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重大资产重组买方停牌的资本市场效应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chile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8年中国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事件实施停牌规定以来,不少上市公司在信息不对称下企图凭借重大资产重组事项随意停牌,获取复牌后的超额收益,严重扰乱了资本市场的秩序,损害了外部投资者的利益。本文研究的贡献性在于,从上市公司、监管层、投资者三者的利益角度出发,探索真假重大资产重组的划分方法,并研究两者在重组绩效以及资本市场的股价效应方面是否有显著区别,从而为之后资产重组的发展方向、监管趋势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为审核虚假重大资产重组提供一种可能性选择方法。
  本文拟通过对真假重大资产重组的适当定义,以2008-2015年因重大资产重组而停牌且获得成功的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重组结束后公司资产、负债、股权结构等方面的表现,重组过程的重组方式、是否涉及关联方交易等,以及重组前公司治理方面的指标对公司重大资产重组行为的真假进行划分;其次,采用长短期事件研究法分别检验各行业真假重大资产重组事件的短期异常收益和长期异常收益,探究假重组上市公司在短期利益驱动下的重大资产重组停牌是否会影响其长期发展,同时,出于长期异常收益影响因素众多,其检验结果可能缺乏一定的有效性,我们再次运用财务指标体系对资产重组后的长期财务指标变化趋势进行比较分析,验证真假资产重组长期的资产重组效应异同;最后,出于对投资者利益、监管层监督管理的考量,我们从公司重组前的财务指标、公司治理因素等方面出发,研究是否可以在重组前对相应行业内的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的真假进行甄别。
  通过实证研究及相关稳健性检验发现,以上市公司披露重大资产重组公告且停牌当日到上市公司宣布重组结束并复牌当日作为事件日,上市公司公司股票在停复牌前后的短期超额收益率显著为正,重大资产重组事件对公司股票的表现有影响,且由于真假资产重组的长短期利益驱动因素不一致,假重组带来的短期股价效应显著高于真重组由此带来的效应。进一步探究短期异常收益的影响因素发现,短期异常收益不仅与上市公司实施的重大资产重组的真假显著相关,还与股票停牌的时间长短显著负相关;其次,对资产重组的长期异常收益和财务指标体系实证研究得出,真重组具有长期的股价效应,且长期财务指标显著改善,假重组在长期不具备明显的异常收益和财务绩效的改善。最后,公司属于国企性质还是非国企性质等指标,以及资产报酬率等财务方面的数据对预测公司实施重大资产重组的真假有很强的解释能力。结论表明,短期利益驱动下的假资产重组停牌行为是以损害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为代价,有关各方应予以重视。
其他文献
中小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在促进经济增长、提供就业岗位、提升市场效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中小企业的地位并未与其贡献相匹配,尤其是在融资领域,受到信贷配给、融资约束的情况较为严重。为改变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国家不断发展普惠金融。近几年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被认为是我国金融深化改革、推进普惠金融实现的催化剂,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融资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拓宽融资渠道,因此很多学者提出互联网
学位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机制进一步确立和巩固,与之配套的经济制度逐步完善,企业的市场经济主体地位得到强化。企业是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推动者,因而企业除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还应承担起对员工、消费者、当地社区、供应商和环境等利益相关方的社会责任。社会责任要求企业不能单单重视企业利润这一指标,而是应当将企业的社会责任整合到企业的经营决策中,力求企业与利益相关方的多赢局面。  通过阅读众多
众所周知,在股票市场上,形形色色的投资者们会根据自己所掌握的信息来判断某只股票或者某个公司的价值,从而影响自己的决策判断。能作为投资者决策判断的重要依据之一的信息就是上市公司对外披露的信息。  中国股市历史较短,在相关制度建设方面尚不完善,让一些上市公司有机可趁,如某些上市公司为了迎合市场的需求或为了实现自身非法利益,在信息披露中粉饰本公司的业绩,甚至出现披露虚假的财务信息、未披露信息、未经批准擅
学位
我国企业债券市场自1987年国务院颁布的《企业债券实施条例》至今,经历了30年的发展,截止2017年末,我国债券市场中有31673只处于存续期,存量规模总计69.2万亿,其中企业债券数量占比高达88.64%,规模总计33.16万亿。据统计我国债市存量占GDP的比重自2014年开始快速增长,截止2017年末比重跃升至92.29%。从发行规模来看2015年至2017年三年间我国债券市场发行规模激增,2
学位
本文以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为研究视角,讨论了2008年底至2010年底我国“四万亿”投资的经济刺激计划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的政策影响,基于2002年至2016年我国部分上市商业银行的年度非平衡面板数据,选取贷款投放规模的自然对数作为解释变量,以流动性风险监测指标的核心指标—流动性缺口率、核心负债比率和存贷比作为流动性风险的代理变量,首先对全部样本贷款规模与流动性风险的关系做了初步检验,随后
学位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现阶段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经济结构的不合理性等各种问题开始凸显。在国家经济增速放缓,面临严重的产能过剩,房地产库存大,地方政府债务居高不下等背景下,上市公司的生存发展也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市场环境,很多企业铤而走险,资本市场上的违规行为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同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女性社会地位的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女性进入职场,很多女性甚至成长为
学位
近年来安然财务造假事件、莱得艾德事件、绿大地事件等公司丑闻和腐败案件在国内外此起彼伏。这使理论界和实务界都意识到了研究公司治理的重要性。而公司披露信息不仅是公司治理的一个重要环节,而且是投资者了解公司经营状况进而判断公司投资价值的最直接信息来源渠道。因此如何提高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就显得极为重要,找到影响信息披露质量的因素、信息披露质量的衡量标准以及这些因素如何作用于信息披露质量,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所
学位
信用评级机构作为债券市场重要的金融中介机构之一,声誉资本是其提升市场竞争力的核心资本,评级机构的声誉将直接反映在投资者对于评级报告的认可度上,也会间接影响企业融资成本。针对评级机构声誉的研究,以往主要是将评级机构市场份额作为声誉变量,而在我国发行人付费的模式下,发行人处于强势的一方,加上评级市场激烈的竞争环境,市场份额更多反映的是竞争因素的影响。  在我国债券市场,2014年前一直存在着“刚性兑付
学位
与发达国家信用评级行业的悠久历史不同,我国的信用评级行业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依托着债券市场的发行、交易和流通而产生,在随后的30年间随着债券市场的发展不断壮大。长期以来,中国债券市场,尤其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与国企的债券一直是刚性兑付,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违约事件频出,“刚性兑付”逐渐被打破的同时伴随着严监管时期的到来。在防范金融风险的背景下,作为资本市场信息传递者和信息认证者的第三方机构是否有
学位
中小企业在我国数量庞大,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并且中小企业板是深圳证券交易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具有较好的成长性与高科技含量的中小型企业聚集板块,因此本文以中小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中小企业内部行业异质性对于知识产权保护的技术创新效应的影响,丰富关于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创新方面微观主体研究。  首先,本文从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与知识产权保护状况入手,阅读与之相关文献,基于知识产权保护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机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