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矿介质对铁闪锌矿可浮性的调控及其机理研究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pp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磨矿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其作为浮选前的一道必备工序对矿物浮选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研究表明,磨矿环境对硫化矿物表面性质、矿浆化学性质和矿物浮选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但关于磨矿环境对铁闪锌矿可浮性的影响方面鲜有研究。本文在前人研究磨矿环境对矿物浮选影响的基础上,研究磨矿介质对铁闪锌矿可浮性的影响。铁闪锌矿与闪锌矿相比天然可浮性差,实践中一般采用铜离子和铅离子等活化剂进行活化,铁闪锌矿活化前后可浮性差异较大。本文以铁闪锌矿为研究对象,利用XPS、ICP、红外光谱、矿浆电位仪等现代测试手段检测不同磨矿介质对活化与未活化铁闪锌矿矿浆化学性质、矿物表面化学性质的影响,再通过浮选试验探究磨矿介质对铁闪锌矿可浮性的影响,进而研究磨矿介质对铁闪锌矿浮选的影响机理。磨矿介质对铁闪锌矿矿浆化学性质和表面化学性质的影响试验表明:在不同磨矿体系下,铁闪锌矿的矿浆电位Eh随着磨矿时间的增加而降低,矿浆pH随着磨矿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在活化与未活化铁闪锌矿体系下,不锈钢介质的矿浆电位Eh均大于钢球介质,不锈钢介质的矿浆pH均小于钢球介质;在不同磨矿体系下,磨矿过程均使铁闪锌矿形成富硫缺金属的表面。磨矿介质对铁闪锌矿矿浆化学性质、表面化学性质和矿物可浮性的影响机理表明:钢球介质磨矿过程中,由于铁闪锌矿与钢球介质发生迦伐尼电偶作用,导致钢球介质的矿浆pH大于不锈钢介质,钢球介质的矿浆电位Eh小于不锈钢介质,而钢球介质磨矿时的强还原性不利于铁闪锌矿的浮选,进而导致其回收率小于不锈钢介质;随着磨矿时间的增长,铁闪锌矿在磨矿过程中受到的机械化学作用增强,导致铁闪锌矿自身腐蚀增强,XPS结果表明,在不同磨矿体系下,铁闪锌矿均形成富硫缺金属的表面,而钢球介质由于产生FeOOH、氢氧化铁,导致钢球介质与不锈钢介质的可浮性不同。Zeta电位结果表明,未活化的铁闪锌矿与铁的氢氧化物产生静电排斥作用,阻碍铁的氢氧化物吸附在铁闪锌矿表面;被活化的铁闪锌矿与铁的氢氧化物产生静电吸附作用,促使铁的氢氧化物吸附在铁闪锌矿表面,且被铜离子活化的铁闪锌矿与铁的氢氧化物产生的静电吸附作用强于被铅离子活化的铁闪锌矿。因此磨矿介质对铁闪锌矿表面影响程度的强弱顺序依次为:被铜离子活化>被铅离子活化>未活化。无论在铁闪锌矿活化或未活化体系下,当铁闪锌矿与其它硫化矿物伴生需要分离时,需要抑制铁闪锌矿时,应选择钢球介质进行磨矿;需要活化铁闪锌矿时,应选择不锈钢介质进行磨矿。
其他文献
依托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智能家居正在快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却面临着拒绝服务、非法访问或隐私泄露等信息安全风险,智能家居的入侵检测研究
本文主要研究临近空间拦截弹在拦截战术弹道导弹时,初制导、中制导、末制导的制导律,以及中制导期间的预测拦截点问题和末制导期间动能拦截器姿轨控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了拦截弹的初、中、末制导律。初制导为高抛弹道,以增加拦截弹的有效射程距离,使得能量储存以便后期中制导末速度最大;中制导为基于最优控制理论的制导律,在落角约束下选择最大末速度作为中制导的最优指标,应用伴随变化法解决了非齐次方程的求
近些年来,优良空气的稀缺性日益凸显,空气污染的范围已经遍及周边农村,各地频发的空气质量问题严重影响了居民福利水平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公众、学术界与政府关注的
脂溶性维生素和β-胡萝卜素是人类和动物生存所必需的营养物质。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血浆、药物、食品等样本中某几种这类化合物已有报道。本文描述了一种用Sep-Pak Si
国务院推行行政复议委员会试点改革是为了应对行政复议运行的现实困境,行政复议本身的定位以及制度设计受人诟病,需要对行政复议机构体制作出改革。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成为行政
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加强,相对独立的教育法律体系已基本形成,但当前大学生权利受侵害的现象还时有发生。提高大学生权利意识与能力,完善大学生权利保护的法律,畅通大学生
随着我国政府转型,治理格局的转变,政府购买服务在我国兴起。同时,伴随着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不断深入,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成为我国政府购买服务的一大重要部分。政府通过中
组织公民行为是当前组织行为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可有效地影响组织效能和组织绩效,在组织的有效运作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概述了组织公民行为理论的含义,探讨了其在图书馆人
<正>为了解贵州省职业病发病情况,掌握其发病规律和分布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职业病防治措施,笔者对贵州省2008-2013年网报职业病进行统计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单位作为主体构成犯罪的案件也层出不穷,在我国单位犯罪已经写入刑法中,但在司法理论界对单位犯罪的认识还不够重视。本文试图从单位犯罪的概念、渊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