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丁烯二酮及咪唑酮类选择性CXCR2拮抗剂的设计、合成和生物学评价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jh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恶性肿瘤是世界范围内非常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其发生发展过程中导致的肿瘤转移是加速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CXC趋化因子受体家族中,G-蛋白偶联受体CXCR1与CXCR2蛋白处于细胞内外信号转导通路中的关键位置,CXCR1与CXCR2具有77%的同源性,在肿瘤微环境中被自分泌或旁分泌趋化因子激活后,对肿瘤细胞的增殖、凋亡和血管增生等具有重要影响。近年来研究表明,CXCR2与肿瘤转移关系更加密切,并且在肿瘤免疫疗法中介导免疫逃逸,而开发选择性靶向CXCR2拮抗剂已成为抗肿瘤转移药物研发热点,同时其与免疫疗法联用也有望成为一种有效的癌症治疗策略。  根据文献调研,本文以环丁烯二酮衍生物CXCR1/2拮抗剂SCH527123为先导,在分析其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在其基本骨架中引入桥环片段,构建了一系列新型含桥环环丁烯二酮类衍生物。经生物评价-结构优化,合成了31个环丁烯二酮衍生物,体外活性评价表明,大多数化合物具有中等到强的CXCR2拮抗活性,发现了3个活性和选择性各有优势的化合物。  代表性化合物1-25(CXCR2IC50=48nM,CXCR1/CXCR2选择性为60倍)在不同浓度条件下对高转移肺癌细胞株H1299、胰腺癌细胞株BXPC3和CFPAC1均分别表现出47%、14%和20%的迁移抑制活性。化合物1-25在模拟肠液、模拟胃液、大鼠血浆和人血浆中稳定性良好,但肝微粒(大鼠、小鼠和人)中不稳定性呈现了种属差异。化合物1-25在大鼠中表现了较好的药代动力学性质,10mg/kg给药后,其Cmax、AUC0-t和t1/2分别为2863ng/mL、8820h·ng/mL和2.58h。除此之外,本文通过同源模建的形式,预测了化合物1-25的两种构型与CXCR2蛋白的结合模式,发现关键氨基酸残基Tyr314、Ser81、Ala249和Val252等均参与了分子-蛋白相互作用,且化合物1-25的S构型较R构型与蛋白结合更强,对CXCR2蛋白拮抗活性可能会更好,为化合物1-25的进一步开发奠定了基础。  与此同时,为了开发结构新颖、成药性优异的选择性CXCR2拮抗剂,本文基于“从头设计”理念,采用Discovery Studio2.5软件构建了基于结构的药效团模型,通过对分子库筛选,结构优化发现了新型咪唑酮类选择性CXCR2拮抗剂。共设计合成了37个化合物。  第一阶段,构建了基于配体的药效团模型Hypo1,并通过诱饵集验证。基于CXCR2拮抗剂构效关系,设计了包含11种骨架类型的多样性化合物虚拟库,采用Hypo1进行筛选。根据筛选结果,设计并合成了三氮唑酮及三氮唑类共12个化合物进行体外CXCR2拮抗活性评价。代表性化合物2-12对CXCR2具有一定的拮抗活性(CXCR2IC50=15μM),在50μg/mL浓度下对肺癌细胞株H1299的迁移抑制率为72%。  第二阶段,基于化合物2-12与药效团的叠合模型,在分子的三氮唑片段中引入酮羰基,构建了新型咪唑酮骨架,共设计合成25个化合物。首先发现化合物2-13具有较强的CXCR2拮抗活性及选择性(CXCR2IC50=6nM,CXCR1/CXCR2选择性为778倍),但该分子由于咪唑酮5位手性碳上活泼氢的存在,易消旋化,且在模拟肠液中稳定性差。针对分子的这一特点,开展了系统的结构优化,发现咪唑酮3位芳胺中的砜基引入长链取代基有利于提高化合物CXCR2选择性,部分咪唑酮5位为脂肪基团的化合物不仅显示出较高的CXCR2的拮抗活性及亚型选择性,且在模拟肠液及胃液中稳定,不易消旋,R构型化合物较S构型化合物CXCR2拮抗活性更优。  代表性化合物2-34(CXCR2IC50=10nM,CXCR1/CXCR2选择性为910倍)在10μM浓度下对胰腺癌细胞株CFPAC1迁移抑制率为41%。同时,化合物2-34在模拟肠液和模拟胃液中稳定性良好,但在血浆(大鼠和人)和肝微粒体(大鼠、小鼠和人)中的不稳定性呈现种属差异。体外心脏毒性评价表明,化合物2-34对hERG离子通道无明显抑制作用。在体内生物利用度评价中,化合物2-34在大鼠中表现了较好的药代动力学性质,10mg/kg给药后,其Cmax、AUC0-t和t1/2分别为4499ng/mL、20742h·ng/mL和3.02h,生物利用度为90%。此外,通过分子模拟对接,预测了化合物2-34与CXCR2蛋白的结合模式,关键氨基酸残基Arg248、Tyr314和Ala249等均参与了分子-蛋白相互作用,该结合模式符合构效关系,可为分子的后续优化和评价提供指导。总之,基于药效团模型筛选优化得到的化合物2-34是一类结构新颖、高效、低毒、可口服的咪唑酮类选择性CXCR2拮抗剂,具有进一步开发的价值和成药前景。
