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高校马克思主义传播研究

来源 :武汉轻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l1654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当今社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武装必须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只有让广大的学生更多地接触学习并掌握马克思主义,了解这个科学理论体系,用科学的理论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才能让他们自主地形成马克思主义信仰,进一步地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用科学的信仰和理论指导规范他们的行为。手机和互联网媒体已经成为当今信息传播的主要媒介,尤其在学生群体中,新型信息技术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最喜爱、最关注的媒体途径,也是他们接受新信息的主要来源。因此,对新媒体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传播问题系统地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鉴于此,本论文选择新媒体背景下高校马克思主义传播这一课题进行研究。“新媒体”是指不同于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形式。21世纪,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了数字、网络等载体的迅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和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新媒体的特征主要包括:丰富的交融性、突出的个体性和传播的即时性。其功能有舆论功能、娱乐功能、文化载体功能、教育功能和信息沟通功能。新媒体背景下高校马克思主义传播面临很多新的机遇,使马克思主义传播更加迅速,传播时间和空间的广度进一步拓展,马克思主义传播有了区别于传统媒介的新途径。新媒体对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传播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新媒体下信息内容不可控容易动摇大学生的信念,信息环境的复杂性容易导致大学生丧失道德标准,虚拟环境引发大学生各种心理问题。新媒体背景下,高校马克思主义传播存在传播形式单一,方法陈旧,传播主体与受众匹配错位,管理体制僵硬滞后,主流意识受冲击,产生大学生信仰危机等问题。因此,必须构建高校马克思主义传播新载体,建设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网站,稳固思想阵地,增添微信等新传播载体,拓宽流行传播渠道,紧抓即时通讯,提升传播实效,培养专业化高校马克思主义传播队伍。加强教育者媒体素质的培养,组建好全方位育人的教育队伍,培育一批网络技术专门人才。丰富传播形式和传播渠道,传播过程由理论知识向实践活动转化,传播方式要符合大学生喜好,传播渠道要实现多途径和新路径。
其他文献
MEMS电容式加速度计具有功耗低、体积小、可靠性高等优势,类型主要有:体硅加速度计,表面多晶硅加速度计和CMOS MEMS加速度计等。其中CMOS MEMS加速度计因具有其易于实现单片
我国于2007年6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企业破产法》首次引入了重整制度,其目的是积极拯救困境企业,它与和解制度、破产清算制度一起构成破产法律制度的三大基石。我国的新破产法
“六经注我”是中国哲学的重要解释学方法之一 ,它不是要求人们忠实于解释客体 ,而是强调了解释主体的中心地位 ,展示了与人的类本质息息相关的解释主体对解释客体的主动性和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中小学教师教育改革和发展正受到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如何提高教师教学综合素质能力,如何发展教师
专业学位教育旨在培养有特定职业背景的高级专门人才,是研究生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批准设置了40个专业硕士学位。2013年教育部出台了《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201
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竞争中一个最重要的考量。教师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其发展问题正日益成为成人教育、终身教育、高等教育等领域的热门研究内容。本文对中日高校教
为提高传统火灾模拟方法的信息化程度和数据管理能力,研究了如何将IFC标准描述的建筑构件几何形体和材料信息转换为火灾分析模型,并将火灾模拟结果存入IFC文件中。将IFC标准
运用火灾科学、结构工程、人工智能以及计算机仿真与图形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基于火灾数值模拟和结构有限元分析以及人员疏散的基本原理,以火灾安全模拟系统核心数据库为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30~31页例2、例3,练习七第5、6题。教学目标:1.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理解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保持高速增长,居民收入不断提高,社会财富不断积累。从2003年开始,伴随国家促进房地产发展政策落地,房地产行业进入高速增长期。其后十几年时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