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小四氧化三锰纳米酶对小鼠急性肾损伤的保护性作用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sonCra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与意义急性肾损伤(acutekidney injury,AKI)是一种以肾小球滤过率急剧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AKI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和发展为慢性肾病的风险,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一项公共安全问题。肾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是诱发AKI的主要原因之一。AKI致病机制较为复杂,其中活性氧(reactiveoxygen species,ROS)介导的氧化应激是I/R诱导的AKI的重要致病机制之一。ROS是有氧代谢的副产物。正常生理条件下,基础水平的ROS可以调节细胞增殖、免疫反应、细胞分化、代谢途径和信号转导等重要事件。但ROS过低或过高都会对细胞产生不良影响,其中ROS水平过高、超过细胞的ROS清除能力时,则会与细胞内各种生物大分子发生氧化反应,导致细胞氧化损伤,引起线粒体损伤,激活铁死亡等细胞死亡方式。因此,减少ROS的过量生成、清除过量ROS,从而减轻线粒体损伤、预防细胞铁死亡是AKI潜在的治疗方法。纳米材料通常是指尺寸大小为1-100纳米的材料,纳米酶是指具有酶模拟活性的纳米材料。与天然酶相比,纳米酶具有高催化稳定性、易于修饰、制备简单、成本低的特点,因此成为天然酶的良好替代品。某些金属纳米酶具有优良的类超氧化物岐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活性,使其在抗氧化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锰(Mn)为人体所需生命元素,以Mn为活性中心的SOD酶在治疗急性疾病方面比Cu/Zn SOD和Fe/Ni SOD具有更大优势。近年来锰基纳米酶引起广泛关注,其中Mn3O4纳米酶由于其表面同时存在Mn2+、Mn3+的双重氧化态,使其同时具有SOD、CAT、GPx活性,因此成为良好的清除ROS的抗氧化剂,但目前锰基纳米材料用于AKI治疗的研究还未见报道。考虑到肾小球滤过屏障对纳米颗粒尺寸的严格限制,本论文拟设计超小Mn3O4纳米酶,以清除AKI肾脏中过量的ROS,对AKI发挥保护作用。研究方法和结果采用乙酸锰、油胺、油酸和十八烯作为底物,通过热分解法合成Mn3O4纳米颗粒,并进行表面二巯基丁二酸(dimercaptosuccinic acid,DMSA)修饰。使用透射电镜(transmissionelectronmicroscopy,TEM)观察、X 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动态光散射(dynamic light scattering,DLS)检测及nano measurer软件统计等方法,发现纳米颗粒分散性良好,尺寸约为4 nm、化学成分为Mn3O4,实现超小Mn3O4纳米颗粒的合成;相转实验结果显示DMSA修饰促进纳米颗粒从油相向水相转移。X射线光电子能谱(X-ray photoelectronspectroscopy,XPS)结果证明超小Mn3O4纳米颗粒表面同时存在Mn2+和Mn3+。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GPx及SOD活性检测证实超小Mn3O4纳米颗粒同时具有POD活性、GPx活性和SOD活性。Zeta电位分析证明超小Mn3O4纳米酶储存稳定性较好;通过live-dead染色显示人肾小管上皮HK-2细胞在高浓度(50μg/mL)Mn3O4纳米酶处理时生存良好。体外缺氧-复氧处理HK-2细胞构建体外AKI模型,给予超小Mn3O4纳米酶检测细胞损伤。流式细胞术和live-dead结果显示超小Mn3O4纳米酶显著减轻HK-2细胞的死亡;ROS水平检测、Mitosox Red染色观察结果显示超小Mn3O4纳米酶可以有效清除细胞内和线粒体ROS水平;使用JC-1染色、Mitotracker Green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等发现超小Mn3O4纳米酶可显著改善缺氧-复氧刺激引起的线粒体膜电位异常和线粒体结构损伤;免疫印迹结果证实经超小Mn3O4纳米酶处理后可部分地恢复缺氧-复氧处理的HK-2细胞中的SDHB和COXIV表达。构建I/R诱导的小鼠AKI模型并给予超小Mn3O4纳米酶治疗。血清生化指标检测显示经治疗后小鼠肌酐和尿素氮水平较模型组小鼠明显降低;H&E染色结果显示超小Mn3O4纳米酶能够有效改善I/R引起的肾脏形态学损伤特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发现超小Mn3O4纳米酶治疗显著减少I/R引起的损伤相关分子KIM-1表达升高和中性粒细胞浸润;TUNEL染色结果显示超小Mn3O4纳米酶能够减轻I/R引起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死亡;透射电镜观察证明超小Mn3O4纳米酶治疗后I/R引起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损伤得到明显改善。利用MDA检测试剂盒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标记MDA,分别检测细胞和肾脏组织脂质氧化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超小Mn3O4纳米酶可抑制体外和小鼠AKI模型中脂质过氧化。亚铁离子荧光探针检测证明H/R刺激引起的HK-2细胞中Fe2+含量上升可被超小Mn3O4纳米酶所降低;免疫印迹检测发现超小Mn3O4纳米酶可抑制体外和小鼠AKI模型中Transferrin表达的升高。研究结论与创新性本论文针对肾小球滤过屏障的尺寸限制,设计并制备获得超小尺寸(约4nm)、具有稳定分散性的Mn3O4纳米酶。超小Mn3O4纳米酶可通过自身的类酶活性清除ROS、保护线粒体,从而减轻I/R诱导的AKI。本论文首次制备了超小Mn3O4纳米酶并应用于AKI模型的治疗,并证实超小Mn3O4纳米酶对AKI的保护性作用。