其他文献
1981年,Bill Stallcup小组在研究神经细胞表面抗原时,鉴定出一种介于纯粹的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特性中间的细胞系,具有神经元和神经胶质交叉活性(NG1和NG2),NG代表(neuron/glial
目的:芳香烃受体核转位因子(The aryl hydrocarbon receptor nuclear translocator,ARNT)也叫作缺氧诱导因子-1β(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β,HIF-1β),是芳香烃受体(The aryl hydr
研究背景钩吻(Gelsemium elegans Benth,GEB)为马钱科植物胡蔓藤的全草,盛产于我国闽、浙、桂等地,本地区资源丰富。临床和基础研究表明,钩吻总生物碱具有抗肿瘤作用,但其治疗量与中毒量较接近。有关钩吻生物碱单体的抗肿瘤作用研究及其抗肿瘤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本研究首先在经典的体外培养肿瘤细胞模型和动物移植瘤模型上,进一步明确钩吻生物碱单体是否具有抗肿瘤作用,以筛选获取强效低毒
目的:本文主要观察具有益气活血,明智开窍功效的活血益智片治疗脑血管性痴呆的药理学作用,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方法:以小鼠为研究对象进行活血益智片急性毒性实验。采用东莨菪碱所致小鼠记忆获得障碍模型和跳台反应测试方法,观察活血益智片对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反复缺血再灌注、同时腹腔注射硝普钠方法制备小鼠和大鼠拟“血管性痴呆”(VD)模型,使用Morris水迷宫进行大鼠学习记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多样化和变异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拥有丰富生物多样性的健康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的基础.2019年联合国的一份报告
期刊
目的:建立大鼠氟中毒模型;研究龙眼参多糖(LYSP)对氟中毒大鼠肝、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成5组:正常对照组(NC组)、模型对照组(NaF组)、龙眼参多糖低剂量组(LYSPL组)、龙眼参多糖中剂量组(LYSPM组)和龙眼参多糖高剂量组(LYSPH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4组大鼠给予饮用高氟水([F-]=150mg·L-1)12周复制慢性氟中毒模型。自给予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语文学科的性质也不断地被注入新的内容,这也标志着语文教学内涵与时俱进。课程标准第一次将“人文性”纳入语文性质的范畴,顺应时代发
速度滑冰运动是北方地区特有的冬季运动项目之一,也是北方地区高校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通过对高校速滑课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工作总结,提出提高速滑课教学质量的可行性方法
艺术的作用在当今社会日益明显,今天的高职类院校应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调整教学目标,以适应社会的需求。高职院校艺术类基础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非常紧迫,整合教学改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