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交易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研究

来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sdfs3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深化供给侧改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除了依靠政府政策外,还需要企业自身的努力。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加大研发投入,增强创新能力,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关联交易在世界资本市场上是非常普遍的经济现象,不仅受到投资者和政府监管部门的广泛关注,而且成为各国学者的研究话题。对于关联交易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两者的关系,目前较少有学者进行深入的研究。因此,本文从关联交易的“效率促进”观和“掏空”观出发,研究其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本文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回顾与总结的基础上,以2009-2018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关联交易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两者的关系。实证结果支持了关联交易的“掏空”观,通过转移上市公司资源、减少技术创新投入等途径,关联交易降低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体表现为:控股股东利用特殊的关联交易、关联担保等手段,“隧洞挖掘”上市公司的资源,将上市公司的利益转移到自己手中,侵占上市公司资金,减少企业经营现金流,并且挤占上市公司资本,抑制正常的投资规模,减少长期研发投入,降低技术创新能力,不利于上市公司的长远发展,从而降低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此外,本文对企业技术创新进行了中介效应检验,使用DID双重差分模型控制自变量与因变量可能互为因果的内生性问题,并且通过更换被解释变量测算方法、选取制造业样本重新计算、固定效应模型等稳健性检验,结论依然成立,为本文提供了更加可靠的实证证据。进一步分析中,关联交易按照性质分为正常关联交易与异常关联交易,结果表明异常关联交易降低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正常关联交易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无显著相关关系。最后,本文通过分组检验,发现了外部审计、机构投资者持股、内部控制作为企业内外部治理机制,均能在关联交易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掏空效应中起到一定程度的治理作用。对此,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完善上市公司治理机构,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合法利益,建立健全股权制衡机制。提高创新研发力度,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从政府和企业两个主体发挥研发创新对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积极作用。引入高质量的外部审计,抑制企业的关联交易行为。鼓励引进机构投资者,发挥机构投资者的治理作用。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系统,严格把握财务流程,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本文在丰富了关联交易领域的研究文献的同时也充实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研究,将关联交易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联系起来,从内外部治理机制的角度为抑制关联交易的掏空效应以及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供了实证证据,为保障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的权益提供了一些建议,兼顾理论与现实的双重意义。
其他文献
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日新月异,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也呈现出变幻莫测的特征。越来越难以被预测和把握的市场经济运行状况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甚至使企业难以运行,发生破产危机。而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中始终扮演着主要的角色,上市公司如何管理不确定性,避免因外部环境或自身的经营管理因素陷入财务困境,对市场的正常运行产生冲击,已成为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难题。本文基于这种现实背景,通过研究上市公司社会责任表现
学位
当前,地方政府债券已成为我国债券市场上最大的债券品类。地方政府债券在短期内的发展规模急剧膨胀,是否对企业债券融资产生挤出效应值得关注。理论上而言,地方政府债券增长过快,可能挤占大量金融资源,影响实体经济的融资和发展。为降低地方政府债券过度融资给微观企业带来的风险,保障企业债券的顺利发行,有必要厘清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对企业债券融资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这对于推动地方政府债券的市场化发行和债券市场的健康发
学位
并购重组是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我国资本市场也十分常见。尽管关联并购只是关联交易的特殊形式,但是由于关联并购相较于关联交易更加复杂和重大,因此在商业市场中,关联并购成为对中小股东利益侵蚀的常用手段。同时,关联并购同时也具有非关联并购不具备的优势,关联并购发生在关联方之间,能够显著降低并购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在信息搜寻、降低成本等多方面存在优势,可以提髙上市公司绩效。正是由于关联并购的双重
学位
传统的公司治理理论主要考虑了股东在公司治理中发挥的作用,对债权人的治理作用关注相对较少,目前关于债权治理效应的研究主要从债务异质性和债务期限结构角度出发。债权人作为独立的经济个体和企业资金的重要提供者,持有的债权份额可能会影响到其监督企业的意愿和有效性,进而影响到在公司治理中发挥的作用,但是很少有学者考虑到这一可能影响到债权治理效应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拟从债权份额的角度去度量债权集中度,并研究债
学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简称《证券法》)作为我国资本市场的根本大法,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提升资本市场效率以及合理分配资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原《证券法》因违规违法处罚力度不大等问题已难以满足防控市场风险和保护投资者权益的需求。2019年12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修订后的《证券法》,此次新修订的《证券法》不仅专设了“信息披露”和“投资者保护
学位
随着我国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并购重组交易市场也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我国资本市场的并购交易日趋活跃。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选择采用并购方式来扩大经营规模、促进资源整合和提升核心竞争力。大规模的并购活动为资本市场增添新的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并购商誉金额的急剧增长,巨额商誉的积累引发了投资者与监管者的高度重视与担忧。根据我国现行会计准则对企业合并的规定:商誉是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购买方的合并成本
学位
随着“一带一路”构想的深入贯彻,各行各业人士越来越关心中国企业能否结合国际化趋势的背景,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最终引导我国产业整体转型与升级的关键内容。根据我国目前低效和不具有可持续性的经济发展情况为背景,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这一问题重点关注,引导传统产业调整升级,改善粗放型低效的经济发展情况,优化资源的配置方案,进而稳步提升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而微观企业关注并从鼓励创新研发和技术提
学位
2015年的“千股跌停”股灾不仅让投资者损失惨重,也严重影响了我国资本市场的稳定与健康发展。因此,近年来,探索股价崩盘风险的形成机理、成因和风险防控途径一直是我国资本市场相关研究的热点。公司战略是一个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不同类型的公司战略经由股权结构对管理层的影响,传导至公司的经营业绩,进而影响股价甚至股价崩盘风险。但是目前的研究大多是从公司内部和外部治理结构层面去探究股价崩盘风险的成因,包括大股
学位
伴随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在产融结合和经济转型的背景下,实体经济面临经营回报下滑的困境,企业纷纷试水可以获得高额资本回报的金融和房地产行业,逐步提高金融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由此形成企业金融化现象。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何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以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也引起了政府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而微观层面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能助推经济实现高质量增长。那么在愈演愈烈的实体企业金融化现象下,金融化是否
学位
近年来,在动荡的全球宏观环境中,全球范围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为了保护本国企业,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纷纷实施“再工业化”计划,同时频繁发起对他国进口产品的贸易争端调查。随着我国产品在全球所占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我国已成为欧美国家贸易制裁的主要针对国,长期以来,我国面临着严峻的贸易争端形势。自特朗普担任美国总统以来,特朗普政府更是不顾国际经济贸易治理规则,采取滥用关税、“实体名单”等贸易保护措施对中国进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