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套作大豆植株机收特性及化学催熟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taostdi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在“玉米-大豆”带状套作种植模式下,以耐荫、高产大豆品种南豆12为材料,研究其成熟期的植株机收特性,不同收获时间及化学催熟技术对植株机收特性和产量品质的影响,并进行了机械收获的大田验证,为带状套作大豆机械化收获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技术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带状套作模式下,大豆成熟期的植株特性适宜机械化收获,但不同收获时间对机收特性和产量有较大影响。适宜机械化收获的植株特性主要表现为:植株倒伏率为4.75%;植株株型72%为收敛型,28%为半张开型;株高分布集中,98%的株高在40cm以上,且77%的株高在40-60cm之间:底荚结荚位置98%在5cm以上,87%在10cmm以上:籽粒大小差异较小,单粒重基本集中在0.15~0.25g之间:豆荚易于脱水干燥但自然炸荚少。不同收获时间对植株机收特性和产量品质的影响表现为:成熟期籽粒、荚皮的含水量快速降低,但茎秆含水量降速缓慢,2011年R7后15d籽粒含水量下降至17.73%,茎秆、荚皮含水量下降至36.19%和21.31%;不同收获时间的籽粒油分含量和籽粒蛋白质含量变化不大;大豆机械化联合收获应当在R7后第15-18d收获,此时百粒重趋于稳定且籽粒含水量低于25%,植株叶片全部脱落、摇动有明显响声,过早收获不仅降低产量,还会增加收割机的作业负荷和收割损失。2.催熟剂能促进大豆早熟、植株叶片脱落和各器官脱水干枯,为机械化收获创造有利条件,但催熟剂种类、催熟时间都会不同程度的影响百粒重。乙烯利促进叶片脱落的效果最佳,成熟初期催熟后第9d叶片已全部脱落。立收谷催熟籽粒脱水最快,成熟初期催熟后籽粒含水量在R7后第9d降至适宜机械化收获的水平(19.59%<25%),比对照提前了9d,但对百粒重的负面影响最大,成熟初期和成熟初期后第7d催熟百粒重均极显著的低于对照23.66%和13.01%:乙烯利催熟籽粒脱水最慢,对籽粒百粒重的影响最小,成熟初期和成熟初期后第7d催熟百粒重仅比对照分别降低9.48%和6.79%,但这与使用乙烯利催熟作物时会有增产作用的诸多研究结果不同,其可能是由不同的浓度和作用时间所致。不同的催熟剂、不同的催熟时间对大豆籽粒的油分、蛋白质含量和经济系数均无显著影响。3.带状套作大豆的机收验证。选用谷神RG20水稻收割机对大豆进行了收获,收获结果表明,收割质量相关指标均未达到标准,只有籽粒破碎率接近规定标准。收获总损失高于标准3.31%,籽粒清洁率低于标准6.49%,籽粒破碎率高于标准1.79%,泥花率高于标准90.77%。可见,川中丘陵区带状套作大豆可以机收,但使用稻麦收割机的效果不理想,有必要研发大豆专用收割机械。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577nm微脉冲激光在治疗糖尿病重度黄斑水肿(DME)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11月至2012年8月于我院44例62眼临床确诊的重度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2002年悉尼国际眼科学会议
第一部分CD4+CD25+Foxp3+Treg细胞和Th1/Th2细胞在屋尘螨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中的变化目的观察CD4+CD25+Foxp3+Treg细胞(nTreg)与IFN-γ+CD4+T细胞/IL-4+CD4+T细胞(Th1/Th2细胞)以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血液中硫化氢(H2S)、β位淀粉样前体蛋白裂解酶1(BACE1)和β淀粉样蛋白42(Aβ42)检测,探讨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血液H2S和Aβ等相关标志物变化。方法:对
明代戏曲中的词作,对于明词研究和明代文学研究而言都具有一定的文献价值和研究意义。本课题针对明代戏曲词的研究,从两个层面进行:第一,词文献的搜采和整理。笔者共完成对219
冰壶运动起源于14世纪的苏格兰,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展,经过短短二十几年的发展,我国冰壶项目已跻身世界强队的行列。为了更好的推动我国冰壶运动的开展,本文通过对现有冰壶
本文是对国内外植物空间营造的理论进行阐述,结合宝鸡市植物园改造设计案例。对植物景观空间的特点、构成要素以及影响园林绿地植物空间变化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植物空间进行
目的探讨优化护理方式对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出血及电极移位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0月住院并行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患者58例,按入院时间分为
宁属地区的夷汉问题历来是川滇地区治理的难点。民国初年,因鸦片和枪支的泛滥,夷汉两地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夷汉民族关系矛盾凸显。因该地区的重要地理位置,陈遐龄、刘成勋、刘文
21世纪是人类全面进入信息化时代的世纪,是以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已经不是传统意上的只能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只会记忆与运用前人经验,不善于创
为解决传统均相芬顿体系反应所需pH较低,产生大量难降解的化学污泥,催化剂难以回收利用等问题,非均相类芬顿体系及其催化剂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课题以Fe、Cu、C和造孔剂在高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