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应用超长扫描深度OCT研究不同眼轴白内障患者术后晶状体囊袋的形态学变化
方法:
本文为前瞻性对照临床研究。选取2011年7月至2012年1月于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的患者40例(40只眼)。按照眼轴的不同,分为长眼轴组和正常眼轴组。其中20只眼为长眼轴眼(眼轴>26mm),剩余20只眼为正常眼轴眼(22mm<眼轴<24.5mm)。分别于术后4小时,1天,7天,14天,28天及3月使用超长扫描深度OCT进行观察,比较两组术后晶状体囊袋的形态学变化。
结果:
1、正常眼轴组与长眼轴组术后囊袋弯曲形成主要分为5个阶段:(1)晶状体前囊膜未与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贴附;(2)晶状体前囊膜贴附于IOL前表面;(3)晶状体周边前、后囊膜之间贴附;(4)贴附的前后囊膜逐渐向光学区边缘延伸;(5)晶状体囊膜完全贴附于IOL光学区边缘。
2、正常眼轴组术后晶状体囊膜与IOL的贴附比长眼轴组快。长眼轴组与正常眼轴组晶状体鼻侧前囊膜与IOL前表面贴附在术后1天及7天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0,P=0.001),而在术后14天、28天及术后3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05,P=1.000,P=1.000);两组间颞侧前囊膜与IOL前表面贴附仅在术后1天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3),其余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月时,两组晶状体前囊膜全部与IOL前表面的贴附。长眼轴组与正常眼轴组晶状体后囊膜与IOL后表面贴附在术后1天、7天、14天、28天及3月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20,P=0.000,P=0.000,P=0.000,P=0.000);术后3月时,长眼轴组仅在4只眼中观察到晶状体后囊膜与IOL后表面完全贴附,而正常眼轴组中则有16眼。
3、6种类型的囊袋弯曲在随访中被观察到:(1)前粘附型;(2)中间粘附型;(3)后粘附型;(4)漏斗型;(5)平行型;(6)交叉型。
4、术后28天时,长眼轴组中有5只眼开始出现轻微的后囊膜混浊(posteriorcapsular opacification,PCO),而正常眼轴组中仅发现1眼出现。术后3月时,长眼轴组发生PCO的眼增加到7只,而正常眼轴组仍为1眼。
结论:
1、超长扫描深度OCT可以清晰观察白内障术后囊袋弯曲形成的过程。
2、长眼轴组术后晶状体囊膜与IOL的贴附率较低,且容易形成不完全的囊袋弯曲,可能是导致术后PCO发生率高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