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尼尔·笛福《摩尔·弗兰德斯》中的服饰书写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hxfxfx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丹尼尔·笛福是十八世纪英国文学的先锋,也是极具争议的小说家。在其丰富的一生中,他曾是作家、记者、商人,也曾积极参与政治,丰富的人生经历让笛福对英国社会有着充分的洞察。在18世纪,英国大众服饰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服饰消费不仅刺激了英国纺织业生产方式的变革,预示着近代工业社会的到来,而且还弱化了社会阶层等级和身份的界限,促进了思想观念的改变。摩尔·弗兰德斯是笛福小说中第一个在在小说中占中心地位的女性,小说描绘了摩尔作为一个普通妇女,试图与命运抗争、立志成为贵妇的坎坷人生。服饰始终存在于小说情节发展关键节点上,在摩尔的一生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本文将运用物质文化研究中的相关理论分析《摩尔·弗兰德斯》中的服饰,通过对小说中服饰书写的关注,再现了在以金钱和男性秩序为主导社会中,女性的生存困境和自我意识的缺失,在对金钱和地位的追逐中,女性逐渐沦为物化的商品,即使是摩尔这样有自我意识的女性也在追寻其“贵妇梦”的同时也沦为了物的操纵对象,表现了物质对主人公命运的影响。论文由引言,主体和总结三部分组成。首先在引言中梳理了小说《摩尔·弗兰德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发现国内外学者对《摩尔·弗兰德斯》中的物质关注不够,于是提出从物质文化批评理论的角度研究小说中的服饰书写,本文运用物质文化中“物质无意识”、“物的社会生命”和“物化”的理论分析小说中的服饰书写。第一章从服饰相关的“物质无意识”书写入手,尤其是“物质无意识”书写在文本表层的特定呈现机制,深入挖掘在文本中留下印记的物品如何想象和建构了英国18世纪资本主义转型社会下的社会文化,探究摩尔作为一个反传统道德的女性形象在当时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人物命运。第二章借助“物的社会生命”概念考察小说中服饰文本中的在社会空间中的“运动轨迹”,通过服饰的掩饰摩尔转换身份和性别角色,穿梭于不同社会阶层之间,从中可以看出摩尔女性意识的觉醒,通过服饰和身份的转变,不断朝着她的“贵妇”梦想而行动,但同时这种对服饰和身份外在象征的看重又束缚着女性。第三章引入物质文化批评中的“物质性”概念研究小说主人公摩尔和服饰的物人关系,透视物质是如何操纵和影响人物心理和命运的,分析在父权话语下女性的悲剧命运。
其他文献
詹姆斯·乔伊斯历来被认为是一位为西方文学史的发展做出了卓越性贡献的作家。乔伊斯虽然并未留在祖国,但是他的心始终牵挂着爱尔兰与都柏林,都柏林的地理在小说中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其中运用到的叙事手法历来受到批评家们的关注与研究。斯蒂芬在这座城市成长,城市的地理展现手法的变换,地理位置的转换都表现了主人公斯蒂芬看世界的改变。本文主要通过加布里埃尔·佐伦的空间理论以及热奈特与查特曼的叙事学理论,来探讨斯蒂芬的
学位
197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Isaac Bashevis Singer,1904-1991),是一位杰出的美国犹太裔作家。《冤家,一个爱情故事》是辛格第一部以美国作为创作背景的长篇小说,主要描写了赫尔曼和他的三个妻子之间纠缠不清的情感关系。目前对《冤家,一个爱情故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性关系、创伤记忆、犹太传统与美国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对希特勒大屠杀的沉思等方面,对主人公的人
学位
