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籽油及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研究

来源 :武汉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vvv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韭菜籽作为一种极具药用价值的天然产物,其营养价值及多方面的药理作用随着研究的深入不断得到证实。本文对韭菜籽油及韭菜籽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并对提取出的韭菜籽油产品进行了理化性质及脂肪酸组成分析,具体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 通过单因素设计实验,探讨了溶剂种类、原料预处理方式、萃取时间、剂料比对索氏法萃取韭菜籽油出油率的影响,初步确定出适宜工艺条件:萃取溶剂为正己烷,原料预处理方式为烘炒后粉碎,萃取时间为6h,剂料比为4.5/1,此条件下出油率接近14%:探讨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对超临界CO2法萃取韭菜籽油出油率的影响,初步确定萃取压力23MPa,萃取温度35℃,萃取时间2~3h为其适宜工艺参数;该法得到的出油率达18%以上,明显高于索氏法。此外,与索氏法相比,超临界CO2法萃取时间更短,产品质量更高。 气相色谱法分析韭菜籽油产品中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韭菜籽油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天然植物油脂。其含有8种脂肪酸,其中含量最多的3种脂肪酸分别为油酸、硬脂酸、软脂酸,总含量达91%以上,且其总不饱和酸的含量达60~70%。 采用碱性乙醇法对韭菜籽中黄酮类化合物进行了提取研究,通过正交设计实验,考察了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pH值及剂料比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初步确定出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60%,提取温度45℃,提取时间2h,溶液pH值10,剂料比30/1;该条件下测得的黄酮含量为3.60mg/g韭菜籽。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提取率与各工艺参数之间的数学模型,该模型对优化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工艺条件具有参考价值。 为综合利用韭菜籽资源,进行了先从韭菜籽中提取黄酮,再提取韭菜籽油的连续提取工艺的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该工艺技术上可行。 本研究对韭菜籽油的营养及药用价值进行了进一步证实,可对工业生产韭菜籽油提供必要的数据参考,同时为充分开发利用韭菜籽资源奠定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省级水利示范县作为广东财政竞争性分配向民生水利领域拓展,为确保水利资金发挥最大效用。德庆县作为广东省首批省级水利示范县之一,由于工程项目多,投资大,数量大、但时间短
加氢反应器是石化行业中的大型关键设备,长期在高温、高压及临氢环境下运行,易导致氢腐蚀、氢脆、高温高压硫化氢腐蚀、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Cr-Mo钢的回火脆性破坏、堆焊层的
摘要 小学阶段的语文课文,文质兼美,语言优美,便于学习。教师要重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注重朗读训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落实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目标。在课堂教学的实际操作中,提升阅读教学效果,使得学生读得有味,也能学有所用。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朗读训练 提升素养  指导学生正确理解语言文字,运用语言文字,培养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最主要的目的之一,而“读”包括阅读的内化理解能力和用声音
摘要 阅读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心智活动,而“阅读期待”则是一种潜能,是语文教学中有待于开发的崭新天地。阅读期待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要求语文教师关注学生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教学效益,让阅读课堂更具个性。  关键词 提升 品味 生成 阅读期待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相比于精读课文,学生对预习课文更有兴趣;相对于上语文课学习,学生对课外阅读更有兴趣。“阅读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锂离子电池凭借其高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高电压、低自放电、宽工作温度范围及长循环寿命等优点在便携式电子设备得到广泛应用。对于其作为动力电池在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和纯电动汽车(EV)中的大规模应用还面临一些挑战,如进一步提高电池的安全性和电化学性能。Ti Nb2O7理论比容量为387.6 m Ah g-1,且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其较高的锂离子嵌入电位(约为1.64Vvs Li+/Li)可避免锂
地球形态不断变化,美国耶鲁大学地质学家建构的最新计算机模型显示,5 000万年到2亿年之后,地球历经漫长漂移运动的各大陆块将会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以美亚大陆(Amasia)为核心的
摘要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应教给学生读书方法,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会读书,善读书,爱读书,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语言文字,陶冶情操,培养丰富的情感,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读出一片新天地。  关键词 个性化阅读 感悟能力 综合运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根据2011年5月~2013年11月莱州湾海域表层海水中石油类污染状况进行的现场调查,研究分析了莱州湾表层海水中石油类的平面分布和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11~2013年,莱州湾表
以2006年、2011年、2014年春季椒江口水质监测资料为基础,运用富营养指数法、有机污染综合指数法和潜在性富营养化评价法,对近10 a来椒江口海域营养盐的时空分布变化特征和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