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主义理论视角下国际商务谈判话语研究

来源 :宁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oa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运用巴赫金的对话主义理论—主要是其关于话语对话性及“自我”与“他者”关系的相关思想,对国际商务谈判话语的构建进行分析。  巴赫金强调话语的对话性,认为话语是由各种声音组成。本文首先归纳了国际商务谈判话语的主要声音来源,包括个人声音,机构声音与文本声音。其中谈判者自身的评价声音有时在话语中有明显的标记,如情态资源。结合Holmes对情态资源的总结与归类,本文对所选取的国际商务谈判话语语料中的情态资源使用情况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本文的重点在于,从“优势建构”、“弱势赋予”、“让步”与“打破僵局”四个方面分析国际商务谈判的对话策略。本文发现,在双赢的国际商务谈判中,谈判者在进行优势构建时话语策略主要有:1)事实支撑,2)阐明立场;弱势赋予时,话语策略主要表现为各种形式的委婉否定;让步的话语策略主要体现为:1)寻求意见,2)给予选择,3)暂时不争;打破僵局时尤其需要双方的共同协作,话语策略包括1)转移话题,2)建议与同意。不论运用哪种策略,谈判者总是基于对听者的考虑构建话语,并服务于自身的交际目的。通过有意识地整合各种声音,谈判者使“自我”声音与“他者”声音共存于其表述之中,从而影响话语的内在对话性和外在对话性,促进对话协商。当然,即使在双赢的谈判中,谈判者话语的内在对话性有时也会减弱,尤其是在其需要维护基本立场时。  国际商务谈判话语建构其实就是“自我”与“他者”之间对话关系的建构。无论是在谈判的哪一个阶段,双方都要采取对话的立场,即不能以自我为中心,也不完全依附于他人。只有这样,双方才能实现双赢,建立长久合作关系。
其他文献
期刊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经典名著。作为中国文化最具有影响力的代表作之一,《论语》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中占有重要位置。随着各国之间交流的不断加深
本文在关联理论视角下对唐诗的翻译,尤其是李商隐诗歌翻译进行比较。本文借助关联理论中的认知语境、交际意图和最佳关联,对两个译者的译本进行分析比较,评价译文是否能传达原诗
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诊断过程中,医疗单位对从事职业病危害工作的劳动者在可能发生职业健康损害之后、未诊断职业病之前,如何判定为疑似职业病病人的操作细节和规定并不十分
期刊
艾丽丝·沃克是当代美国最有影响的非裔作家之一,她的作品中渗透出她对诸如种族,性别,宗教等社会方面的思考。她的作品中所蕴含的丰富主题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但是多数
威廉·福克纳(1897-1962)因其在文学上的巨大贡献于194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是20世纪最杰出的美国小说家之一,也是美国南方文学的先驱。福克纳一生写出了多部经典的文学巨
针对传统车辆监控系统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CAN/GSM的部队车辆监控系统。该系统采用CAN总线技术,依托GSM网络,将采集到的车辆信息实时传送到监控中心,并且采用动态参数设置,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任何一种语言都不可能是孤立存在的,它总会在一定程度上与其他语言发生接触,产生相应的变化。而语码混合语言现象正是语言之间发生接触、互动的必然
作为一名二十世纪著名的诗人和文学评论家,T.S.艾略特以其独具风格的诗歌创作以及见解独到的文学批评理论,在西方文坛产生了巨南的影响。在艾略特所生活的时代,工业文明在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