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路灯》与中原民俗文化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55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小说发展史上,《歧路灯》是一部具有特殊价值和意义的长篇小说,其特殊性不仅在于它是古代第一部长篇教育小说,还在于它对十八世纪的清代社会生活作了细致而有趣的临摹,为后代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多侧面的巨幅画卷。与《红楼梦》、《儒林外史》相比,它所映象的社会面可谓“五光十色”、“三教九流”,尤其是对中原地区民间风情、闾巷习俗的描述,亦堪称是绘声绘影,跃然纸上。因此,对《歧路灯》中所大量反映的中原民俗事象作一系统清理、并进而对这些民俗事象所蕴含的深层文化意蕴作一专门研讨,既是一件很有学术意义的工作,也是势在必行的工作。论文试图将《歧路灯》放在民俗文化学、文化人类学视野下进行重新观照和审视,对小说中的中原民俗进行文化分析和解读,并以历史的眼光去发掘蕴涵其间的文化意义,包括人生礼仪、宗教信仰、妇女生活、博戏风尚、方言土语及其审美观、价值观,以此来拓展《歧路灯》的研究领域。 “导论”部分首先对《歧路灯》近百年来的研究历程及现状进行了梳理,将其划分为发轫期、沉潜期、高潮期和深化拓展期四个时期,并对每期的主要研究成就进行了点面结合的介绍。其次是阐明了论文的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并对“中原”地域、“民俗文化”等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 第一章主要对《歧路灯》与中原地区的人生礼俗进行了探讨。本章分别对中原人生礼俗的重要关节寿诞礼俗、结婚礼俗和丧祭礼俗作了详细的描述,并揭示出其间所蕴含着的文化意义。在行文中,本章力图以“通过仪式”为纲,把中原人生礼俗的主要阶段贯串起来。 第二章重点阐述的是《歧路灯》与中原地区宗教信仰这一问题。本章力求较为清晰地勾勒出明清时期中原世俗生活中的道教、佛教和民间宗教信仰形态,以及道教、佛教和民间宗教对中原民俗文化的渗透,从中揭示出中原民众在接受各类形态宗教时所抱有的功利性、实用性态度,体现出的开放性、混融性特点。 第三章集中论析了《歧路灯》与中原地区的妇女生活习俗。本章首先结合文本,对《歧路灯》的妇女教育观、伦理观进行了理论上的归结;然后或是依据于阶级、阶层的归属,或是依据于妇女身份、职业及地位的区别,把小说中的妇女划分为若干类型形态,并对各类妇女的生活及习俗进行了阐述,从中亦可看出男权中心文化对妇女生活习俗无处不在的影响。 第四章主要关注的是《歧路灯》与中原地区的博戏风尚。本章先是对《歧路灯》赌博中的赌场、赌术的形形色色,骗术伎俩的林林总总,赌博与酒、色的相互依存进行了具体剖析;接着论述了《歧路灯》所反映的赌博群体的广泛性、赌
其他文献
阅读是中学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作为一种艺术性和工具性相结合的科目,课内阅读不可或缺,但其真正源泉来自于课外。因此,加强课外阅读势在必行,但当前中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令
保安处分,是指国家为预防犯罪从而达到控制犯罪、维护社会秩序的目的,通过立法形式制定的,在刑罚以外,对犯罪人和有犯罪危险性的人灵活采取的旨在消除该人犯罪危险性,而非对
全文共分为引言和正文两大部分。引言部分简述选题缘起和论证视角。本文所云“明清长篇家庭兴衰题材小说”,即指明清时期以表现家庭兴衰题材为主的长篇小说,研究的时间范围是
职业教育是我国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进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社会就业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必
我国加入WTO已经近五年,面对越来越开放的市场和国外厂商的激烈竞争,国内企业都纷纷采取措施来应对,实施企业信息化就是其中之一。然而软件实施的低成功率制约着企业投入的热
本文通过熔融共混的方法分别制备了SBS/纳米CaCO3共混物,ABS/纳米CaCO3共混物,PP/纳米CaCO3共混物,PP/纳米MMT共混物以及SBS/纳米MMT共混物并对共混物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同时,研究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浪潮的到来,金融衍生工具大量涌现、资本管制逐渐放松和国际信用制度建立和完善,对冲基金也因此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其市场影响力已经蔓延到世界各
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发展中国家,保障粮食安全始终是各级政府的头等大事。区域粮食安全作为构成国家粮食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亦是不容忽视的。近年来,甘肃省基本上实现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教育领域正在发生深刻而广泛的变化。家庭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已引起全世界范围的关注。家庭和学校的合作成为当今学校教育改革的一个热点研究课
人是马克思一生理论研究的基点。马克思关注现实世界,关注现实的人及其发展。对现代社会异化现象的剖析贯穿于马克思哲学思考的整个过程。出于对现实生活中人的异化状态的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