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以鄂州雕花剪纸为例

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255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文化具有独特地域文化特征,贯穿在当地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传统文化被人类学家划分为“大传统”与“小传统”。传统社会,“大传统”是由国家与士绅及市民们所掌握和书写的文化传统;另一种存在于乡村之中,乡民借由口传等方式流传的大众文化传统,被称为“小传统”。通俗地讲,“小传统”是具有草根性的,在时间影响面上它是与历史发展密不可分的,在空间覆盖面上它是与民众生活紧密联系的。鄂州雕花剪纸正是这样一种“小传统”,在传递着当地民众生活文化的同时发挥着文化传承方式中的教育功能。从教育人类学的视角出发,教育被看成是文化的一种生命机制,并具有文化的特征;同时,文化在教育的作用下得以产生、保存、弘扬、创造和发展。人们在接受教育的同时吸收文化价值、陶冶个人艺术情操、加强全民文化自觉并传承当地文化生活。
  本文基于对鄂州燕矶、华容、周铺等花样窝子的调查,立足于鄂州雕花剪纸这一具体文化事象,运用教育人类学的方法进行探索,进一步了解其文化传承的方式与特征。本文正文部分有三个章节,以递进式的研究视角从文化传承体系深化到文化传承方式中的教育功能。第一章从整体性的角度出发,介绍了鄂州雕花剪纸的文化传承体系,完整地呈现出整个体系中的基本要素。第二章以田野调查资料为线索,重点讲述鄂州雕花剪纸的五种传承方式及其教育功能,理清“文化、教育、人”三者在文化传承过程中的关系。第三章从教育人类学视角,基于前面两章的梳理与探讨,分别阐述了教育人类学视野下对文化传承的解析和关于鄂州雕花剪纸文化发展的新思路,同时强调了传承主体和活态化保护措施对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
  以往关于雕花剪纸传统文化的研究大多只停留在对传统手工艺图案含义和民间风俗的分析与解释层面上,相较于“文化传承”的研究还比较薄弱。通过鄂州雕花剪纸的文化传承研究,笔者梳理了该传承体系中的基本要素,归纳总结出传统文化在传承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与功能,进而摸索出传统文化的好出路。
  由此可见,文化传承不仅仅是传承手工技艺,更加需要对文化内涵加以继承和传递。这一过程需要多方面的配合,通过整合传承主体、传承内容与传承方式,形成具有整体性的文化资源,并发挥其教育功能,传统文化传承理应遵循这一规律。文化传承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传与承的过程,即教与学的过程,在不同的场所通过不同的传承方式得以实现。在动态的文化传承过程中,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传承方式会出现不同的形式,这就需要不断地进行田野实地调查,借助于教育人类学的视角,理性分析文化传承过程中的教育功能,制定有效的传承机制,使得传统文化能够得到持续发展。
其他文献
作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代表人物,朱执信的先进性不仅体现在领导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活动上,更体现在当近代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一波三折的时候,他能够认识到《共产党宣言》中阶级斗争思想对于中国近代革命活动的意义,并加以学习吸收并结合近代中国的实际国情进行解读并传播。他的阶级斗争思想经历了从早期译介《共产党宣言》,到运用阶级斗争思想分析和解释近代中国革命,再到五四运动后阶级斗争思想日益成熟的发展过程。朱执信译介《
学位
妇联组织是党领导的群团组织,其社会职能的有效发挥对于妇联组织履行政治职能以及带领妇女参与社会治理具有重要作用。自妇联组织成立以来,其职能的发展经历了从政治职能突出到同时注重社会职能的转变。时代的发展也为妇联组织履行社会职能创新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因此妇联组织在坚持基本职能的基础之上,拓展社会职能内容,推动职能内容与履职方式不断创新。新时代妇联组织的社会职能主要体现在联系、维权与服务这三个方面。本文通
学位
自建国以来,我国便进行了深入且持久的扶贫工作,随着脱贫攻坚目标的基本实现,将我国扶贫成果和经验向全世界展示与推行的同时,各县级政府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巩固脱贫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扶贫管理体制是为了能够给我国今后进一步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和其他国家的扶贫开发提供更多的经验,也对推动我国减缓相对贫困和实现最终共同富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我国县级扶贫管理体制自1986年国务院成立扶贫办以来经历了发展、成熟、
