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教育共生”之路——基于“新基础教育”研究的个案分析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va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19年所发起的“教育的未来”倡议,加快了人们步入“教育共生”时代的步伐,但与此同时,也向人们提出了我们将走向怎样的“教育共生”时代以及如何实现“教育共生”时代的双重拷问。本研究以由叶澜先生开创且汇聚其团队力量持续推进的中国“新基础教育”研究作为分析对象,通过深入剖析“新基础教育”研究所构建的“教育共生体”,主要围绕以下核心问题展开:“新基础教育”研究中“教育共生体”的基本形态及其实践深化机制如何?基于“教育共生”实践机制的探索与反思,形成了何种“教育共生”理论体系?“新基础教育”研究所开创的“教育共生”之路,对中国乃至世界未来教育改革提供了哪些有益借鉴?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和理论研究法三种方法,通过对“新基础教育”所开辟的具有“教育共生”内涵与特征的学校转型性变革实践道路进行系统分析,探索并总结其在当代学校教育改革中所形成的“教育共生”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基于“新基础教育”在其研究内容、过程中经常提及的学校教育改革要走向“生命共生”、“方法共生”、“结构共生”、“机制共生”以及“过程共生”的基本认识,本研究提出了作为基本原则、价值取向和变革过程的“教育共生”概念,以整体剖析“新基础教育”在学校转型性变革研究中所形成的“共生经验”。研究发现,“新基础教育”研究在学校教育改革的全过程中,始终保持明确的问题意识,针对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理论研究与实践改革、教师立场与学生立场的割裂现状,开展了以学校转型性变革为目标,以“教育共生体”实践深化机制为载体,以“教育共生”理论研究体系为指导的教育改革生态式推进研究,为中国学校教育改革与未来教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启发与实践借鉴。
其他文献
新课程要求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科学思维作为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通过物理知识学习之后对事物关系正确认识的重要品格。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值得我们去进一步探讨。本文首先在系统上对知识图谱以及科学思维的概念内涵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主要方式以及知识图谱在教学中的应用形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利用知识图谱培养学生的科学思
学位
二零一七年,全国新版《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颁布,昭示着中国新一轮物理课程改革的完成。新版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目标是将传统三维课程目标相融合、升华成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培养。教材是课程标准得以实施的依托,是课程目标得以实现的载体。近年来信息全球化脚步加快,加之对自己过去三年学习经验的重新审视和反思,深深意识到了借鉴学习多种版本教材的重要意义。教材的对比研究将有助于学习中外各个版本教材优秀的编写经验,
学位
高中阶段是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时期,该阶段学到的知识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因此对高中生进行德育教育有其必要性。受到高考考试制度的影响,应试教育盛行,导致重智轻德,这与重视德育教育的要求是相悖的。在此背景下,国家重申德育的重要性,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要求充分发挥各学科的育人优势,形成协同育人、综合育人的格局。如何将德育融入高中地理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这是值得研究
学位
在国家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作为21世纪初对课堂教学影响最大的现代教育技术之一,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国内外得到了推广和普及。但有关数据显示,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研究少之又少。以希沃白板为例,结合教学案例找到其可应用于地理学科的独特功能,分析其应用于初中地理教学的备课优势与授课优势。通过教师问卷调查与访谈,总结出希沃白板应用于初中地理教学的现状、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希沃白板在地
学位
省属高等师范学校(下称高师)地理师范专业是培养高中地理教师的摇篮,承担着为高中输送合格地理教师的重任。我国于2014年启动的新一轮高考改革(下称新高考)对高中地理教师职业能力提出新要求,由此高中对高师地理师范生培养提出相应需求(下称高中师资需求)。地理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能力现状与高中师资需求相契合,是高师地理师范专业人才培养理应达到的目标。评价新高考视角下高师地理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与高中师资需求的契
学位
新一轮地理课程改革的深化阶段以教育部正式颁布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为标志,本轮新课改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为学科育人价值,昭示了地理学科的时代性与实践性。2019年基于新课程标准的四种版本高中地理教材正式出版并投入教学,即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湖南教育出版社(湘教版)、山东教育出版社(鲁教版)和中国地图出版社(中图版)。四版本教材由各地区权威专家编
学位
沿海地区是人类活动最集中、最活跃的区域,也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在全球气候变化引起海平面抬升和台风风暴潮频发的背景下,其洪涝风险正在增加。防洪海堤作为上海这个超大城市最重要的安全屏障,可以极大降低洪灾风险。但若发生海堤失效事件(溃堤、漫堤),会导致海水迅速侵入并发生洪涝,对沿海社区和重要基础设施产生巨大影响。防洪海堤长时期不均匀形变会导致堤坝高度降低,进而影响其稳定性与安全性,减弱其防护能
学位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我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已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地理教学如何担负起服务乡村振兴的责任和使命?依据《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教学要“选择联系学生实际、反映时代特征的素材”,要关注学生“是否关心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响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求,贯彻落实地理课程改革要求,开展乡村振兴战略相关理论与
学位
海岸带湿地有巨大的碳埋藏潜力,其面积仅占海洋总面积的0.5%,却贡献了全球海洋沉积物碳埋藏量的50%~71%。在各海岸带生态系统中,不同沉积区域本地源和外源输入有机碳贡献比例差异较大,这些不同来源的有机碳具有不同的化学结构特性和与沉积物颗粒间的不同结构关系,导致沉积物碳库的含量和稳定性不同。因此,探究河口潮间带有机碳来源及降解机制对于评估海岸带区域碳汇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而长江口地区潮间带受到海水和
学位
海岸带地处陆海作用的过渡区,受陆海物质交换双重作用影响。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海岸带区域尤其是河口三角洲系统出现了新的格局,不断变化的海岸线其动态演变是其中重要过程。黄河三角洲海岸演变及其动态监测不仅关乎未来三角洲地貌演变的趋势预测,同时对流路稳定治理、流域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都至关重要。本文研究了1976-2020年期间黄河三角洲清水沟叶瓣的海岸线演变过程,包括海岸线变化、陆地面积、淤蚀过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