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部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风险评估研究

来源 :新乡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beicuc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临床常见并发症,特别是在创伤骨折患者中。而在创伤骨折患者中,髋部骨折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病率较高的疾病。目前临床多通过Wells、Autar、Caprini等评分系统对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进行评估,但临床评分内容繁琐,无法体现个体化差异。在这些评分系统中,髋部骨折患者被认定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风险人群,但这些评估方法不能在该疾病人群中进一步识别出高危患者。因此有待更加简单可行的评估方法协助临床医生尽早识别髋部骨折患者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患者。目的探究髋部骨折患者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寻找能够有效识别髋部骨折患者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高危患者的临床风险评估方法。方法研究分为探究组和检验组,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探究组纳入2020年1月-2021年12月就诊于洛阳市中心医院的髋部骨折患者429例。根据双下肢血管超声检查结果将纳入的研究对象分为血栓组(86例)和非血栓组(343例)。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寻找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并绘制ROC曲线,根据约登指数找出临界值并将因素分层,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及调整变量后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因素的独立相关性。将存在混杂的指标进行分层分析,探索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将有价值的潜在危险因素组合成联合因子,绘制ROC曲线,分析联合因子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测诊断价值。检验组纳入2021年12月-2022年3月就诊于洛阳市中心医院的髋部骨折患者48例,血栓组15例,无血栓组33例。通过与Caprini评分进行对比分析,并绘制ROC曲线,对联合因子临床价值进行检验。结果本研究中,探究组结果显示,下肢深静脉血栓总发生率为19.5%,男性13.4%,女性22.7%。血栓组与无血栓组患者在年龄、性别、骨折入院时间、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白蛋白、血沉、纤维蛋白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后显示:年龄(OR 1.076,95%CI 1.038-1.116)、性别(OR 2.156,95%CI 1.138-4.086)、白蛋白(OR 0.864,95%CI 0.797-0.935)和纤维蛋白原(OR 2.377,95%CI 1.654-3.415)是髋部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分层分析显示:在年龄≥74岁的髋部骨折患者中白蛋白与髋部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关联性更强(OR 0.38,95%CI 0.21-0.66),女性患者中白蛋白与髋部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关联性更强(OR 0.31,95%CI 0.17-0.55);在骨折入院时间小于8h的患者中,高纤维蛋白原是髋部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OR 10.17,95%CI3.50-29.58)。年龄、性别、骨折入院时间、白蛋白、血沉、纤维蛋白原组成的联合因子具有良好的风险评估价值AUC=0.801,95%CI为0.745-0.848,P<0.001。检验组结果显示,血栓组与无血栓组之间Caprin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因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因子具有良好的风险评估价值,AUC=0.760。结论1.年龄、性别、低白蛋白、高纤维蛋白原是髋部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2.年龄、性别、骨折入院时间、白蛋白、血沉、纤维蛋白原组成的联合因子对髋部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良好的风险评估潜在价值。3.在年龄≥74岁和女性两因素相关的髋部骨折患者中,白蛋白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评估的潜在价值更为突出。4.在骨折入院时间小于8h的髋部骨折患者中,纤维蛋白原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评估的潜在价值更为突出。