学位
2014年5月,纳伦德拉·莫迪及其代表的印度人民党以压倒性的优势赢得印度大选,成立了以莫迪为首的印度人民党政府。素以强人著称的莫迪,自组阁之日起其内外政策就引起了外界的普遍关注。而其上台后的对外政策,特别是对华政策更是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截止到2021年,莫迪政府已经执政了近7个年头。在这7年间,莫迪政府的对华政策由执政初期的对华接触政策逐渐滑向执政中期的对华“问题外交”,由“问题外交”再过渡到了
学位
乌江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发源于贵州境内,最终汇入长江,中途流经重庆市酉阳县境内。历史上的乌江是沟通西南各地区的一条重要水上运输通道,尤其是在抗战时期,乌江航运因承担重要的物资运输作用而达到发展的高峰期。龚滩古镇沿乌江而建,因乌江航道中的物资需要在龚滩古镇靠岸转运,得以发展而起。龚滩以土家族居民为主,一千多年的历史造就了龚滩独特的古镇形态,现在已经成为了一座历史文化旅游名镇。  本文采用了民族学田野调
学位
金融业是经济发展的强大支柱,现代经济发达的国家都有良好的金融业及资本市场作为支撑力量。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日本等国都借助金融的力量实现了本国的现代化,并不断实现科技创新,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新兴国家也非常重视金融发展,韩国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借助于史密斯与肖的金融深化理论,进行金融市场改革,诞生了经济发展的韩国奇迹。发展中国家也非常重视金融在推动农村脱贫、帮助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尤努斯
学位
在素有“以歌为媒”的黔东南苗族社会中,至今仍保留着被称为当地苗族婚姻“活化石”的“刻道文化”。在当地苗民看来,“刻道”是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型中舅权突起的见证,舅父所拥有的干涉外甥女婚姻选择的权威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历史特征,而这一“姑舅表亲”的婚姻习俗通过刻符记事的形式逐渐规范化、制度化。同时,这一压迫性质的婚姻习俗不断受到当地民众的反抗,“刻道”正是这一婚姻习俗的呈现及苗族青年男女追求自由婚姻
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一直是国家和学术界重点关注的问题,国家高度重视对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先后出台多部与民族文化保护传承相关的法律法规。随着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实践主体参与到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中。新乡贤作为时下新兴产生的实践主体,在基层社会在文化引领、文化解释、文化创造上发挥重要的作用,促进了民族地区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本文以湖北省来凤县为田野调查点,笔者运用参与观察法
学位
“十八龙神”是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特有的民间信仰,保留了一整套独特的祭祀活动及相关的民间叙事。长期以来,“十八龙神”民间信仰的产生,被普遍认为源于明太祖朱元璋对功臣的敕封,或汉族江淮移民对明初将领的纪念。许多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以此为依据展开工作,但对于这一核心问题却始终缺乏详细、系统的论证加以证明。  本文以“十八龙神”之一的“五国爷——安世魁”为线索,对这一汉族民间信仰进行了重新的调查和解
学位
本研究立足于本体论的主体间性视角,引用R.G柯林伍德在《精神镜像或知识地图》一书中提出的精神镜像理论,尝试将人与文化视为平等交互的两个主体,并在这种主体间的交互性下探讨那些成为“鬼师”的歪梳苗族人是如何对“鬼师文化”形成文化认同的。为此,笔者通过记录、分析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牛场乡下坝组的曹氏苗族(歪梳苗)两代“鬼师”的人生史,以其鲜活、真实、差异巨大的生命体验为田野材料,论证精神镜像理论在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