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发掘Q345钢潜在性能的方法探讨及理论分析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Pleasehel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热轧Q345钢进行冷轧后连续退火处理,研究了各工艺参数对材料退火后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开发出了新型的铁素体+马氏体双相(Dual-Phase, DP)钢板,分析了热处理后材料的成形性能以及烘烤硬化性能。同时,利用实验室自行设计的中频感应淬火热处理设备,以初始组织为铁素体和珠光体的热轧和冷拔Q345无缝钢管为原料,进行中频感应在线连续退火处理,开发出了基体组织为铁素体和马氏体的双相钢管。以Q345钢成分为基础,仅添加少量的Si元素所研制的冷拔钢管,在中频感应热处理设备上进行在线退火,通过工艺控制,得到了性能优良的TRIP无缝钢管。论文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1)将初始组织为铁素体和珠光体的热轧Q345钢坯冷轧后进行临界区连续退火处理,得到基体组织中铁素体和马氏体比例为6:4的冷轧热处理双相钢板。在热处理过程中,分别研究了均热温度、均热时间、快冷速度、快冷始温、缓冷速度、时效温度、时效时间以及加热速度等参数对材料的微观组织和基本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选择出了最佳的热处理工艺。(2)按照最佳的连续退火工艺处理出不同厚度的冷轧双相钢板,对处理后钢板基体内的铁素体和马氏体两相的硬度进行纳米压痕检测,并通过场发射扫描和透射电子显微像分析产生两相硬度差别的原因。同时,利用两相纳米压痕硬度的差别来分析材料的成形性能。除了硬度和常规的拉伸性能检测外,还对实验钢进行了延伸凸缘、拉深、成形极限以及回弹性能测试,验证了将热轧Q345钢通过冷轧后连续退火处理可以得到性能优良的双相钢板的设想是可行的。(3)对冷轧Q345钢板经连续退火处理后得到的新型DP钢板的烘烤硬化性进行研究,系统地分析了预应变量、烘烤温度和烘烤时间对烘烤硬化值的影响,验证了其具有优良的烘烤硬化性。(4)将初始组织为铁素体和珠光体的热轧及冷拔Q345无缝钢管,以中频感应淬火热处理的方式,开发出基体组织为铁素体和马氏体的双相钢管,并通过循环处理工艺得到基体为超细晶组织的双相钢管。实验从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以及对热处理冷拔管的T形和十字胀形性能进行模拟等角度分析,验证了工艺的可行性。(5)在Q345钢的成分基础上添加少量的Si元素进行冷拔钢管的试制,利用盐浴处理的方式将其处理为具有TRIP效应的无缝钢管。参考两段式盐浴处理工艺,将中频感应淬火热处理设备应用于TRIP无缝钢管的开发,对开发出的钢管进行微观组织分析和基本力学性能测试,并通过对冷弯成形处理后钢管的显微组织变化来分析形变诱导相变机理。此实验也再次验证了中频感应热处理工艺在线开发出新品种钢管的可行性。文中以Q345钢板/管为原料,开发出了DP钢板/管、在Q345钢成分的基础上添加少量的Si元素,开发出了无缝TRIP钢管。开发出的新型DP钢板,具有优良的成形性能和烘烤硬化性能,适用于复杂件的冲压成形;而开发出的新型DP和TRIP无缝钢管,也同样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适用于管材的液压胀形和冷弯成形。
其他文献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学理念在不断的更新,近几年从美国兴起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受到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2011年以来,我国愈加重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翻转课堂贴合了我国
双块式无砟轨道是我国目前高速铁路建设中采用较多的结构类型,由于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特点以及混凝土材料特性,结构中出现了一系列病害,为保证结够耐久性不受影响,对于这些病
在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今天,中国海关承担的进出境监管任务愈加繁重,进出口企业对海关通关效率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实现严密监管和高效运作的有机统一,最大限度地
明代建阳刊公案小说在明代通俗小说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是整个中国古代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当时的公案小说专集来看,在作品数量、读者群体方面,它都拥有无法
中医在治疗缺血性中风上具有丰富的理论和临床经验,但同时应进一步挖掘中医防治缺血性中风的优势,故立足中医理论,继承和挖掘中医对血和脉的认识,结合现代医学的研究成果提出
本文从实际出发,针对于新时期国内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管理的现状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并随之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以供其借鉴或参考。
商品陈列的科学性的研究,借助于数据挖掘的技术从海量的销售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事先未知的、但又是潜在有用的信息。本文综述了各种常用的数据挖掘算法和评价标准。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在评价及预测乳腺癌分子亚型新辅助化疗肿瘤病理反应的应用价值。资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76例接受新辅助化疗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前及术前的磁共振图像。应
对10余年来高血压病辨证分型与血压升高因素(神经因素、肾素系统、血管因素、胰岛素抵抗等)、靶器官损害及相关危险因素等相关性研究进行了述评,旨在为日后深入开展本领域研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组大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提高大肠癌的诊治水平,改善青年大肠癌患者的预后。方法:收集整理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诊治的749例大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