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术后镇痛方式对膝关节单髁置换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随机对照试验

来源 :西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ying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并比较局部浸润麻醉、股神经阻滞以及收肌管阻滞对膝关节单髁置换(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手术患者的术后早期止痛效果、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自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共计75例拟接受UKA的患者被纳入随机对照试验,并根据不同的术后镇痛方式,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股神经阻滞;B组,收肌管阻滞;C组,局部浸润麻醉。本次研究的主要指标为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的静息及活动时VAS评分:利用VAS评分表,分别于术前以及术后各时间点评估休息时以及活动时的疼痛程度。其他指标包括阿片类药物使用量(mg)、股四头肌肌力(quadriceps muscle strength,QMS)、手术时间、术后首次下地行走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主观满意度、术后膝关节屈伸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
  结果:规律完成随访,所有患者均符合研究要求,未见退出研究病例,无数据缺失。
  (1)三组患者年龄(p=0.671)、性别(p=0.671)、体质量指数(BMI)(p=0.139)、ASA分级(p=0.854)以及骨关节炎K-L分级(p=0.743)等均无显著性差异;
  (2)三组患者术后VAS评分相比术前均得到明显改善,在术后各时间点的静息及活动时VAS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
  (3)术后24小时,B组(4.2±0.7级)及C组(4.3±0.7级)QMS均明显优于A组(3.5±0.8级);
  (4)术后1周,A组患者(93.2±12.3°)的膝关节ROM明显低于B组(100.4±9.2°)以及C组(103.9±7.8°);
  (5)三组患者的阿片类药物消耗量均无明显差异(p>0.05),其中,68例(91%)患者仅在住院期间口服了曲马多;C组的手术时间(59.5±6.7min)短于A组(77.4±5.1min)和B组(78.2±6.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首次下地时间,Kruskal-Wallis检验成对比较显示,A组患者(6.9±2.2h)明显晚于B组(5.0±1.5h)和C组(5.0±1.2h)(p<0.05);在术后满意度方面,C组患者评分(8.3±1.2)略高于A组(7.2±1.2)(p<0.05);C组住院天数(3.4±1.7d)短于A组(3.7±1.3d)和B组(3.7±1.4d),但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p>0.05);
  (6)未能在术后24小时内完成出院的43例UKA患者中,活动不满意(44%)、疼痛(17%)和手术切口相关问题(11%)是患者不符合出院标准的主要原因;在这些患者中,A组出现术后活动不满意的人数(15例,60%)比B组(9例,36%)和C组(9例,36%)稍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FNB对UKA术后膝关节活动存在不利的影响;共计4名患者再次入院:A组1名患者术后7个月因假体周围感染(PJI)再次入院,患者接受二期全膝关节置换翻修后康复出院;3例患者因为膝关节屈曲受限,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而再次入院,入院后进行麻醉下手法松解以及康复器械辅助功能锻炼,均恢复正常活动功能;所有患者直至最后一次随访均未发现血管神经损伤、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
  结论:1、局部浸润麻醉、收肌管阻滞和股神经阻滞均可以有效减轻UKA术后早期疼痛,减少阿片类药物的消耗量。
  2、相比于ACB和LIA,股神经阻滞能够明显减弱股四头肌肌力,延迟UKA术后早期膝关节ROM的恢复。
  3、相比于FNB和ACB,局部浸润麻醉不影响QMS,能够获得与其他两种方式同样令人满意的术后镇痛效果,而且操作简单快捷,节约住院成本,能够有效地减少住院天数,更适合应用于UKA术后镇痛。
其他文献
学位
报纸
学位
目的:观察术前口服加巴喷丁联合术毕在切口内使用浸渍地塞米松和罗哌卡因的明胶海绵对短节段腰椎后路手术术后镇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1月行1-2个节段腰椎后路内固定+椎管减压手术的患者共计300例,随机分为六组,术前分别口服加巴喷丁或尼美舒利作为超前镇痛;关闭切口前在手术节段椎体的横突处放置浸渍地塞米松或罗哌卡因的明胶海绵;术后48h内各组均使用患者自控镇痛(Patient
目的:比较S1穿上终板螺钉、三皮质螺钉及双皮质螺钉的植入扭矩及观察短期临床疗效。  方法:对2018年7月~2021年2月于本院采用腰骶段内固定治疗并符合选择标准的腰骶段退变性的患者70例,男33例,女37例,年龄55.13±4.62(46~62)岁,根据骶1螺钉植入不同分为三组分为①穿S1上终板固定组(A组,25例)、②双皮质固定组(B组,22例)、③三皮质固定组(C组,23例)。记录并比较三组
学位
期刊
目的:回顾性地对比术中使用我科自行研发和制作的宽面改良软组织拉钩,经最长肌和多裂肌肌肉间隙(Wiltse入路)行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TLIF,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与Quadrant通道辅助下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行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
目的:观察髋部骨折致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情况,通过单因素分析明确其危险因素,通过多因素分析,建立髋部骨折致下肢静脉血栓形成风险预测方程,并检验该方程的预测效能,指导临床工作者对髋部骨折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  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与关节外科收治的428名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两组人员分别独立采集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骨折类型、合并症、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