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下丘脑神经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miRNA的调节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ecsu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研究表明,下丘脑炎症和肥胖之间有密切关系,抑制下丘脑炎症有助于抵抗肥胖的发生与发展。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n-3 PUFAs)具有抑制下丘脑炎症及抵抗肥胖的作用,但是其具体机理尚不明确。外泌体miRNA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我们猜想可能是n-3PUFAs的增加对小鼠下丘脑神经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miRNAs表达产生了影响,故我们选择对下丘脑神经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miRNAs及其靶基因进行分析,进而探究n-3PUFAs抑制下丘脑炎症及肥胖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分别取新生的可以自发生成n-3PUFAs的fat-1转基因小鼠和同窝野生型小鼠的下丘脑神经干细胞进行原代培养,超速差速离心法从细胞上清中收集外泌体。依据国际上通用的研究外泌体的鉴定方法对样本进行鉴定检测,确定样本是否为外泌体,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检查样本中有无经典的外泌体结构;纳米颗粒跟踪分析(Nanoparticle Tracking Analysis,NTA)技术检测样本中的纳米颗粒总体粒径分布情况;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样本中外泌体标志蛋白CD63的表达情况。提取下丘脑神经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中的总RNA,构建文库,进行miRNA高通量测序。测序后,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高通量测序结果进行分析,筛选显著差异表达miRNA,制作差异表达miRNA聚类热图、散点图、火山图。选择差异程度较大的差异表达miRNA,在miRNA靶基因数据库Target Scan、miRDB和mi Tar Base中进行靶基因预测。根据差异表达miRNA靶基因预测的结果,在GO(Gene Ontology)数据库、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数据库进行靶基因功能富集分析,查找与下丘脑炎症及脂肪酸代谢相关的信号通路,选择具有代表性且相关性强的差异表达miRNA。根据相关miRNA的靶基因预测结果,且进行q PCR验证,分析内源性n-3PUFAs的增加对于下丘脑神经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miRNA的影响,以及这些差异表达的miRNA对下游靶基因的调节作用,探究n-3PUFAs与下丘脑炎症或其他机能方面的关系。研究结果:成功培养了下丘脑神经干细胞,并经过形态学及标志蛋白的WB鉴定。外泌体提取成功,经透射电镜(TEM)检测发现典型的双层囊泡状外泌体结构;经纳米颗粒跟踪分析(NTA)技术检测发现样本颗粒粒径集中分布在120nm左右,且占比超过97.5%,符合外泌体粒径表征;通过Western Blotting实验发现,样本中有外泌体表面标志蛋白CD63表达。成功提取外泌体样本中的总RNA,且RNA样本符合测序建库要求,可用于下一步高通量测序。对miRNA高通量测序结果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与野生型C57BL/6小鼠下丘脑神经干细胞外泌体miRNA相比,fat-1转基因小鼠组差异表达显著(P<0.05且FC值≥1.5)的miRNA共有105个,其中显著上调的有65个,显著下调的有40个;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差异表达显著的miRNA进行深度筛选发现,其中8个处在下丘脑炎症通路、脂肪酸代谢通路中的关键位置。经深度筛选发现的8条重要差异表达miRNA分别为miR-122-3p、miR-694-5p、miR-17-92基因簇、miR-3683b-3p、miR-493-5p、miR-300-5p、miR-217-5p、miR-31-3p。对以上miRNA的靶基因进行分析,发现14个重要的基因,这些基因的功能与炎症因子表达、脂肪酸代谢等活动密切相关,所对应的靶基因分别为STAT3、IL-1α、IL-6、TLR-4、Elovl2、Elovl5、Srebf1、Scd1、Acot13、Ffar1、Ffar2、Fads3、ACSL3、Hsd17b4。经荧光定量PCR检测,以上基因均被上调或者下调,说明这些基因受到了调控。研究结论:内源性n-3PUFAs的增加可以调节下丘脑神经干细胞外泌体中miRNA的表达,其中具有显著差异性的miRNA与下丘脑炎症及脂肪酸代谢相关,且其靶基因处在相关通路的关键位置,提示内源性n-3PUFAs可以通过调节下丘脑神经干细胞外泌体中miRNA的表达,进而调控炎症反应与脂质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发挥抑制下丘脑炎症、抵抗肥胖的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9年2月至2019年5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关节外科行TKA手术的患者共235名,记录患者年龄、性别、身高和体重、患侧膝关节内翻畸形角度、针刺痛敏感度、围术期使用阿片类药物总量、止血带使用总时长、术中松解程度、局部浸润麻醉药物种类及用量,记录术前及术后第2、4天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
