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味结合蛋白参与性信息素引诱斜纹夜蛾幼虫取食的功能分析

来源 :淮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benandch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为鳞翅目夜蛾科,是世界性重要暴食性农业害虫,可取食上百种寄主植物,给许多国家的蔬菜、烟草、玉米、豆类和棉花等多种重要经济作物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斜纹夜蛾幼虫期是其取食作物的主要阶段,也是危害作物的主要阶段。人们长期使用各种化学药剂来防治斜纹夜蛾,但由于杀虫药剂频繁使用,导致害虫产生的一定的耐药性,同时也因剂量的加大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昆虫性信息素具有监测种群、干扰交配与诱捕雄性成虫等作用,利用昆虫性信息素进行绿色防控,不仅具有使用量低、生物活性高、专一性强、不伤害天敌、不产生抗药性等优势,而且可以结合天敌昆虫、细菌、真菌或其代谢物等其他生物农药进行害虫综合防治。性信息素虽在一些国家或地区成功应用于害虫的预测和防治,但都应用于预测和控制成虫种群数量,而对直接发挥危害作用的幼虫相关防治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通过性信息素引诱斜纹夜蛾幼虫的取食行为入手,综合体内和体外方法分析气味结合蛋白在斜纹夜蛾幼虫响应这一引诱过程中的具体功能特征,研究结果可为深入解析昆虫性信息素介导的幼虫通讯行为机制,及为开发针对幼虫的行为扰乱剂提供重要科学依据。研究成果如下:(1)斜纹夜蛾幼虫取食的引诱行为测定结果表明:当性信息素含量为3 ng时,仅Mix2组分对幼虫取食行为有显著吸引力;当性信息素含量为10 ng时,Z9,E12-14:Ac,Z9-14:Ac和Mix2这三种组分对幼虫的取食行为有显著影响,能够吸引幼虫取食;当性信息素含量为30 ng时,6种组分性信息素对幼虫的取食行为均无显著影响;此外,在不添加食物的引诱行为测定时,Z9,E12-14:Ac,Z9-14:Ac组分对幼虫吸引力消失。说明Z9,E12-14:Ac和Z9-14:Ac这两个单一性信息素组分对斜纹夜蛾幼虫取食有显著影响,且这两种性信息素只在食物环境中起作用。同时也说明对成虫而言是性诱剂的物质,对幼虫却是一种觅食指示物。(2)基于斜纹夜蛾转录组和基因组数据,我们在斜纹夜蛾中共鉴定到了158个嗅觉基因,包括45个气味结合蛋白(Odorant-binding proteins,OBPs),23个化学感觉蛋白(Chemosensory proteins,CSPs),60个气味受体(Odorant receptors,ORs)和30个味觉受体(Gustatory receptors,GRs),其中包括15个新基因(9个OBPs,3个ORs,3个GRs);FPKM结果显示在幼虫头部(LH)发现了39个OBPs,22个CSPs,22个ORs和13个GRs;系统发育分析显示,45个Slit OBPs广泛分布于蛾类OBPs进化树各分支,Slit PBP1-3、Slit GOBP1-2能够聚类形一个PBP/GOBP亚家族,这些结果表明Slit OBPs应具有与其他蛾类OBPs相似的功能。(3)为进一步明确斜纹夜蛾幼虫触角中是哪些OBPs对Z9,E12-14:Ac和Z9-14:Ac能起识别反应,本研究对4龄饥饿24小时后的幼虫进行性信息素暴露引诱分析,结果显示Z9,E12-14:Ac引诱后,有6个OBPs上调:GOBP2、OBP7、OBP15、OBP18、OBP22、OBP30;Z9-14:Ac引诱后,仅GOBP2上调;随后,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对这些基因进行了蛋白表达和纯化,并借助体外荧光竞争结合实验对纯化蛋白与性信息素的结合力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仅GOBP2和OBP7可与6种性信息素组分结合,表明GOBP2和OBP7很有可能参与幼虫识别Z9,E12-14:Ac和Z9-14:Ac的过程,并进而调控幼虫的取食行为。(4)根据体外荧光竞争结合实验结果,本研究采用活体RNAi方法沉默斜纹夜蛾幼虫触角中的GOBP2和OBP7,分析对幼虫取食行为的影响。定量PCR分析显示2个处理组目的OBP的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下降,si GOBP2组的GOBP2下降70.37%,si OBP7组的OBP7下降了63.27%。取食行为实验表明注射si RNA处理组的幼虫未表现出受性信息素引诱取食的行为特征,表明GOBP2和OBP7应当参与幼虫识别Z9,E12-14:Ac和Z9-14:Ac的过程,并调控幼虫受性信息素引诱而产生的取食行为。
其他文献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地不断推进,城市中新建住宅和新增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为了有效缓解上述现象造成的市区土地资源紧张、地面交通拥堵等问题,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大力发展地下空间、布局地下轨道交通领域的建设。发展地下工程不但可以增加土地承载力、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而且可以缩短市内通勤时间、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不论是地下建筑物还是地下交通的建设,都离不开基坑的开挖,深基坑的稳定与否对地下结构本身及周
