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逝的民俗风景及其文化精魂 ——新时期以来乡土小说民俗书写研究

来源 :田振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hetthusi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俗与文学有着深刻的关联。论文将民俗作为整体性的文化风景,以“民俗作为方法”,借鉴民俗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学、哲学、叙事学、美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以“本土性”为参照,从文化批评、文化反思视角,探究新时期以来乡土小说民俗书写的主题变迁、叙事策略、审美意蕴和内在深层价值。论文的写作指向为:一是在大转型、大变革的现代社会,乡土作家如何通过对饱含文化色彩的乡土民俗的诗性书写,进而试图建构一种本土性的“文化诗学”;二是在旧的文化模式日渐消逝,新的文化模式尚未建立前提下,乡土作家如何通过乡土民俗的书写,去表达自我对当下社会和文化发展模式的审视和批判,并以此展现自我对本土性文化重建的自觉思考。论文由绪论、第一至第六章、结语三部分组成,具体内容如下:绪论主要包括研究缘起和相关问题的提出,对相关概念的界定,乡土小说民俗书写的研究现状以及选题理由、选题意义及创新之处等。“新时期”以来,乡土小说民俗书写呈现纷繁复杂的样态。民俗在不同历史时期都是重要的书写对象,它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乡土小说的生成和发展,对于推动乡土小说主题深化、多元叙述、美学意蕴传达和思想深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论文第一至第三章主要探讨了新时期以来不同阶段乡土小说民俗书写的背景及主题的变迁。1980年代,民俗成为乡土小说创作的“主体”。不论是1980年代前后的“新启蒙”民俗书写,还是1980年代初期通过民俗书写对改革开放的回应,亦或是1980年代中期通过民俗书写进行文化寻根和挖掘民俗的地域文化价值,都可以看出民俗对乡土小说建构和价值彰显的重要作用。进入1990年代,随着时代的转型,乡村世界的改变和乡土民俗的消逝,乡土小说民俗书写逐步转型:既有通过回溯的方式探讨历史和传统中的民俗——特别是与家族有关的民俗的多样特征,又有在城乡融合背景下对民俗新风尚的书写,还有以边地作为方法对异域和边地民俗进行的书写。可以说1990年代乡土小说民俗书写既有对传统民俗书写的赓续,也有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民俗变迁的新的思考和表达。进入新世纪,时代发生了剧烈变迁,随着“加速社会”时代的到来,乡土作家以民俗作为方法来回应时代变迁,追寻不断消逝的民俗,因而乡土小说民俗书写逐渐走向了回归。首先,由于乡村逐渐式微,作家们对乡土民俗的消失表现出极大地惋惜,他们通过民俗去追寻童年或过往时代的记忆,进而表达自我的“新乡愁”;其次,礼失而求诸野,作家们还通过对民俗特别是与精神有关的民俗的书写,挖掘民俗的内在价值,重构民族文化传统,进而为当代社会把脉,表达他们的人道主义精神和现实关怀;再次,片面的物质和经济追求,改变了生态环境,而改变之中尤以破坏最为明显,这就使得这一时期的生态民俗书写蔚为壮观。综之,不同时期、不同地域民俗呈现不同的样态,乡土小说民俗书写既展现时代和民俗的变迁,又以此揭示时代弊病和文化症候。第四章“新时期以来乡土小说民俗叙事策略研究”中,从“民俗作为一种修辞手段”的角度,探讨作家在具体的文学创作中,怎样呈现民俗,或者说乡土作家在民俗书写的过程中,用了哪些叙事策略。民俗作为一种被观看的对象,作为乡土作家的一种文化记忆,其相对封闭的结构模式和意义系统,成为乡土作家成就民俗叙事的潜在依赖,乡土作家会自觉不自觉地以回忆性的童年视角对乡土家园进行回望。同时,民俗的地缘性特征以及民俗存在的空间维度,使得作家在乡土小说建构的过程中,总是在地缘视角下采用空间叙事的方式进行。作家还可以根据民俗具有的不同内涵和延伸属性,并结合凸显民俗的文学性,拉近文学与民俗之间的距离。依托民俗内含的神秘性特征,乡土作家的神秘叙事或超验叙事就得以达成。这些书写策略的出现,一方面是新时期以来时代变迁和民俗变迁导致的;另一方面是文学创作方法不断更新、不断摸索的结果。第五章主要探讨新时期以来乡土小说民俗书写的审美意蕴。真正好的民俗书写都是以审美的方式观照乡土民俗的。具体而言,写民俗还是为了写人。民俗作为乡民约定俗成、积极主动甚至无意识坚守着的存在,乡土民俗叙事建构了“中国儿女”的伦理、道德和情感。民俗生活作为生活文化的基本表现,作为乡民现实生活和智慧的结晶,乡土作家民俗书写展现出了一幅繁花烂漫、异彩纷呈的日常生活之美。此外,乡土作家通过对不同民俗事象的书写,呈现出独具特色的民俗意味和民俗意境,彰显着民俗审美的诗意化色彩。第六章主要探讨新时期以来乡土小说民俗书写背后的深层价值。首先,民俗作为日渐消逝的乡村文化“风景”和民族精魂,乡土小说民俗书写呈现的是本土性地方知识的想象与生产;其次,乡土作家通过乡土民俗书写,探寻乡土民俗背后隐藏的更深层次的中华民族文化和根性文化,找寻当代文化发展的根基;再次,在现代性背景下,乡土小说通过对颇具民族价值和本土价值的乡土民俗的书写,对于文学创作的“本土性”话语建构,同样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结语在对论文总结的基础上,重点谈论文的问题意识、创新之处,新时期以来乡土小说民俗书写的成就和局限,以及论文的不足之处等。
其他文献
