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德伪善是指人们普遍存在的一种认为自己比他人更道德,但是无法达到自己所声称的道德水准的倾向。这种倾向导致人们无法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在对他人的行为苛刻要求的同时却对自己的不道德行为不以为然。虽然西方研究者已经关注到这一道德研究的重要领域,但是中国研究者却鲜有涉足。为了确认这种现象在中国文化下同样存在并呈现出一定规律性,本研究首先在现象层面对道德伪善进行了一系列探讨。 随后本研究应用道德判断领域广泛接受的“双加工理论”模型,验证认知加工因素与动机情感因素对道德伪善的影响。通过使用多种研究方法及不同的实验情境,提出并验证道德伪善现象的心理机制。 通过多种研究方法结合的系列研究,本研究得到以下结论: 首先,中国文化下,不道德行为的范畴与道德基础理论中提到的五种道德基础息息相关,几乎所有中国人道德概念中的不道德行为都可以归入道德基础理论提出的五个道德范畴之中。但是与此同时一些道德行为在中国文化下具有一定的独特性,文化差异性将道德范畴中诸如“公德意识”、“个人卫生”及“孝道”等独特方面展现出来。 其次,本研究在中国文化下验证了道德伪善现象的一般存在性,即人们在判断相同的道德情境下是否会做出某种不道德行为时,相比行为主体是自己的情形,更倾向于认为他人可能做出不道德行为。这种道德伪善现象在道德的不同范畴上均有体现且在差异程度上无差异,是一种稳定存在的现象。 第三,人们在判断自己和他人道德相关行为时出现的差异,不仅来源于高估了自己的道德水准,还来源于低估了他人的道德水准。道德低估的程度与个体在该情境下对不道德行为的亲身体验有关。 第四,从心理机制层面上看,道德伪善既受到自动化加工的情绪动机因素的影响,又受到控制化加工的认知因素的影响。自动化加工主要体现在个体在判断行为主体是自我的情境时,依赖的是直觉判断:控制加工则主要体现在当行为主体是他人的时候,个体依赖对情境的理性推理做出判断。 第五,对他人的道德惩罚与个体的促进定向的动机有关。在启动积极自我概念的情况下,人们会对不道德行为做出更多地谴责,因而潜在的道德谴责会促使个体更加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本研究中体现在启动恐惧情绪会减弱道德伪善的强度,因此预防定向的动机同样会对道德伪善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