学位
随着国家大力倡导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基于参数化设计的混凝土预制件(Precast Concrete)异型表面纹理日益流行。其极具美感的外观和诸多性能方面的优势,使异型表面纹理驱动生成的新式建筑越来越受到青睐。然而其生产制造中却存在生产技术和需求不对等、生产质量难以把控等局限性。本文根据混凝土预制件表面纹理加工工艺需求和现有生产线的实际特征,进行了自动化表面纹理加工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展的主要工作如下:
学位
蜕皮是枝角类个体生长和发育的重要生理过程之一,其生长与蜕壳交替而行。枝角类的蜕皮主要受保幼激素和蜕皮激素共同调控。CYP302Al基因是枝角类蜕皮激素合成的关键基因之一,但其具体功能尚不明确。目前,有关枝角类蜕皮激素合成通路的基因已有少量报道,但蜕皮激素合成通路和蜕皮信号转导通路的分子机制研究还不深入。随着蚤状溞、大型溞基因组序列的相继报道,溞属种类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已成为热点。本研究以中华拟同形溞
学位
铁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重要的微量元素。铁在土壤中以二价铁离子Fe(II)和三价铁离子Fe(Ⅲ)的形式存在,但是大多为难溶性Fe(Ⅲ),Fe(Ⅲ)需要在根际被还原为Fe(II)才能被吸收。在石灰性土壤中,植物对铁的吸收效率很低,常出现缺铁现象。为了适应缺铁情况,植物进化出两种吸收机制,而花生作为非禾本科植物利用还原机制(机制I型)吸收铁。基于前期转录组分析,推断bHLH转录因子AhFIT(即AhbH
学位
随着城市建设规模化扩张,历史文化街区需要进一步承担协调周边整体环境、展现历史文化魅力、提升街区动感活力、满足人们文化需求等任务,但现阶段部分历史文化街区出现公共空间数量不足且老旧,街道风貌被破坏,无法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等问题。那么如何更新历史文化街区,使之可持续发展变得尤为重要。本文以西安北院门历史文化街区西羊市、北广济街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国内外历史文化街区街道更新设计的相关理论和案例,明确历
学位
溞属枝角类是水体生态系统的重要类群,在食物链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既能够滤食浮游藻类又是鱼类的重要饵料。通常,较高的鱼类捕食压力能够引发溞属种类的“诱导防御”,导致其形态、行为或生活史特征的改变。在甲壳动物中,部分与形态有关的基因已经被筛选出,但有关溞属种类防御形态形成(尤其是头盔和壳刺)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以巢湖盔形溞为对象,以鱼类信息素为诱导手段,利用转录组测序、RNA干扰等技术,获取鱼类
学位
以大气CO2浓度升高和气温升高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已经对全球粮食产量和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威胁到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土壤微生物是土壤氮素转化的主要驱动者,决定着土壤中无机氮素浓度与N2O的排放,因此它们对提高土壤质量和减缓气候变化趋势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关于全球气候变化因子对我国农田土壤N2O排放影响及其微生物调控机制尚不确定。本研究依托田间开放式模拟气候变化试验平台,对小麦季土壤N2O排放进行
学位
随着当下对城市绿地景观审美的提高,对花木种植设计的表达也越来越重视。简单的、趋同的花木景观营造形式已经不能满足观赏者的视觉欣赏要求和人文关怀需求,而富含地域性、生态性、文化性的花木种植设计在城市绿地景观营造中越来越备受关注。但通过对目前城市绿地景观营造的调研与了解,我们能够看到城市绿地中大部分花木种植设计流于程式,花木种植文化在绿地景观中的应用程度式微,不能很好地突出我国传统花木种植文化的园林特色
学位
期刊
克虏伯样因子(Krüppel-like factors,KLFs)是一种高度保守的锌指蛋白家族,参与哺乳动物的早期胚胎发生、器官发生、疾病发生等多种生理过程。锌指蛋白267(zinc finger protein 267,ZNF267)是该家族成员之一,主要调控细胞增殖、分化、应激等过程,并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如阿尔兹海默症、白血病、胰腺癌、肝癌、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等。生物信息数据库GEPI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