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抗高血压药物TJ0711盐酸盐注射剂非临床药代动力学及毒代动力学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c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来源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按照新药非临床研究的技术要求,系统地开展TJ0711盐酸盐注射剂在动物体内药代动力学、毒代动力学、急性毒性和代谢立体选择性研究,阐明该药在动物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等性质,为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的判断,成药性评价,以及临床研究方案的制定提供实验数据支撑。
  方法:本文以啮齿类(SD大鼠)和非啮齿类(Beagle犬)为动物模型,建立快速、灵敏检测SD大鼠血浆和Beagle犬血浆中TJ0711及其主要代谢产物M1、M3的LC-MS/MS定量方法,考察TJ0711盐酸盐在SD大鼠和Beagle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性;以血压变化为药效指标,考察TJ0711盐酸盐在麻醉Beagle犬体内药效学/药动学关系;进行TJ0711盐酸盐急性毒性研究,明确TJ0711盐酸盐在Beagle犬体内可能发生的毒性反应和致死剂量;在毒性剂量下考察连续给药28天TJ0711盐酸盐在SD大鼠和Beagle犬体内的暴露量、蓄积情况和性别差异。采用体外-体内推测法、微粒体孵育法、化学抑制法、重组酶孵育法和分子对接法,考察TJ0711盐酸盐对映体在种属间的代谢差异,阐述其在人体内可能出现的代谢立体选择性机制。
  结果:药代动力学结果表明,在0.3-2.7mg/kg剂量范围内,TJ0711在大鼠体内呈现线性药代动力学特征,半衰期约为19min。在0.1-0.9mg/kg剂量范围内,TJ0711在Beagle犬体内呈现线性药代动力学,半衰期约为44min。当剂量达到2.7mg/kg,TJ0711呈现非线性药代动力学过程。TJ0711盐酸盐及其代谢产物M1和M3在两种动物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均无显著性性别差异(p>0.05)。在PK/PD试验中,3-12μg/kg/min给药速率下,TJ0711盐酸盐降压迅速,降压作用随着剂量的增加有所增强,但量效关系不明显。TJ0711盐酸盐药效呈明显性别差异,降压效果雌性强于雄性。在Beagle犬的急性毒性试验中,TJ0711盐酸盐安全剂量为40mg/kg/day,致死剂量为160mg/kg/day,动物死亡可能与由TJ0711降压作用引起的低血压休克相关。毒代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连续静脉输注28天后,低、中、高剂量组(0.75、2.25、7.5mg/kg/day)TJ0711盐酸盐在SD大鼠体内呈现非线性药代动力学特征。雄性动物体内TJ0711的蓄积因子(AI=AUC0-24h-D28/AUC0-24h-D1)分别为1.38、1.74和1.66,雌性动物体内蓄积因子分别为1.24、1.30和1.10,均未观察到明显蓄积现象,而各剂量组雌雄动物间的系统暴露量未见明显差异(p>0.05);在10-100mg/kg/day剂量范围内,TJ0711在Beagle犬体内呈线性药代动力学特征;连续给药28天后低、中、高剂量组(10、40、100mg/kg/day)雄性动物体内TJ0711的蓄积因子分别为0.98、1.24和0.70,雌性动物体内的蓄积因子分别为0.88、1.10和0.86,未观察到明显蓄积现象,各剂量组雌雄动物之间系统暴露量未见明显差异(p>0.05)。立体代谢选择性结果表明TJ0711盐酸盐对映体体外-体内推算相差较大,可能由体外系统的局限性、底物浓度不合适和/或忽略其他消除途径所致;TJ0711盐酸盐对映体在动物肝微粒体中呈现二相酶动力学,在人肝微粒体呈现一相酶动力学,表明其代谢存在种属差异;化学抑制和重组酶孵育试验表明CYP2C19、CYP2D6、CYP3A4和CYP3A5均参与TJ0711对映体的代谢,其中CYP2D6为人体内TJ0711对映体代谢的主要Ⅰ相代谢酶,其代谢特征符合二相酶动力学,CYP2D6对R构型的代谢有所偏向,但是与S构型无显著性差异(p>0.05);TJ0711对映体均存在2种与CYP2D6结合的构象,但R和S构型未见显著差异,与酶动力学结果一致。
  结论:TJ0711盐酸盐的非临床研究表明TJ0711盐酸盐具有起效迅速,静滴给药控制血压平稳,治疗指数较宽和良好的安全性;生物半衰期短(大鼠19min,犬44min),有利于临床调节静脉给药剂量;结合TJ0711的理化性质,将其开发为注射剂用于临床上控制高血压急症、围手术期高血压和ICU监控患者的高血压等,将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和较强的市场竞争力。TJ0711立体代谢选择性研究表明TJ0711对映体的代谢存在种属差异;多种酶参与TJ0711对映体的代谢,CYP2D6是主要代谢酶;TJ0711对映体在CYP2D6中酶动力学和分子对接并无显著性差异,由于本文仅从代谢角度考察了8种Ⅰ相代谢酶,其他体内过程和代谢酶对对映体立体选择性仍需进一步研究。因此本文推测TJ0711对映体在大鼠体内和人肝微粒体中的立体代谢可能是由多酶、多因素(如转运体)共同介导。本研究为TJ0711盐酸盐临床对映体手性代谢、药物-药物相互作用和药效立体选择性等深入研究提供非临床试验依据。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  1、应用Meta分析的方法探讨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口服伏立康唑药动学参数半衰期(t1/2)、达峰时间(tmax)、血药峰浓度(Cmax)、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和表观清除率(CL/F)的相关性。  2、通过成人恶性血液病患者的群体特征分析,构建成人恶性血液病患者中伏立康唑的群体药动学模型,定量分析影响伏立康唑血药浓度的相关因素,为设计临床个体化用药方案提供依据。