<正>《小儿肺炎基础研究与中医临证思维》一书是在2016年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发行的针对小儿肺炎相关治疗内容的图书,分为基础篇和临床篇。书中详细介绍了小儿呼吸系统的发育与功能、小儿肺炎的源流与发展、小儿肺炎的流行病学、小儿肺炎的病因学以及小儿肺炎的临床研究等内容。此外,书中还详细讲述了有关小儿肺炎的中西医基础知识,包括一系列临床研究成果。本书为痰热闭肺证肺炎喘嗽患儿的临床诊疗提供了十分丰富的参考及借
期刊
报纸
在中国高质量发展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投资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起着关键作用,资本的不当配置造成的低效率利用问题是供给结构失衡的重要原因。本文通过产业层面资本产出率扭曲来研究投资结构失衡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提出了由资本产出率扭曲所引起的资本错配的新测度方法。本文基于测度的2004—2020年中国各产业资本错配指数,实证分析中国产业间资本错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投资面临着结构性失衡问题,具体
期刊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背景下,各行企业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开始探讨企业管理模式与企业管理现代化之间的关系。根据近年来企业管理累积经验显示,从企业管理模式入手,明确企业管理模式和企业管理现代化之间的结合点,可以在实现技术融合创新的同时,获取更多经济效益。因此,文章在了解我国企业管理模式的主要特点后,根据企业管理模式与企业管理现代化之间的关系,深层探讨如何在新时代下做好企业管理
期刊
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推进对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作为教学重点,帮助学生拓宽阅读面,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技巧,在自主阅读中获得更多知识。那么,小学语文教师该如何提升整本书阅读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对此,文章将从整本书阅读的基本特点入手,在分析整本书阅读的重要性的前提下,通过对当前小学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共性问题的探讨,总结了几点提升小学整本书阅读
期刊
随着教育理念的更迭改良,以深度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为目标的核心素养教学,已经成为义务教育阶段的主流趋势。实践整本书阅读教学,不仅有利于拓宽学生的人文视野,还可经由阅读量的持续积累,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
期刊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同时测定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工作环境中5种细胞毒性药物吉西他滨、环磷酰胺、表柔比星、依托泊苷及紫杉醇在玻璃、不锈钢和PVC材质表面残留含量的检测方法.将2 cm×2 cm滤纸用100μL 80%乙腈-0.1%甲酸溶液润湿后对10 cm×10 cm物表进行擦拭取样,擦拭样品用1 mL 20%乙腈含0.1%甲酸溶液重复提取2次,合并提取液离心后取上清液,以
期刊
目的 建立快速准确的测定槟榔中4种细胞毒性生物碱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Agilent ZORBAX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0.05 mol/L磷酸氢二铵溶液(pH6.8~7.0)(63:37,v:v);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15 nm;柱温:30℃;进样量:10μl。结果 槟榔碱、去甲槟榔碱、槟榔次碱、去甲槟榔次碱
期刊
<正>如何推动宗教学理论的发展,这是中国宗教学界的共同使命。对此,金泽教授在《宗教学理论新探》(商务印书馆,2022年9月出版,以下简称《新探》)中,展现出了极大的理论担当,给出了极具创新力的回答,为学界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特别的启发。《新探》一书共分八章,或可分为四部分。第一章为第一部分,诠释了信仰作为宗教学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第二部分是第二章和第三章,主要从宗教与哲学的互动关系阐释宗教学理论的坚
期刊
整本书阅读如今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中的一大亮点,全国各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基础教育界一线教师,对此也越来越重视。自2022年《普通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出版以来,小学整本书阅读任务群再次走进大众的视野。目前,整本书阅读在教学实践中却面临着阅读时间碎片化、教学目标同质化、教学过程浅层化等挑战。深度学习蕴含的教育理念,既与当下的新课程改革的诉求不谋而合,又能为整本书阅读教学提供理论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