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小国家”的困境与“权利的功利主义”——兼论诺齐克前后期政治思想的转变

来源 :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fan_cu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旨在评价《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中的核心概念并指出最小国家模型中的内在矛盾、以及梳理诺齐克后期政治哲学思想。
   由于诺齐克的最小国家存在的全部理由就是保护权利,并且申明“任何功能更多的国家都是道德上不合理的,因为它会迫使人们去做一些事、从而侵犯个人权利”,“权利”和“保护”这个两个概念对于理解“最小国家”显得十分关键。通过分析论证,本文揭示了这两个概念可能存在的内部矛盾,而这是一个新颖的、在先前的诺齐克研究中没有出现过的角度。
   本论文的另一个创新处是引入了“易损性”这个概念,并依据此概念构建了一个简化的四人模型,通过将此模型代入“最小国家”之中来发现“最小国家”可能存在的“保护费困境”。
   除了分析诺齐克前期理论内部不同部分之间的紧张关系,论文也引入了“外部批判”,即从后果主义的立场看他的理论可能导致一些理论上的和现实应用的困境,并指出在诺齐克的框架之内,平等问题与其说是政治哲学问题,不如说是伦理学问题,具体地说,平等与个人的一些心理状态(嫉妒、自尊)和修养紧密相关,是一个不应该由制度干预而制度也解决不了的问题。
   论文认为这些困境、冲突和理论的有限性昭示了严格义务论在解决现实困局中的“贫困”,而唯一的解决办法便是引入功利主义考量,于是,最终的理论必定是有某种内在紧张甚至矛盾的。对于这种紧张甚至是矛盾应该有一个容忍度,而不能一概批判。论文通过分析诺齐克后期政治和伦理文本来说明他的立场转变,而这种立场转变恰恰反映出他本人对理论内在紧张和矛盾的容忍度的转变。严格符合形式逻辑的自由至上主义理论固然能满足个人在与国家对抗时安全感的需要,同时也符合简单而优雅的理论美学,但却往往在解决现实困局中显示出更多的无能与无助。
   而解决这些困境的出路——这也是诺齐克自己在后期看到的出路——就是要么放弃权利的义务论,而退回到诺齐克所批判的“权利的功利主义”的立场;要么,发展出新的解释道德和政治哲学的理论,比如诺齐克提出的“四层伦理”(four-layer ethics),而这些新的理论也往往被包含在“权利的功利主义”的范畴之内。
其他文献
群体选择理论主张,按照“群体中个体成员的利益服从群体的利益”的方式组织起来的群体比不按这种方式组织的群体具有更大的进化适应性。进化论生物学家用群体选择理论来解释“(生物)利他主义的两难”问题。利他主义的两难表现为,如果进化只是在个体层面发生,而个体选择是以个体间在生存和繁衍机能上的竞争为标志的,那么利他特性作为看似与这种个体选择相冲突的特性,如何能够从个体间竞争的环境中进化出来呢?较之个体选择理论
学位
后果主义理论是在当代伦理学理论中占据重要位置的一种伦理学理论,这一理论通常要求行为者要实行那个从不偏不倚的角度来看产生最好后果的行为。后果主义的这一道德要求受到了反对者的批评,他们认为后果主义向行为者施加了过于严苛的要求。本文认为,当反对者批评后果主义要求过于严苛时,他们实际上是在反对后果主义理论关于行为正确性的标准:一个正确的行为就是从不偏不倚的角度来看产生最好后果的行为。后果主义的反对者主要针
学位
地外智能生命是否存在?古人早就对这问题进行了哲学思考,同时地外智能生命故事也是近代科幻的一个重要主题。在此问题上,波兰科幻作家斯坦尼斯拉夫·莱姆有着独特的看法,他在承认地外生命存在的同时,认为人类无法与真正的地外智能生命沟通,质疑宇宙探索背后内在于人类认知的人类中心主义。在莱姆看来,人类无法与地外智能生命沟通,既由于人类认知的局限,又由于技术的局限性。但他的思想中也有一些不一致的地方。
科恩在《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种辩护》一书中,选用功能解释的方法为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辩护,目的是使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性更加清晰。科恩认为,只有功能解释才能对历史唯物主义的两个基本概念--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进行清晰并严谨的解释。而这一判断的确立必然涉及到三个问题:为什么科恩会选用功能解释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方法,功能解释在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辩护时是否合理,功能解释作为分析的方法
劳动概念在马克思哲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因此,劳动问题一直是学界一个永恒而常新且富有争议的问题,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对马克思劳动理论的关注是阿伦特《人的境况》一书的重要内容,本文以阿伦特对马克思劳动理论的理解为切入点和主线,阐述了阿伦特和马克思对于劳动的不同理解。  作为20世纪最有影响的政治哲学家之一,阿伦特从政治本体论出发,对劳动做出了一种带有强烈政治色彩的理解。阿伦特对人类基本活动
学位
在葛兰西所处的年代,资本主义社会正处于从自由竞争阶段向组织化阶段的转变,市民社会和国家的关系开始变得复杂起来。国家与市民社会之间越来越一体化,市民社会中的领导权变得越来越重要。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葛兰西认识到了这些变化,并对无产阶级革命失败的原因进行了反思。葛兰西批判了传统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决定论,强调文化领导权在无产阶级革命中的作用。葛兰西认为,在争取文化领导权的过程中,无产阶级有机
从国内外的研究状况来看,前人的研究多半着眼于《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有的甚至仅限于其个别片段、个别思想的孤立研究;本文的特点在于,提出了“马克思1857-1858年文本群”这个新的概念,从研究轨迹、实践基础、文本内容、思想主线等四个方面对其作出了总体研究,并把人和社会发展的三大形态论当做这一文本群的思想主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把马克思提出的通向自由的劳动解放之道,看作1857-1858年
学位
阿赖耶识是佛教唯识宗建立的核心概念。关于阿赖耶识之概念虽然名称有不同,但是从初期佛教思想到中国法相宗都贯穿着这一核心概念。中国法相宗的最重要的经典《成唯识论》对于阿赖耶识进行了特别地解释。本论文阿赖耶识思想中,要考察最重要的部分即对“唯识相”。  本论文共三个部分。第一章是作为绪论,叙述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对于轮回的观点不仅佛教,印度早期各学派也都是赞同的,这样轮回的构成中必须得需要轮回的主体就是
在儒家的伦理思想体系中,勇德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勇德在实践上表现为克服困难、改正错误、抵抗私欲、好谋善断、积善行道等。不惧和果敢都是勇德的基本内涵,见义勇为、见危授命是勇德的社会实践内涵。先秦儒家的勇德不仅形成了一个完整体系,也对后来的诸子百家、兵家以及历代的思想产生了积极深渊的影响。  论文主体部分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勇德的总述,从“勇”其字的内涵入手,分析什么样的“勇”才是符合儒家道德观的
学位
技术创新是维持长期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但是科技成果在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过程中遭遇了“死亡之谷”现象。在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市场原型产品时,创新者遇到了诸多挑战。1998年,美国国会议员大声呼吁需要考虑建立一些机制来跨越联邦政府资助的基础研究和产业界资助的应用研究与开发之间的缺口。美国政界和学界对此展开了大量的理论研究。本文试图在综述这些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梳理美国政府为应对“死亡之谷”现象而采取的诸多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