霍桑名作《红字》自1850年问世以来就受到了学界广泛关注,象征主义、基督教伦理、心理分析、原型批评、后结构主义精神分析、接受美学、叙事理论、比较研究等批评视角构建了主流的研究常规。具体到女性主义维度,学界主要关注19世纪女权主义浪潮、霍桑独特的家族史、以海斯特为代表的社会第二性等议题,鲜有涉及《红字》性别二元对立观的系统研究,由此凸显了本研究的价值缘起。西方学界的性别二元探究源远流长,美国女性主义
学位
安娜·伯恩斯是目前备受瞩目的北爱尔兰女作家。2018年她凭借新作《送奶工》斩获当年的布克奖。伯恩斯于1962年出生于北爱尔兰贝尔法斯特一个普通工薪阶级的天主教家庭。生于长于北爱尔兰的伯恩斯深受当地复杂社会环境和连绵不断战火的侵扰,持续了三十年的北爱问题更是在伯恩斯的生命中占据了较大比重,给她带来了许多痛苦的回忆,但同时也成为了她创作的重要灵感源泉。伯恩斯先后创作的几部作品都是以这一问题时期为背景,
学位
在莎士比亚戏剧中,最著名、最受人关注之一的当属《哈姆雷特》。王室的政治斗争和社会伦理道德的主题紧密联系在一起。由哈姆雷特复仇行动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内探讨的中心话题。尽管批评家们对哈姆雷特的母亲格特鲁德进行了考察,但大多基于女性主义批评视角,对格特鲁德悲剧的宿命与其陷入的伦理困境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却少有关注。本文借助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以斯芬克斯因子、伦理选择、伦理困境为基础,以伊丽莎白时
学位
《达洛维夫人》和《到灯塔去》是弗吉尼亚·伍尔夫的意识流代表作。《达洛维夫人》讲述了女主人公达洛维准备晚宴的一天。《到灯塔去》以“到灯塔去”为线索贯穿全文。《达洛维夫人》描述了主人公克拉丽莎为举办宴会而作准备的一天。《到灯塔去》以“到灯塔去”为贯穿全书的中心线索,写了拉姆齐一家人和几位客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一段生活经历。这两部小说呈现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争加速了西方社会进入了城市化、工业化
学位
作为维多利亚时代的名篇和哈代“性格与环境”的代表性作品,《德伯家的苔丝》既承袭了英国现实主义文学传统,又开启了现代性潮流,由此凸显了世纪之交随处可见的矛盾性。国内外学者主要从女性悲剧、文学地理、语言艺术及圣经原型等批评视角进行了多维探究,但对小说中暗含的视觉隐喻鲜有系统论及,由此构成了本研究的选题缘起。“凝视”是20世纪后半叶西方文论及文化批评中的一个关键性概念,萨特的存在之思、拉康的欲望镜像和福
学位
作为一个具有新英格兰和英帝国双重经验的独特个体,诗人艾略特的一生可谓经历万千。因此,在其诗歌中,艾略特一生横跨两个大陆的个人经历与景观见闻占据了重要地位。可以说,地理景观的展现与描绘贯穿了其诗歌创作的三个阶段,艾略特本人也可以被认为是“景观诗人”。然而,地理景观的展现与描绘并非诗人创作的目的,而是一种手段,一种承载诗人哲学思想变化与追问人生终极的载体。事实上,艾略特一生都在思考人生终极问题,即“内
学位
莎士比亚的历史剧继承了古希腊史家赫卡泰和希罗多德开创的男性英雄史观和文艺复兴时期不列颠盛行的男权传统,同时受当朝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力倡的女性权力的规约,由此造成其性政治戏剧程式的悖论性表征——剧中的女性角色常常身处集权统治最核心的宫廷之中,言行举止皆受制于权力话语最直接的规训,使得她们不得不以温顺恭敬作为身份的伪装,但同时借机进行权力话语的性别操演,其纷繁复杂的权力运作方式及其深刻寓意亟待探究。为了
学位
文章以山东省济南西南裸露—覆盖型岩溶山区为研究对象,根据钻探资料,将区内岩溶发育形态分为小型溶洞与溶孔,并利用瞬变电磁法、电磁波CT成像两种物探方法,探讨岩溶分布、形态特征与地球物理场的关系。对比瞬变电磁剖面与钻探揭露的岩溶发育段,确定出120Ω·m作为解译岩溶发育区的分界值,以此圈定岩溶分布区域,之后实施钻孔进行验证,符合性较好;在验证孔及附近钻孔进行电磁波CT成像探测,进一步验证并刻画两孔间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