他克莫司(Tacrolimus,FK506)是治疗免疫介导的炎性眼前段疾病的一种强力而有效的免疫抑制剂。然而,其水溶性差(3μg/mL)、生物利用度低,是限制FK506应用于眼科临床的主要障碍。为此,人们研究了许多新型FK506眼用制剂,如软膏剂、纳米粒、纳米乳、混悬液等,但其生物利用度仍未得到明显改善。目前,FK506眼用制剂在国内上市剂型为混悬液(Talymus?,日本千寿药业),其药效较常规
学位
第一部分结合RTCA系统和基于霍夫变换的算法评估动态细胞形态特性  背景:高通量实时细胞功能分析(xCELLigence real-time cell analysis (RTCA))系统具有检测细胞增殖、迁移、细胞毒性、粘附和重构的潜力。虽然RTCA系统被广泛认为是一种能实时无创高效监测细胞命运的工具,但它无法描述细胞长度和数量等具体的细胞形态学参数。方法:在A549细胞上用转化生长因子-β(t
学位
帕金森疾病(PD)是最具威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患者黑质多巴胺神经元发生明显的丢失现象,而VTA脑区多巴胺神经则受影响较小。在本课题的研究中,我们利用线虫多巴胺神经元特异性表达人源瞬时受体电位M2型离子通道(TRPM2)的线虫品系引起了ADE多巴胺神经元七天内的选择性退行性丢失,而CEP多巴胺神经元则基本保持完整,这种情况与PD极为类似。我们也证明ADE通过凋亡相关分子CED-9执行非经典死亡,
学位
研究背景:  重度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MDD)是一种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所导致的严重精神疾病,具有高致残性。然而,现有常规药物治疗对约三分之一的MDD患者无效。因此进一步阐明MDD的病理过程,探索新的防治策略已显得迫在眉睫。MDD的病理机制复杂,与长期的社会、心理应激有关。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心理及社会应激可诱导中枢促炎细胞因子表达,而NLRP3炎症小体
学位
手性药物的研究与开发已成为当今新药发展的方向和热点领域之一,发展新的手性技术,进而获得光学纯的手性药物中间体成为许多医药研发机构追求的目标。不对称催化技术仅使用极少量的手性催化剂即可将大量非手性原料转变为手性产物,是目前获得手性化合物最先进、最经济的方法。其中,手性催化剂是不对称催化技术实现手性增值的源泉。因此,发展廉价、高效的手性催化剂是不对称催化技术的核心。本论文主要涉及构建基于二茂铁骨架的新
第一部分经典Wnt/β-catenin/TCF7L2信号通路在1型糖尿病小鼠心脏中的表达  目的  构建链脲佐菌素(Stretozotocin,STZ)诱导的1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小鼠模型,探讨经典Wnt/β-catenin/TCF7L2信号通路在小鼠心脏中的表达。  方法  7-8周龄SPF级雄性C57BL/6J小鼠腹腔注射STZ构建1型糖尿病动物模型,小鼠血糖≥
背景:  随着临床多药耐药、泛耐药菌株的日趋增多,利奈唑胺(Linezolid)已成为治疗革兰阳性菌及耐药革兰阳性菌感染的有效且相对安全的选择,然而在诸多的优势背后,利奈唑胺所致的血液毒性一直以来备受关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利奈唑胺的使用,国内外对利奈唑胺致血液学异常相关危险因素的报道多见,有文献指出过高浓度的暴露大大增加利奈唑胺的血液毒性风险,因此,如何通过监测血药浓度的同时防范利奈唑胺可能产生
学位
背景:  慢性髓系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是一种慢性骨髓增生性的疾病,约占成人白血病病例15%。目前伊马替尼已被批准为CML患者靶向治疗的一线药物。临床上在癌症治疗同时,会使患者免疫受到抑制并易感染,侵袭性真菌病是最严重的真菌感染,可导致死亡。伏立康唑作为一种广谱三唑抗真菌药,已常在临床上用于治疗侵袭性真菌病。它通过几种肝细胞周期蛋白酶(主要通过CYP2C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one o f the most common cancers worldwide,is the second leading cause o f cancer related deaths throughout the world.Despite the latest advancement in medicine and treatm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