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认定疑难问题研究

来源 :杨建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cong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大数据发展如此迅猛的今天,不仅仅给部分互联网从业者带来了巨大商机,也给人们的个人信息的安全性带来了不安和隐患。随着人们对物质和精神生活层次的更高程度的追求,人们对于个人信息安全的重视程度也逐渐增加,但是侵犯人们个人信息的现象却层出不穷。面对个人信息泄露如此严重的局面,国家以及公民个人自发提高了对于个人信息的保护意识,国家层面通过司法解释的方式规定具体行为方式,提供入罪基础;个人增强维护个人信息的意识。2017年,两高联合发布的司法解释,标志我国对于公民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正式开始稳步走向正轨。《民法典》的出台,在民法领域对个人信息的范围进行规定,成为民法典人格权编内容的一部分。在2021年紧随其后公布的《数据安全法》和《个人信息保护法》表明了国家对数据安全以及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的重视和决心,也标志着前置法和刑法开始有效衔接起来。对于在实践中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认定问题,仍旧是存在一些问题和争议。本文从具体的案例出发,结合当下热议的观点,探讨本罪在客观行为、情节严重等方面的认定疑难问题,并且提出自己的建议。本文主要是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认定疑难问题进行研究,除了绪论部分,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案例剖析部分。本文找寻两个典型案例,通过对案例进行叙述,对其中涉及的问题和争议进行分析,提出在案例中存在分歧的几个问题,将几个问题明确,为进行下文的写作理清头绪和找出侧重点。第二部分主要对个人信息以及罪名的概念、特征以及立法沿革进行介绍。清晰的理出本罪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以及对于犯罪行为规制重点的变化。从《刑法修正案(七)》设立本罪以来,个人信息的概念的发展变化,主体范围的扩增以及行为方式的规制不断完善。虽然当前,我国对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认定已经相对较为完善,但是仍旧对部分的范围的认定存在多种学说,《解释》中也将刑法所保护的个人信息的种类采取列举式的规定,将个人信息分为最重要的敏感信息、重要信息和一般信息,侵犯不同的层级的个人信息的入罪标准也是有所不同的,对于司法实践中认定侵犯个人信息罪提供了入罪基础。但是不排除实践中存在一些较为特殊的个人信息的类型,仅按照解释的规定将其进行归类,会存在分歧和争议。本文在对判决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各类学者的观点,试图提出更为适宜的解决方式。第三部分主要是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构成要件进行讨论。本罪的客体,存在多种看法,出发点不同造成的观点之间也是存在差异的,在对各学说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对本罪的客体得出论断,本文认为本罪的客体是单一客体,即最主要、直接的侵害是对于公民的个人信息的权利的损害。客观方面,刑法第二百三十五条规定了三种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方式,还将尚未在规制范围内的行为通过兜底法条的方式进行抑制。但在司法实践中,多数对于公民个人信息的认定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仍旧有个别的客观行为的认定存在多种看法,那么对此种情形应当如何处理才会更好的在法理与情理之前取得平衡。对待任何法律问题都必须以切实的案例为依据,从实践中才能看出具体的问题以及存在的瑕疵。在对法条进行深入钻研、理解的基础之上,查阅相关的案例,分析案件中存在的问题。现阶段部分获取个人信息的方式是爬取方式,其所被授权的范围对于其所构成犯罪与否十分关键,需要加以辨别;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这一点体现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行为的全面打击。本罪的主观方面为故意,不包括过失。第四部分,本罪从情节严重层面分析具体的入罪条件。《解释》中,虽然将侵犯不同种类的个人信息的数量作为入罪的标准之一,但是对于“数量”的准确界定并没有形成统一规范,有效数量和无效数量的认定,存在一定的混淆问题,还会牵扯到司法资源的浪费的问题。例,是否是只有有效的数量才计入入罪标准,还是只是单纯的数量作为标准,不考虑贩卖或者出售个人信息的有效性问题以及重复性售卖或者是出售的问题,本文从具体的案例中找出更为折中的数量认定方式;《解释》中对于侵犯不同种类的个人信息的行为以列举的方式写明,并且规定了相应的入罪门槛,但是若按照《解释》中所做出的分类、入罪情节对行为入罪,不考虑特殊情形下的行为,会存在个人信息分属于不同情景的问题,因此对解释的分类标准提出新的看法;最后,行踪轨迹信息是敏感信息,但是对于其具体的认定标准尚未有明确界定条件,本文试图对其认定进行阐述,为更好的认定敏感信息提供思路。第五部分主要是分析本罪与相近犯罪之间的界限。个人信息集多重特征于一体,其表现形式一方面依赖其载体,一方面也因不同情景对其界定不同。当一行为侵害的信息具有多重背景,会产生对其蕴含的多重法益的侵害,可能会涉及多个犯罪之间的界分,所以必须要明确此罪与彼罪的界限。