目的:建立纯度良好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培养模型检测大鼠出生后RGCs发育过程中的Jarid1b的表达变化;建立大鼠动物模型来观察视神经损伤后H3K4me3、Jarid1b的表达趋势,推测Jarid1b可能在视神经损伤后再生修复过程中发挥一定功能,为视神经损伤后的临床诊疗提供一定的基础依据。方法:首先选取出生6天(P6)的乳鼠,麻醉后取其眼球,解剖获得乳鼠视网膜组织,经消化、筛选及纯化制得
目的:远端胰腺切除术是针对胰体或胰尾部良性、低度恶性和恶性疾病而进行的。最原始、适用最广泛、最有效和最安全的是开腹远端胰腺切除术(open distal pancreatectomy,ODP)。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升,近些年微创远端胰腺切除术(minimally invasive distal pancreatectomy MIDP)正成为大趋势。本文是比较本中心微创远端胰腺切除
目的:探讨miR-210-3p在侵袭性无功能垂体腺瘤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差异,以及miR-210-3p对MMQ和GH3垂体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并预测miR-210-3p的靶基因,并为之进行验证,为侵袭性无功能垂体腺瘤的超前诊断和相关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新的靶点。方法:1.使用Real-time PCR的方法来检测临床收集的20例侵袭性无功能垂体腺瘤(Nonfunctional pitui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回肠膀胱经腹膜外与经腹途径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61例因膀胱癌行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回肠膀胱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经腹膜外途径与经腹途径两组。经腹膜外途径组患者共26例,其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6例。经腹腔途径组35例,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9例。收集术后90d内并发症的相关资料。比较两组间术后并
研究背景:颅咽管瘤是一种少见的颅内先天性肿瘤。目前大多数学者赞同颅咽管瘤起自胚胎期拉克氏囊残存的鳞状上皮细胞这一观点。其组织病理学为良性肿瘤,但是由于其生长部位特殊且具有易复发的特点,使得该病的治疗仍是学界存在较大争议的话题。既往对该病的治疗侧重于肿瘤是否全切以及患者存活率,几十年来技术的快速发展,患者的死亡率已明显降低,治疗的重心已经偏向于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现在已认识到颅咽管瘤患者的术后并发
目的:1)筛查膀胱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间差异表达的环状RNA(CircularRNAs,circRNAs)。2)验证circEPB41L2在人膀胱癌组织及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circEPB41L2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3)研究circEPB41L2对膀胱癌细胞增殖,细胞周期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1)收集104例膀胱癌患者手术中的膀胱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标本。采用Circ
目的:本研究分析合并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结肠癌患者临床特点,从总生存角度探讨T2DM和血糖水平对Ⅱ-Ⅲ期结肠癌预后的影响,为合并T2DM结肠癌患者的诊治提供临床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外科接受结肠癌根治性手术,符合本次研究条件的Ⅱ-Ⅲ期结肠癌患者262例。其中观察组80例为合并T2DM的结肠癌患者,182
目的:比较不同类型外阴癌在临床特征及预后方面的差异,探讨影响外阴癌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统计并分别记录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自2008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65例外阴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根据患者的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与是否合并外阴硬化性苔藓(VLS)将患者分为4组,对四组患者的身体质量指数(BMI)、年龄、产次、是否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绝经状态、临床症状(外阴肿物、瘙痒疼痛
目的:评估利用侧前方手术入路和后路经椎弓根截骨术治疗无神经损伤的老年性骨质疏松骨折后椎体塌陷效果。方法:我院自2017年1月到2019年12月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骨折后导致椎体塌陷的患者共47例,其中21例接受了经侧前方入路一期完成对骨折部位前方结构的重建和后方内固定(侧前组),26例接受了经后路椎弓根截骨及后方内固定(截骨组),且进行了至少12个月的随访。所有患者术前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mer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