其他文献
背景: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最高且死亡率位居第五的恶性肿瘤,严重影响女性健康。尽管目前的治疗方案众多,最终仍无法避免疾病进展。因此,寻找乳腺癌进展中的关键靶点分子对于设计靶向治疗方法提高患者整体生存率非常重要。染色体不稳定性可导致非整倍性的形成,是恶性肿瘤的特征之一。着丝粒蛋白A(CENPA)是调控细胞有丝分裂的关键蛋白,对于着丝粒结构的形成和功能至关重要。过量表达的CENPA可导致染色体异位聚集,引
学位
线粒体是高度动态的细胞器,其形状、质量、数量以及生理功能都受到线粒体融合和分裂的动力学调控,这一过程由多种蛋白参与调控。线粒体融合蛋白1(mitofusin-1,MFN1)、线粒体融合蛋白2(mitofusin-2,MFN2)、视神经萎缩症蛋白(Optic Atrophy 1,OPA1)参与线粒体融合过程,而动力蛋白相关蛋白(dynamin-related protein 1,DRP1)、线粒体分
学位
聚糖是生物最重要的分子组成之一,具有复杂多样的结构和功能,可参与宿主与微生物互作等多种生物过程。本文主要利用大数据分析方法对微生物聚糖子结构统计分析以确定微生物聚糖功能、鉴定可用于疫苗开发和病原菌检测的聚糖子结构,同时对糖蛋白合成相关工具酶进行理性改造,为合成相关聚糖蛋白奠定基础。微生物聚糖介导许多重要的生物学行为,例如宿主-微生物相互作用和免疫逃避。由于聚糖复杂易变,微生物聚糖结构的系统研究仍然
学位
研究背景: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心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首位疾病。心肌肥大是心脏应对长期压力负荷的一种代偿形式。如果病因不能被消除,则出现失代偿,最终导致心衰。心脏需要大量ATP去维持其泵血功能,线粒体是其主要的供能细胞器。心脏在压力负荷条件下,会处于一种缺氧的状态,线粒体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线粒体自噬的主要功能是识别和清除功能障碍及损伤的线粒体,是一种选择性自噬。已有研究表明H2S可以通过调控自
学位
世界人口的增长已经引起了人们对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重视关注。2013年60岁以上人口为8.41亿;预计到2050年,世界老年人口将增至20亿。阿尔茨海默病(AD)是全球最常见的痴呆症。每年有数十亿美元用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研究、诊断、治疗和药物治疗。然而,由于涉及的因素众多,研究领域仍在不断扩大。该疾病有两个主要的病理特征,即细胞外β淀粉样蛋白斑块的积累和细胞内神经原纤维缠结,tau缠结。这两个主要标
学位
改革开放以来,女儿对自身父母的幸福感的提升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民间所谓的“女儿是父母的小棉袄”,即是对这一作用的肯定。这体现了女性对于自身父母的价值发生了重要而深刻的转变,背后折射出女性的社会经济地位正在不断提升。论文以“女儿是父母的小棉袄”为切入点,选取了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中独生子女家庭的数据,围绕子女对自身父母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这一核心问题,采用有序Probit模型回归后发
学位
研究背景:目前,乳腺癌已经成为女性最常见诊断出的恶性肿瘤,并且成为世界女性癌症相关死亡中仅次于肺癌的第二大恶性肿瘤。根据最新版的世界癌症统计报告,我国乳腺癌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发病人数已从2015年的30万增加到2020年的42万,且乳腺癌发病人群的年龄日益年轻化。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breastcancer,TNBC)的发生率约占所有新诊断乳腺癌的10-15%,是恶性程
学位
1.研究背景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已成为全球致残率最高的疾病,也是青少年致残的最主要原因。研究提示,青少年期是抑郁症发病的高峰期,青少年期慢性应激经历不仅导致抑郁样行为,还通过微生物-肠-脑轴的双向信号交流改变宿主的肠道菌群结构。肠道菌群是微生物-肠-脑轴的重要组成部分,调节肠道菌群结构可以改善宿主的情绪状态。因此可见,肠道菌群可能是治疗抑郁症的新靶点
学位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一种慢性炎症疾病,以脂质在动脉血管壁内沉积为主要特征。研究表明,在动脉粥样硬化的不同发展阶段,细胞凋亡发挥着重要的调节功能。动脉粥样硬化早期,平滑肌细胞和炎症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以及内皮细胞的凋亡可能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过程[1];然而,一旦斑块形成,富含脂质的平滑肌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大量凋亡可能会导致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加重动脉粥样硬化[
学位
背景:乳腺癌现已成为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我国乳腺癌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乳腺癌的进展是涉及增殖、转移、代谢等多种细胞活动的复杂调控过程,其分子机制仍不明确。近来研究表明,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在肿瘤发生和进展中具有重要调控作用。LncRNA在癌症中的异常表达和独特功能提示其可能是致癌的重要驱动力。因此,进一步探究和阐明lncRNA在乳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