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排他到治理:财产权新理论的兴起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yan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色娘子军案”被告方中央芭蕾舞团在微博上对法院的一纸檄文,被主流媒体抨击法治意识淡薄。但事实上,用法治意识这样宏大而抽象的概念来批评“中芭”,恰恰掩盖了问题的真正所在。“中芭”之所以不断上诉,并最终采取一种“非法治”的方式讨要说法,在于“中芭”和法院对财产权的理解方式出现了偏差。“中芭”以“在地者”的视角将财产理解为“治理型财产权”,而法院与原告以完全的权利义务为标准,将财产权理解为标准化的“排他型财产权”,由于双方对财产权的理解分属于不同的话语体系,他们恰好错过了对方的问题。那么主流的财产权理论能否解释当下中国的财产实践?适用于当下中国的财产权理论是怎样的?这是转型期中国法治问题的一个问题束,同样也是“追仿型法治进路”向“自主型法治进路”转变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从既有研究来看,学者们对财产权的认识从最初“正名财产权”到“定义财产权”,以及到现在逐步转向从解决现实问题的角度理解财产权并修正既有的财产权理论。但从现实来看,不论是“‘中芭’案”,还是正在发生的关于土地问题的争论、关于信息财产权利的争论,都从侧面显示出既有的财产权理论对现实问题的解释力仍然不足。而学者史密斯提出的“排他型财产权到治理型财产权”的分析框架可以帮助我们从纵向的历史维度以及横向的空间维度理解财产权这一概念、发现困境背后理论逻辑,并为解决这一困境提供不同的视角。文章着眼点是“财产权理论”,但是也得益于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对国家治理的研究成果,得益于法学界对法治与治理的研究成果。这些既有成果帮助我透过纷繁的法律现象来把握财产权发展的脉络与轨迹。文章主张语境化地理解不同的理论话语,分析催生不同理论的社会、政治、经济等因素;且始终贯彻的立场是:尽量避免先入为主的站定某一理论,尽量深入不同的参照系理解不同的财产权理论;进而在合理理解不同立场的前提下,力求抓住不同言说者的争议焦点,从而在理解前人的基础上,以现有的结果为对照,力图提出可能的超越性答案,以回答这一的核心问题:适合当下中国的财产权理论是什么?“中国问题”和“中国意识”始终是推进文章论证的内在动力。此外,国内学者对财产权理论的研究都可以归为“国内视角”的权利理论研究,但我们还应该注意一种“国际”或者“世界结构”视角的研究进路。
  以史密斯的“排他”和“治理”的分析框架为指导,首先以参与者视角对财产权两种理论进行梳理。排他理论首先由哲学界提出,他们以自然状态、自然法为工具论证了理想状态下的财产权样态;并且自然法学者的财产权理论带着建立新秩序的意识形态性,也即将排他基本等同于财产权。布莱克斯通对“普通法”的重新阐释,将理想的财产权理论融入到了法学中,使其演变为财产权理论;并且在法律形式主义的影响下,学者们将法律视作封闭、自主和客观的,对财产纠纷的处理坚持以既定的法律为准则,导致财产权的“话语”与“实践”逐渐脱节。这最终促使了治理理论的形成。治理理论首先由霍菲尔德开启,其提出的“权利束”理论,成功解构了排他理论坚持的财产权的“对物”特性。在此基础上,现实主义者以权利束理论为基础,重构了财产权的概念。而后,法经济学者以权利束理论为工具,将之运用到各种财产纠纷的解决中,从而使财产权从传统的“对物权”彻底转变为“对人权”。21世纪以来,治理理论开始重新思考传统排他财产权的排他特性,部分向传统回归,以解释实践中存在的财产权的排他特性。紧接着分析了财产权两种理论的关系。排他理论是治理理论的基础。治理理论作为财产权的新理论,其“新意”具体体现为概念和思维方式上的创新。排他理论是受现代主义哲学的影响而生成的,其思维方式是自上而下。而促成这一思维方式的因素在于:政治上的建构主义、思想上的现代主义以及法律上的形式主义。治理理论则是面向社会的,它受到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影响,采用一种自下而上的思维方式。这是由于排他理论不能恰当地解释现实生活中的财产实践。治理理论从社会入手,在地化地理解不同环境中的财产实践,不拘泥于抽象的财产规则,从而迎合了多元社会下财产权的多样性特征。随后从宏观的理论层面思考中国语境下两种财产权理论对财产实践的解释力。排他理论对中国既往的财产实践有着强大的解释力。建国初为对抗封建秩序而建构了排他理论;国民经济恢复后,在“赶超”情结和复杂的国际环境影响下,为实现现代化而解构了排他理论;改革开放以来为建立制度缓冲机制实现国家治理机制的转型而重构了排他理论。中国目前面临的是叠代发展的处境,近代、现代与后现代因素同时出现在中国这一场域内。排他理论不足以解释基层民众财产实践中的传统因素,不足以解决现代化过程中产生的贫富差距扩大以及“仇富”态度的问题,也不足以解释信息社会下不同国家间的财产实践。而面向社会的治理理论,对中国复杂的财产实践具有更好的解释力,不仅对外部问题,即中国在现有“世界结构”下实现民族复兴的任务,怎样处理与既得利益国家的财产实践有解释力;而且对内部问题,即应对叠代发展下的财产实践有解释力。再次是个案分析:从“三权分置议题”入手,在个案中分析中国学者对财产权问题的争议以及排他与治理理论对“三权分置议题”的解释力。中央支持“三权分置”是我们党注重“实践”,让“制度话语”迁就“实践”的结果。经济学界支持“三权分置”是在“物尽其用”逻辑下,对制度话语的不信任。中央和经济学将财产权视作“治理型财产权”。法学界则在形式理性逻辑下,反对“三权分置”直接应用于实践。法学界将财产权视作“排他型的财产权”。排他型财产权以“话语为核心”的特征,导致了它自身的悲剧。财产权理论可能的超越是在地化地理解“中国”的财产实践。最后是结语。结语部分指出,中国的法学正面临一场“研究范式”转换的变革,这是法学从“幼稚”走向“成熟”的重要拐点。这一转换的载体在中国表现为“社科法学与法教义学的论战”。但是既有的进程不论从深度和广度来看,都还不够,法理学者很少能够深入部门法内部与部门法学者建立有效对话。财产权理论的研究对进一步深入推进“范式转换”有推动作用。
其他文献
本文是对银行业交易及其在银行中的安全性进行研究和总结的总结。鉴于世界银行交易安全的发展,本论文解决了几内亚共和国中央银行的问题。考虑到银行交易的重要性和创新性,我在此论文上的选择促使我通过了解几内亚共和国的安全性,性能,简单性,灵活性,易行性,在几内亚共和国中央银行部署U盾。U盾是用于在线交易的完整工具.  这几年以来,现代技术已将世界缩小为一个具有共同利益的全球性共同中心,并且几乎全部是通过技术
学位
