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藏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研究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an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海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除汉族外,还有54个少数民族,其中世居青海的少数民族主要有藏、回、土、撒拉和蒙古族。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地,不仅仅是拥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同时其语言文字情况也很复杂。世居民族和来自各地的移民人口杂居,少数民族的语言也必然会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发生一定的变化,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本研究主要以青海的三个藏族聚居地的藏族同胞为主,这三个藏族自治区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民族组成情况呈现出了整个青海省的藏族语言文字使用的状况和特点。
  本文主要以藏族语言文字使用状况及语言态度为研究探讨,选定青海省黄南州、海南州、玉树的藏族居民为研究对象。通过入户问卷调查法和访谈相结合的形式,辅以文献法,调查统计分析了青海省藏族语言文字使用状况、语言态度、文字态度等,进一步探索青海地区藏族语言文字使用状况背后的影响因素,并相对应的提出一些保护藏语言发展和传承的建议和策略。
  青海地区藏族语言使用活力旺盛,其作为藏族的第一使用语言和家庭主要用语,属于强势语言资源。普通话、地方方言用于族外交流,而在当地的外族同胞也基本入乡随俗学会用藏语交流,少数外来人使用普通话交流。语言能力受各种因素的制约,而教育系统的语言文字使用情况则具有独立的特点。
  本文大体可以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绪论,阐述了本文的选题缘由、研究目的和意义、相关研究综述,本文运用的研究方法等。
  第二至第四部分主要描写了青海省黄南、玉树、海南藏族自治州三个地区的藏语言文字使用情况。分别阐述了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个人语言习得与语言能力、家庭用语情况、在不同场合下的语言使用情况、语言文字态度情况,以及青海教育领域教师和学生的语言文字使用情况,总结了青海省社会领域和教育领域的民族语言使用现状的特点以及对该现状形成的缘由,同时对数据进行了横向对比和归纳总结。
  第五部分主要是对于青海地区商业牌匾文字使用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通过问卷调查结合实地调研的情况,借以图片的形式呈现三个地区目前的文字规范程度。
  第六部分主要是对于青海藏族语言文字使用情况的总结和展望,应大力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充分发挥普通话的资源价值与作用、提高双语教育中师生的语言能力,促进青海地区藏族教育发展、提高母语水平,促进青海地区藏族相关媒体资源的开发,加快藏文资源的语料库建设。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其他文献
公海保护区是指任何通过法律程序或其他有效方式建立的,对影响和利用海洋环境和生态的人类活动进行管理和安排,以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过程和生境的自然丰富度和恢复力,防止生物多样性及相关的历史文化特征丧失,使人类能够长期保护、恢复、合理利用、理解和享受世界海洋遗产和财产为主要目标,需较长期限显现其效果的,完全位于公海的特定海洋区域。  人类的公海活动日益增多,若不对公海的海洋生物和海洋环境进行及时有效的保护
目的:分析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syndrome,MDS)患者染色体核型及演变和其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回顾性总结2000年1月至2009年7月诊断为MDS的238患者,按WHO标准进行诊断分型。常规细胞遗传学(conventional cytogenetics,CC)采用骨髓细胞24小时培养法
作为一种批评话语,后殖民主义自其产生以来,无论是在海外还是国内,都早已跨越了其文学研究领域,影响到包括法律、残疾人、国际恐怖主义、环保、旅游、电影、音乐、舞蹈甚至书籍出版史等等在内的广阔的社会文化空间。自18世纪以来,圣经研究在欧美经历了一个从历史批评、社会科学批评和文学批评以及文化研究等四种范式的转变过程,圣经也从一个宗教文本演变成为文学文本甚至文化文本,受到了文学、社会学、人类学以及女性主义、
本文所论,现代白话文不限于语体或文体,应该包括从主体到语言修辞,乃至单个的字词句式;同理,西语元素也不限于语言形式的元素,宗教精神、文化思潮、修辞方式都为中国作家吸收化用而成为他们文学作品中的元素。由欧化而化欧达到自我建构,其最大的语言文学成就便是现代白话文的成功。  五四白话文运动,不是偶然事件,它有其发生的渊源与历史背景。五四是中国近代启蒙运动的最高潮部分。从晚清到民国之初的启蒙运动表现为一个
1世纪,随着北属战争的爆发,大批中国人涌入越南,汉字也随之进入越南,慢慢成为古代越南人的通用文字。直到20世纪初,汉字在越南仍然具有巨大的影响,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汉字在越南文化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在书籍记录方面,更是作为越南人创造喃字的基础,为越南文字的流传做出巨大贡献。因此,曾有不少越南教育家编写了汉字教材。  本文主要研究越南汉学家黎烁、阮颉芝从1928年至1930年合写的一套汉语教材
双音节性质形容词是典型的形容词,汉语形容词具有充当状语的功能。然而并非所有的双音节形容词都能作状语。在能作状语的双音节性质形容词中,其进入状位的能力也有所不同。本文考察了《汉语形容词用法词典》(郑怀德、孟庆海1991)中的857个双音节形容词,以大量的语料为基础,旨在考察状位双音节性质形容词的入位能力,并力求做出一些合理的解释。  本文从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层面分别对状位形容词进行了解释。句法上,
学位
本文以现代汉语形容词宾语位置指称化现象作为研究对象,在全面考察形容词指称化表现的基础上,通过对各指称格式内部演化方式和语义特征的分析,找出汉语形容词在宾语位置指称化现象的特点,进而为汉语形容词指称化机制与动因找到事实和理论依据。  首先,文章全面系统的考察了现代汉语形容词宾语位置指称化的情况,从形式上将各指称格式进行分类,主要分为五种模式,分别是“V+A光杆模式”、“的+A情景化模式”、“M+A量
学位
形容词可以与前面的动词直接组合,构成粘合式述补结构,此时的形容词一般是结果补语。现代汉语中单音节形容词基本上都能作结果补语,而双音节形容词中只有一小部分可以充当结果补语。目前学界对于单音节形容词做结果补语的研究比较广泛和深入,但对于双音节形容词作结果补语的研究较少涉猎。双音节形容词也可以与前面的述语动词一起构成述补结构,表示不同的语义关系。述补结构在句子中表示的是一种复杂的致使情景,致事是致使事件
学位
动补结构在现代汉语语法体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一直以来都是语言学家关注研究的重要课题,目前学术界对于动补结构的研究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尤其是对动结式的研究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从形式上来看,动结式非常简洁,通常就是由一个动词和一个表结果的谓词性成分构成,但其内部的语义关系却复杂多样。动结式也是汉语区别于其他语言的重要语言现象。随着动结式研究的不断深入,动结式带宾语的现象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学位
安徽利辛方言属于中原官话商阜片,语法特征上,尽管与北京话为代表的普通话有不少共通性,但也有其自身特点,显现出一定的个性特征。  本文以安徽利辛方言中“V上/下”结构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利辛方言中相关语料的搜集,全面、细致地梳理了利辛方言“V上/下”,重点阐述其在语义与用法上异于普通话的句法语义特征,并在语义描写基础上尝试构制语义图模型,对其语义虚化途径做一定的构拟与预测,希望这一尝试为方言类型学研究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