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思政课学生民族认同感一体化培育研究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ming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族认同感是维护民族团结统一、促进国家和谐发展的思想基础,在民族发展进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培育学生政治认同核心素养的内容要素之一。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培育学生民族认同感方面同样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当前,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已经达成共识。在初高中思政课中一体化实施民族认同感培育,使两个学段的民族认同感培育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更能够凸显教育的完整性、系统性,发挥思政教育的最佳效果。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法,系统剖析当前初高中思政课学生民族认同感一体化培育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成因、探讨优化策略,以实现民族认同感在初高中思政课中的一体化培育。除绪论与结语外,正文共分为四部分,包括理论概述、现状调研、优化策略以及案例分析。第一部分,理论概述。本部分界定了“民族认同感”“思政课一体化”“民族认同感一体化培育”的概念,分析了初高中思政课一体化培育学生民族认同感的理论基础与现实依据,阐释了在初高中思政课中一体化培育学生民族认同感所具有的重大意义。第二部分,现状调研。通过问卷和访谈调查,了解到当前初高中思政课民族认同感一体化培育存在教学目标缺乏层次性、教学内容缺乏衔接性、教学方法缺乏针对性、评价方式缺乏整体性等问题,基于调查结果与实践探索,从教育背景、教师态度、保障机制等方面分析了其成因,为进一步提出优化策略提供研究思路。第三部分,优化策略。基于思政课民族认同感一体化培育的现状和成因分析,既确保初高中教学纵向衔接,又兼顾各方横向贯通,从整体设计、教师发展、保障机制三个方面对初高中思政课民族认同感一体化的培育提出优化策略,共促学生民族认同感的一体化发展。第四部分,案例分析。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认同感培育的基石。本部分以“中华文化”为主题进行教学设计,将理论与实际加以联系,增强研究的实践性。
其他文献
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移动智能终端设备的普及,文字、音乐、视频等作品的创作门槛大大降低,网络环境的信息量爆炸性增长。为优化内容生态、提高用户黏性,算法推荐技术实现了广泛商业应用。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是从“信源”到“信道”再到“信宿”的一个过程,而算法推荐的应用使得网络服务提供者这一中间者突破了“技术中立”的地位,使得网络著作权侵权行为更加“猖狂”,侵权后果也在算法推荐的加持下比以往更加严重。然而现有
学位
由于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非对称性仲裁条款的效力认定在司法实践中颇有争议。因此类条款具有的权利不对称性,有国家肯定其效力也有国家否定,甚至同一个国家的法院也会做出不同的判定。在认定非对称性仲裁条款的效力时,首要问题是厘清形式上的非对称性是否会造成实质上的不公平,形式对称性是否是实质公正性的必要条件。其次是判断当事人在签订非对称性仲裁条款时是否基于真实意思,分为两种情况讨论,其一是一般合同中真实合意的
学位
由于现今我国司法审判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自由裁量能力不足,整体素质参差不齐的现状,公司法及其司法解释对决议无效规则抽象性与概括性的规定造成了司法实务认定决议无效事由的困境,直接指向的本质是缺少较为明确的决议无效的判定标准。同时,现有的决议效力瑕疵划分依据忽视了表决权瑕疵等内容与程序之间的模糊地带,急需对决议无效规则重新梳理。公司决议作为公司团体意志作出最主要的方式,必须受到《公司法》的严格规制。《公司
学位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确立旨在提高刑事诉讼效率、推动司法制度现代改革并真正实现案件的繁简分流。然而,对于认罪认罚案件的程序适用,2018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规定应当根据案件性质分别适用了速裁程序、简易程序以及普通程序这三大程序审理。这一立法规定实际上是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视为一种配套制度,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内涵过度限缩,并具体地依附于三大诉讼程序。此立法模式进而导致在司法实践中出现了认罪认罚案件的配
学位
翻转课堂最早出现于美国,是一种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它以网络技术为基础,采用先学后教的方法,让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式接受转为主动式探索,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翻转课堂虽然已经引入我国十几年,但在实施过程中,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教师应该如何合理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的四步骤五环节对道德与法治课进行教学设计,以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有效性,这是本论文研究的重要问题,然而,要想
学位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著作权保护事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短视频更是成了著作权频繁被侵权的主要领域。短视频侵权行为既包括简单搬运或切条搬运等复制类行为,也包括介绍、评论、鬼畜、戏仿等行为。其中简单搬运、切条和二次创作行为导致的侵权目前在诉讼中出现最多,在未经著作权人许可或者被依法授权的情况下,明确该类行为该如何界定是否具有独创性,以及能否构成合理使用,有利于平衡两方主体的利益。此外,由于短视
学位
新冠疫情的暴发,对我国应急征用制度进行了一次意义重大的检测,关于如何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完善应急征用补偿等问题亟须解决。国内应急征用类的法律法规等不完善,应急征用补偿制度亦未被重视。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及大部分地方立法中对此进行立法规范,但因其模糊性和可操作性较弱,本文采用实证分析法和规范分析法应急征用补偿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的解决路径和方案。本文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
学位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2035年远景目标中提出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提高人才质量、建设人才强国。习近平总书记曾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信息化时代下网络信息源源不断且良莠不齐、传播呈现爆炸式增长。因此,身心发展处于关键时期的青少年迫切需要正确价值观的引导,面对社会各思潮、观念的大碰撞,青少年应能够辨别是非、正确认识及对待不同社会思潮,培育践行
学位
数据携带权伴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被视为个人保护的盾牌和数据治理的利器。作为一项被提出不多久的权利,它面临着诸多方面的质疑:自身权利属性、与其他权利的冲突等。本文聚焦数据携带权与企业数据权益的冲突,分析冲突的表现形式和原因,结合欧盟的实践经验,探寻立法司法的探索路径,借助权利冲突理论提出司法、立法和实践中化解冲突的方法以及应当秉持的原则。本文正文部分共三章。第一章是数据携带权与企业数据权益的理论概述。
学位
《行政处罚法》的最新修订确立了行政处罚决定公开的制度,并以“具有一定社会影响”的字眼对公开行政处罚划定了公开的限度。但这种限度的划定并无法一并回应行政处罚决定公开带来的知情权与隐私权的冲突问题、行政机关执法公示职责与公民个人信息保护之间的矛盾等问题。这些由于行政处罚决定公开制度而引发的执法困境,也正是本文需要分析和探讨的重点所在。通过对行政处罚决定公开制度所遭遇的困境进行梳理,以限度问题所衍生的公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