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父母抵押未成年子女名下房产之效力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lianw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裁判文书的梳理,发现于父母抵押未成年子女名下房产效力认定这一问题上法院远未形成统一的结果与路径,在最终结果上表现出有效与无效两种截然相反的对立,而同一阵营里也呈现着强制性规定、无权处分以及无权代理等的各自为界。从裁判焦点出发并结合法理,梳理出如下认定该抵押行为效力的思路,首先应当确定该房产归未成年子女所有;其次应当正确理解与适用《民法总则》第三十五条第一款,一方面准确把握该条款的主旨为对法定代理权的限制,同时就该条款所规定之“为维护被监护人利益”宜采取折中说,即先将抵押行为推定为非为未成年子女利益,其后就实质性因素进行综合考察,若存在相应实质性因素则得认定为为未成年子女利益,否则当属非为未成年子女利益;另一方面该条款虽属强制性规定,但是违反其之效果并非无效,而是得依据《民法总则》第一百五十三条之但书排除无效之后果;最后应当意识到抵押行为的代理本质,因此超越限制的抵押行为构成无权代理。
其他文献
技术分摊是确定专利侵权损害赔偿数额的重要问题之一。在专利侵权损害赔偿中,专利权人仅应就其专利权覆盖范围内的利润损失获得赔偿,技术分摊规则的建立有利于避免专利权人过度赔偿,为后续创新提供空间,促进专利侵权损害赔偿制度良性发展。当前,《专利法》及其司法解释对技术分摊进行了一定的回应,但是并未形成完整的专利侵权损害赔偿技术分摊规则体系。司法实践中也存在技术分摊适用范围不明确、技术分摊适用条件模糊、缺乏专利贡献率量化方法、举证责任分配规则不统一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以技术分摊基本规则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我国专利侵权
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既是化学学习的基本技能之一,也是化学高考每年必考的热点。中学化学教学中,教师都会花相当的力气对学生进行反复训练,绝大多数同学对常见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达到了“轻车熟路”的地步,但也有不少同学对与量有关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不能掌握要领,这主要是对与量有关的离子反应类型不清,没有从本质上理解离子方程式的内涵。  准确书写与量有关的离子反应方程式关键有两点:一是要学会对与量有关的离子反应进行
期刊
个人信息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具有人格要素和财产性要素,在经济稳定发展的现在被越来越多的使用。但是目前我国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却并不符合其发展现状。特别是在疫情期间,个人信息在被疫情一线的社区工作者、公务员、医务工作者等工作人员收集之后,出现了在微信群中被转发和传播,导致个人信息的泄露的现象,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另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授权各种网站和应用软件收集信息,但将其泄露的情况也不鲜见。与此相对的是,国内法律对其的界定并不明确,也没有将个人信息准确定性为权利。个人信息的民法保护在实务中仍然是按照其他权利受
近年来,专利权人在授予专利许可时搭售其他商品的做法屡见不鲜。为此,我们需要明确怎样的行为构成专利搭售行为,以及该行为在怎样的情况下会违背反垄断法。我国的反垄断法仅对商品搭售做出了一些规定,但对于专利搭售还缺乏特殊性的考虑。本论文以探讨专利搭售的反垄断规制为目标,研究适用于专利搭售的分析方法,从而为专利搭售的立法、司法与执法活动提供建议。
  本文阐述了专利搭售特有的特点,即搭售品的范围特殊、独立性判断的方法特殊、市场地位判断的方法特殊,为提出针对性的分析方法奠定基础。
  当专利权人在授予专利
见义勇为作为值得被提倡和鼓励的社会行为,对行为人的保护理应得到充分的重视。但是,实践中经常出现“英雄流血又流泪”的情况。对此,最新的《民法总则》第183条对救助人损害救济问题作出了相应的规范。关于该条第1句,救助人的损害由侵权人赔偿,受益人可基于自愿予以酬谢,学界基本已达成共识。而对于该条第2句所规定的受益人补偿义务,就其法律性质以及与无因管理制度在适用上的关系,尚无定论。同时,在司法实践中,法院的判决依据也不尽相同。因此,利用请求权分析方法、遵循请求权的检索顺序明确受益人补偿义务在不同情形下的适用可能性
自甘冒险是侵权责任法中的重要内容,但之前我国法律并未对其作出明确规定,随着民法典侵权责任编草案增加了对自甘冒险的规定,其自身的完善以及在适用过程中与相关制度的冲突与协调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自甘冒险在相关案件的适用中展现出很大的随意性,尤其是在与安全保障义务并存的案件中表现尤为明显。在我国涉及自甘冒险与安全保障义务的法律实务中,受害入主张行为人应承担对自己的安全保障义务,而自甘冒险经常被行为人用作主张自己不负相关的侵权赔偿责任之抗辩事由,此类相似案件的判决结果大相径庭。本论文的研究核心正是自甘冒险与安全保
20世纪60年代以来,科技和社会变革剧烈改变了人们的性行为,避孕技术的出现,婚姻道德和性道德观念的变迁,使得非婚同居在世界各国急剧增多,引发了大量法律问题,许多国家都对此制定了详细的法律规定。近些年来,我国非婚同居的数量不断增长,在实践中引发了诸多纠纷。但我国法律却并未对此作出回应,导致实践中同居关系纠纷得不到妥善处理,弱者权益无从保障。实践中的种种问题亟待法律的解决,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以下简称《民法典(草案)》)中并未涉及非婚同居的内容,但在未来时机成熟时,应当将非婚同居问题的法律规
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生活压力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给人类正常的生育机能造成了极大破坏,在不孕不育症患者数量急剧膨胀的背景下,代孕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然而,代孕技术在为人类社会带来了许多伦理上、法律上的问题的同时,也给普罗大众的伦理道德观念造成极大的冲击。
  我国司法坚持禁止代孕的观点,然而目前却没有法律来对代孕加以规范,因此代孕相关的法律规制在我国仍是以法律漏洞的形式而存在。这种法律漏洞不仅导致实践上对代孕合同的合法性判断不明,也导致实践中出现了一系列有关代孕问题的纠纷。这些纠纷不仅使公民的个人利
“临界问题”是中学物理中非常经典的一类题型,表现为物体的状态随时间发生变化,当满足某些条件时,物体会处于一个特殊的物理状态,某个或多个物理量取临界值(常见的有“最大值”“最小值”或“零”等等). 在解决这类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者往往并不满足于求解临界值本身,同时也会非常关注物理量取得临界值的特殊条件. 正是因为如此,学习者或多或少都积累有这方面的数学经验,诸如“一元二次方程求极值”“不等式求极值”“
期刊
我国《民法总则》于2017年10月正式实施,其中法人分类采用“营利-非营利”模式。相较于营利法人,非营利法人主要特征为成立目的须为非营利目的,并在终止时限制剩余财产分配。以内部利益流动为标准,非营利法人可继续划分为公益法人、互益法人与自益法人。出于对成立目的差异的考量,在法人终止时,公益法人、自益法人应严格禁止剩余财产分配,对互益法人成员取回剩余财产无禁止性规定。
  新的法律在法律适用上具有不稳定性,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潜在的法律冲突,二是新法与实践的落差。在法律冲突层面,《民法总则》中非营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