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共产党推动城乡青年融合发展政策研究 ——基于教育的视角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xhd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将“城乡融合发展”写入党的重要文献,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乡关系进入融合发展的新时代。城乡融合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的融合,实际上是城乡各类要素的有机融合,最根本的还是人的融合。城乡融合离不开城乡青年的融合发展。青年是最有朝气、最有希望的群体,城乡青年融合发展是劳动力的融合,对城乡融合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城乡青年融合发展又是主体的融合,青年拥有的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会加速融合,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城乡青年融合发展还是思想的融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出台政策,意在逐步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加速城乡青年融合发展,其中教育政策与青年的相互流动和交流密切相关。因此,从教育视角对改革开放以来共产党出台的城乡青年融合发展政策进行梳理和分析,可以得出改革开放以来城乡青年融合发展阶段和发展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城乡青年融合发展的经验和启示。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历史分析法,从教育视角对改革开放以来城乡青年融合发展政策进行研究。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包含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国内外研究综述及述评、概念界定及理论来源、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第二章至第五章为文章主体,将改革开放以来城乡青年融合发展政策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教育战线拨乱反正背景下城乡青年相互流动(1978-1985);第二阶段,教育体制改革背景下城乡青年进一步交流发展(1985-1998);第三阶段,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城乡青年全方位多层次交流(1998-2012);第四阶段,深化教育改革背景下城乡青年融合发展(2012至今)。第六章为改革开放以来城乡青年融合发展的经验:一是城乡教育资源公平促进城乡青年融合发展;二是加强城乡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促进思想统一;三是鼓励城市青年下乡统筹城乡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共产党推动城乡青年融合发展的启示:一是加大农村教育投入促进城乡青年教育资源共享;二是关注农村青年发展促进城乡青年地位平等;三是逐步放开城市户籍限制增加城乡青年身份认同。
其他文献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顺应全球化发展的创新之举,是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为其他国家发展贡献的中国智慧。但国家间利益角逐、区域文化约束、合作制度供给不足和国际互信体系缺乏使“一带一路”的建设还存在着诸多风险。因此“一带一路”不仅是经济贸易带,还是以促进互信、搭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的文化交流带和文明交融带。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可为中国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西北武术文化是中国武术文化中的重要
学位
研究背景: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康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动力。学生体质健康研究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热点,但目前的研究出现了较高的同质性,处于“瓶颈”状态。面对日益严峻的学生体质健康问题,迫切需要新的理论和方法,从更多视角进行分析和研究。灰色预测是一种科学有效的预测方法,在学生体质健康量化预测研究上具有可行性和可靠性,对指导实践工作和政策制定有着重要参考价值
学位
“僵狮子”是每年正月十五左右在黄陂地区部分农村中进行的一种集体狂欢仪式。在仪式中村落保护神将“降临”到表演者身上展现种种“神迹”,并通过表演者们向村民祛魅赐福。历经漫长岁月,它至今仍是黄陂地区人民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仪式,并具有非常独特的地域代表性研究价值。本文采用田野调查的方式,通过以“僵狮子”仪式在黄陂地区村民日常生活中的渗透为切入点,试图阐释关于华中地区村民信仰与农村社会秩序的一些思考。论文通
学位
当前,ISDS机制处于改革期。2020年7月生效的USMCA对ISDS机制的改革措施之一就是引入了“用尽当地救济”原则。纵观“用尽当地救济”原则的整个历史发展,可以发现“用尽当地救济”原则在ISDS机制实践中呈现的是一种弱化走势。学界其实一直未曾停止对该原则的讨论,但对“用尽当地救济”原则的看法却呈现两种极端态势。“用尽当地救济”原则在新的历史背景下是否具有引入的必要性,能否有助于缓解当前ISDS
学位
十九大以来,打造共建共享共治的多元社会治理格局,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关注基层社会治理,已成为党和政府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指南。其中,自治组织是我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关键落实者,而作为社会自治组织中最基层的农村村委会,带领着庞大的农民群众参与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在基层公共事务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在新冠疫情的大背景下,以三个农村的村委会及村民的政治参与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政治
学位
城市资源在“户籍人口”与“非户籍人口”之间的不均等分配,是影响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的重要因素。以往学者从不同角度分析了落户政策与人口流动的关系,但都没有对落户政策的具体内容进一步细分,不利于政府制定针对性的落户政策。为了弥补这一方面研究的不足,本文将113个城市的落户门槛指数、2014-2016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2015-2017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结合,运用Probit回归模型和IV
学位
舞蹈啦啦操以其独特的魅力在高校广泛开展,备受人们的关注,创新训练方法成为其发展的重要部分。近几年来,功能性训练在高水平运动队的体能训练中得到广泛应用,对增强运动表现、减少运动损伤等方面具有深刻的意义和价值。但是在普通高校舞蹈啦啦操训练中开展功能性训练的研究较少,本文在普通高校舞蹈啦啦操训练引入功能性训练方法,探索对队员身体素质、功能性动作筛查、难度动作完成质量和体育情景兴趣的影响,为运动员的体能训
学位
当前我国正处于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重要阶段,而“健康中国2030”明确提出了“青少年要熟练掌握一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及“确保学生每周参与体育活动达到中等强度3次以上”等要求。研究表明,长期进行跆拳道品势的练习,不仅可以增强大学生们的身体素质,也可有效提高其人际交往能力、抗挫能力等。另外,跆拳道品势的练习相比于竞技训练,对抗性小,受伤几率低,且表演性、观赏性较强。由于我国早期对于跆拳道竞技成绩
学位
人的死亡从古至今都是人们热衷于讨论的问题,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丧葬仪式,不同地区与不同民族丧葬仪式更是有着明显的差异,不同丧葬文化的背后展现的是人们对不同文化的认同。本文以大方县“蒙莎”苗族纠结摇摆的灵魂归属为切入点,运用民族学人类学的相关理论以及参与观察法、访谈法、文献法等民族学人类学常用的研究方法,对大方县的“蒙莎”苗族群体的多元的丧葬仪式形式及其所蕴含的独特的文化模式进行探究分析,以期以此为
学位
“满清第一词人”纳兰性德是一位背景显赫,才气逼人的满洲贵族公子,却在短暂的一生中,留下了大量“哀感顽艳”之词,他的成长背景和生活经历与他“不忍卒读”的诗词风格存在极大的反差。本研究基于翔实的史料,围绕纳兰性德生命中的两大悬疑问题,即:(1)生活优渥且成就显著的纳兰性德为何毕生都在表达惆怅?(2)身为满洲贵族的纳兰性德为何独与汉族落魄文人交好?以心理传记学为研究方法对其进行探究。通过分析发现,(1)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