其他文献
背景食管恶性肿瘤(Esophageal Carcinoma,EC)是一种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具有高度侵袭性、预后欠佳的临床特点,当前的标准治疗方案远远不能满足临床需求,所以探索新的治疗方案对晚期食管癌患者的意义重大。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作为一种新型抗肿瘤药物,在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和可控的安全性。特瑞普利单抗
学位
背景恶性黑色素瘤属于皮肤癌,具有高转移性并难以治愈。手术是早期的黑色素瘤患者的首要治疗方法,大多数到了晚期的患者一般是放化疗和生物靶向治疗,但其预后表现很差。微小核糖核酸(miRNAs)在人类癌症继发性过程中参与调节关键基因的表达并在多种细胞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可严格控制目标基因的表达并调节细胞的基本功能。前期研究表明,在增殖能力较强的鼠黑色素瘤细胞B16F10中,miR-763的表达水平明显降
学位
背景瘢痕疙瘩(keloid disease,KD)是皮肤损伤后伤口异常愈合的产物,因其常出现疼痛或瘙痒等感觉异常、影响美观和导致局部功能障碍等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严重。KD的形成机制尚不明确,目前的治疗方法效果有限且容易复发,因此需要探索新的治疗策略。微小RNA(micro RNA,miRNA)是一种短链非编码RNA,在体内调节多种基因的表达,随着对KD研究的深入,许多miRNA被证明是KD
学位
背景尿道狭窄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疾病之一,包括医源性损伤、外伤、感染、硬化性苔藓样变等原因都可导致患者尿道狭窄。尿道狭窄患者的临床表现常为排尿困难,狭窄严重者出现尿道完全闭锁,导致患者无法排尿。尿道狭窄治疗的首要目的是恢复患者排尿功能,近年来,随着尿道狭窄手术方式的发展,尿道修复的成功率有了明显的提高,伴随着尿道狭窄本身或治疗带来的性功能障碍逐渐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为深入探讨手术治疗对前尿道狭窄患者勃
学位
随着气田的开发和地层压力的下降,气井的产能会持续减小,当产气量低于某一限值时,就会形成低产井。低产井在国内外气田开发中屡见不鲜,特别是在低渗致密气田的开发中。气田开发实践表明,低产井中可细分出一类生产异常低产井,相较于传统低产井,该类井的递减期大大提前、递减率异常高、措施增产潜力更大。本文基于靖边气田下古气藏低产井的静、动态数据,利用气藏工程方法以及试井分析理论,重点探讨异常低产井的生产特征、主要
学位
本研究针对鲁克沁油田在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去展开。一方面是现场从开展减氧空气吞吐技术以来单井吞吐效果难以判定,机理没有深入探究。利用物模实验和数模方法分析减氧空气吞吐过程中的吸气规律和运动规律。研究高、低渗层的吸气能力、注气距离、压力分析及注气波及范围等判断吸气规律;研究气水层内及层间的运动规律,定性定量的分析吞吐过程中气水的动态变化。另一方面是现场一般采用笼统注气,没有明确有效的注气参数去参照。
学位
背景食管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发病率排在恶性肿瘤的第6位,而死亡率排在第4位,我国食管癌发生率高于国外,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arcinoma,ESCC)约占本国食管癌的88%[1-3]。放射治疗作为食管癌的关键局部控制手段之一,常与手术、化学治疗、免疫治疗等手段联用。盐酸安罗替尼是一种新型口服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
学位
背景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是一组异质性髓系克隆性疾病,可高风险向急性髓系白血病转化(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异常的DNA甲基化是MDS患者的重要特征并与MDS的疾病进展密切相关。去甲基化药物成为临床中治疗该病的首要选择,但其耐药不可避免。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是调控机体适应低氧的主要转录调节因子,研
学位
延长油田W油区C9油藏属低渗低压油藏,岩性为层状砂岩,C91层为主要开发目的层。油藏投产初期单井产能高,但下降快,递减率大,后期采用注水开发,控制了递减,但提采效果不明显。为了进一步开发未动用储量,提高采出程度,采用CO2驱的方式进行开发。本文在对W油区C9油藏地质概况与油藏特征进行总结与分析的基础上,选择CO2驱开发试验区。根据目标储层地质资料,使用Petrel地质建模软件建立目标油藏地质模型。
学位
低渗透油藏的勘探和开发具有极大潜力,且已陆续成为我国油田稳产和增产的重点。国内大多数低渗砂岩油藏的开发以注水为主,但同时少部分油田也具备注CO2开发的基础条件。目前,大量研究集中于对低渗油藏不同开发方式的效果评价、注采参数的优选及油气间相互作用分析等,尽管针对水/CO2驱的相关机理已有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但不同区块水/CO2驱效果存在较大差异,注水/CO2的主控因素及提高采收率效果缺乏量化的评价,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