在我国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的大背景下,汇率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同时人民币双向波动幅度加大。与实际干预手段相比,口头汇率沟通具有高效,成本小的优点,被我国货币当局所青睐。基于此,本文探讨口头汇率沟通是通过何种机制传导的?口头汇率沟通行为是否能使人民币汇率朝着货币当局合意方向变化?哪些因素会影响到口头汇率沟通的效果?厘清这些问题,可以加深对口头汇率沟通这一辅助货币政策的了解和作用效果,进一步推进人民
学位
作为东盟自由贸易区成员国之一,老挝的经济发展质量以及生产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在对外贸易上则表现为,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较低,出口规模偏小,大都是农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  本文以国际竞争力理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新贸易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和要素禀赋理论为基础,利用文献分析、描述性分析以及实证分析法,对老挝农产品的贸易情况进行了展示,测算出其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并站在国际市场、产业内部和外部影响因素这
学位
近年来全球服务贸易蓬勃发展,其中,现代服务贸易部门以其高附加值、高知识技术密集度的特点,已成为各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关键所在。如何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经济环境不稳定性增加的当下推动我国现代服务贸易部门发展,就成为我国服务贸易总体发展的重要课题。而要有针对性的发展我国现代服务贸易部门并带动提高我国服务贸易的整体发展层次,首先,需要对我国现代服务贸易部门的相对竞争优势以及国际市场定位有明确的认识。  
学位
个人信息泄露已成全球公害,令人防不胜防,并严重危及个人安全,制约信息技术进步与社会、国家安全发展。对此,民事、刑事的事后救济无法实现个人信息安全保障,而行政法的源头治理功能更具有根本性与彻底性。由于个人信息泄露治理的复杂性,当前控制者被动“自治”的行政法规制模式难以适应个人信息泄露治理的需要。充分建立激励控制者积极自我规制机制,发挥监管机构的国家保障作用,构建行政法规制得以落实的合作治理模式,是实
互联网环境下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产权诉讼日益增多,其中著作权案件十分突出,多表现为互联网著作权侵权诉讼。诉讼的核心是证据,互联网著作权侵权诉讼中的电子证据不同于传统证据,具有无形性、专业性、客观稳定性、易复制且易损改以及呈现方式多样性的特点,其特殊性对电子证据存取和认定规则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本文以4790个“华盖案”系列裁判文书作为互联网著作权侵权诉讼的有效分析样本,通过对案件整体状况和电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一崭新课题,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基于新的历史方位提出的人才培养目标,也是中国共产党坚持的一贯传统。纵观我们党在不同时期培养新人的目标可以看出,“新”是“时代新人”的重要特征,赋予了时代新人新的内涵:一是环境之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面临的国内外发展环境更复杂;二是内涵之新,即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三是任务之新,时代新人承担着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
学位
“创新创业”已成为当前经济社会的主旋律,大学生是接受高等教育的高素质、高能力群体,在创新创业浪潮中的作用不容小视。引导、助推大学生创新创业,积极高效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更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德育工作历来都是高校育人的重要环节,德育是一切教育活动开展的先导和基础。因此,正视创新创业教育与德育教育的关系,探究二者的深度融合尤为必要。  立足德育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审视,
学位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同志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丰富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总书记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坚持乡村全面振兴,推动乡村全面发展进步。良好的生态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通过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引导农村人民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发展新格局。在此背景下,各地都开始积极开展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墩子河小流域作为夷陵
学位
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频繁发生,逐步向低龄化、群体化、暴力化方面发展,严重危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发展,也给学校、家庭、社会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和热议。解决校园欺凌问题,需要家长、学校、社会等多方共同努力,需要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为青少年提供特殊保护,但是目前我国校园欺凌法律规制却面临着诸多困境。现有法律法规较笼统,可操作性不强,法律文件位阶较低,无法对校园欺凌起到有效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