其他文献
法律根植于社会现实,《民法典》中的购买价金担保权制度便是针对我国的社会问题以及顺应我国金融交易市场发展,借鉴美国法上的“超级优先权”制度而设置的法律规范。购买价金担保权这一崭新制度的出现动摇了我国动产浮动抵押的强势垄断地位,打破了以登记时间先后确认受偿顺序的既有规则,借助赋予价款债权人超优先受偿顺位的方式,提升了借款人的融资能力,优化了营商环境。虽然《民法典》及担保制度司法解释中均有该制度的规定,
学位
建筑业不断创造新产业价值的同时容纳大量进城务工人员,在国民经济中始终占据重要地位,也在加快城镇化进程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建筑业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其中,承包人在进行一定的施工劳动后,发包人拒绝履行其付款义务或怠于支付款项损害承包人利益,进而侵害农民工生存权的行为受到广泛关注。因此,我国在出台法典时本着“民有所呼,法有所应”的原则,在第八百零七条中明确规定建设工程承包人享有优先受偿
学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商贸往来不断频繁,国际商事纠纷逐渐增多。许多国家相继设立国际商事法庭,解决国际商事纠纷,增强其司法国际影响力。为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我国在最高人民法院层级设立国际商事法庭,旨在提供更为高效便捷的国际商事纠纷争端解决平台。其后,在苏州、北京和成都相继设立地方中级人民法院级别的国际商事法庭,旨在解决对外经贸发达地区日益增多的国际商事纠纷,充分发挥三地法院在审理国际商
学位
虚拟货币是运用计算机技术和密码学技术在区块链背景下诞生的一种新兴事物,种类繁多的虚拟货币造成了许多热点新闻,使其成为整个社会的热点话题。中本聪2008年提出比特币这一词汇,并于2009年发布首个比特币软件,自此虚拟货币展现在公众面前,此后出现了各种类型的虚拟货币,以太币、莱特币、瑞波币都是有名的虚拟货币。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许多投资者开始对非国家化的货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些受到金融危机冲
学位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中小企业成为保障社会就业、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主体。但是中小企业的成长却很困难,甚至可以说是举步维艰,大多数中小企业难以在起步阶段从银行获得信贷资金,又难以通过公开发行股票以及债券等方式来筹集资金,所以说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就是融资困难。因此,应运而生的私募基金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小企业乃至大型企业资金不足的问题。但是私募基金在我国发展时间并不长,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完
学位
报纸
位于额尔古纳—呼伦断裂北西侧的乌努格吐山铜钼矿为一大型斑岩型铜钼矿床,矿区岩浆岩发育,为确定赋矿围岩和成矿母岩的侵位时代,探讨岩石成因,本文选择该矿床代表性的岩石样品,采用激光剥蚀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LA-MC-ICP-MS)和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LA-ICP-MS),对岩浆岩的锆石U-Pb同位素和锆石Lu-Hf同位素进行了分析测定。研究表明:(1)研究区锆石稀土元素含量较
期刊
随着互联网金融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一种新型消费支付模式——第三方支付应运而生。第三方支付模式作为一种由第三方支付机构介入而形成的新型消费支付模式,与传统的线下支付相比,具有操作简单、便民、快捷等优势,逐渐成为消费者日常生活中主流的支付方式。但第三方支付机构在运行过程中过度收集个人信息、违规共享个人信息等行为,却给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安全带来了不可预估的威胁。因此,在全社会享受第三方支付的技术进步带来
学位
城市公园品质化更新中科学化和精细化需求凸显,公园边界从围合转向开放可以提升公园的可用性和易达性.如何科学高效地开展安全管理、保障游客安全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在北美,环境设计预防犯罪理论(CPTED)已发展成熟且有着广泛的应用,目前该理论已被引入中国,有别于管理部门侧重事后治理,强调通过空间设计预防和减少犯罪。本研究在引介CPTED的基础上,借鉴其基本策略和运用方式对广州两处典型案例开展安全风险评估
会议
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网络在人们的生活中日益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在传统社会向虚拟网络空间延伸时便诞生出了网络舆情,而在这个过程中,又会集中反映出民众诉求与现实困境的矛盾,进而形成全新的独特的网络舆论形式。需要肯定的是,当下网络作为政府治理中最为重要的平台之一,确实能够为公民的广泛政治参与和权利诉求表达提供极好的平台和机会,这种形式一定会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加强而普遍化和常态化。另一方面,网络在为公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