的信贷主体地位。然而整村授信这一农村普惠金融的创新举措能否解决缓
学位
近些年来,中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但同时农业发展所面临的资源环境“硬约束”也随之加剧,如农业面源污染日益严峻等。在此背景下,传统的全要素生产率已无法准确衡量农业的生产效率,需要更加关注资源环境约束下的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本文基于2008-2017年长江经济带成渝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三大城市群共52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对农业面源污染时序特征和结构特征进行分析,运用BAM模型和Lu
学位
“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关注的重点,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当前“三农”工作的基本方向。其中,在外拥有务工经历,具备个人能力和先进思想的返乡创业农民工将成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有力的人才支撑。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续,国内经济放缓,就业压力增大,在乡村振兴、大力发展乡村建设的战略背景下,未来势必会有更多的农民工选择返乡发展。农民工的返乡创业不仅能增加农民收入、拓宽收入渠道,促进农村社会经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