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户区改造居民拆迁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天津市为例

来源 :天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ng56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棚户区改造是政府为改善居民的生活状态的民生项目,对促发展、扩需求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要切实做好棚改工程,补偿安置、社区建设、再就业问题、融资问题等难点问题居多,基本目标是解决低收入群体住房难、生活得不到保障的问题,此时就需要了解棚户区改造拆迁居民的意愿,清楚他们真正的需求与态度,对于出现的每项问题,提出与之相对应的解决方案,从而密切党与居民群众的感情,促进社会和谐。因此,研究棚改居民的拆迁意愿可以为今后的棚改工作提供参考。
  本文以分类学习研究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为基础,联系目前我国棚户区改造的进度与成果,在实地访谈与入户调查的基础上,将棚户区改造居民为出发点,认为“个人因素”、“原有住宅状况”、“改造进程”、“配套设施”四大因素影响居民的棚改拆迁意愿,并且对四大因素划分了十五项指标,根据各项指标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假设,采用相关分析法、多元线性回归验证提出的研究假设,并得出结论。本文对于研究结论,提出有效的政策建议,在政策支持方面,加大棚改政策的宣传力度,落实财税、金融支持政策,市、区人民政府发挥税费减免扶持政策的调节作用,并着重对贫困地区的棚改项目进行资金注入,以保证基础设施的建立,同时鼓励金融机构的积极参与,为棚改增添力量,提升发展动力;在安置补偿方面,将居民的意愿和诉求放在首位,创新安置方式,将经济、政治、法律、环境、生活等多种因素纳入规划范畴,从而制定出合理的棚改标准;在居民保障方面,从住房保障和就业保障来完善,在一定程度上解除居民的顾虑和质疑;在政策监督方面,完善体制制度建设,棚改信息公开透明,让天津市棚户区改造真正做到科学改造,阳光改造;在冲突治理方面,要找准棚改主体的定位,协调各方的利益。做好棚改的后续服务,棚改前的承诺都不只是空话和口号,听民意,办实事。
其他文献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从东部沿海地区到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两委成员中开始出现以包工头、个体户、生产大户、公司小老板等一批懂管理、善经营、在经济发展的浪潮中先富起来的经济能人。这些经济能人对政治权力的诉求使得当前中国农村发展出现许多新的状况,其中,尤以在乡村治理中出现的由传统的平民协商共治向精英人才领导专治的转变最为明显。  经济能人进行乡村治理是其本身与村庄的双向选择,是经济发展大环境下村庄权利
学位
目的: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节奏不断加快,使得职业倦怠问题在各行各业凸显。中国医务人员总量较大,其特殊的工作性质,不稳定的工作环境及复杂的医患关系,使其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发群体。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不仅影响个人的发展,而且还关系着中国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本研究将分析医患关系、社会支持对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的影响,从社会支持理论出发提出相应对策建议,缓解医务人员职业倦怠,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
学位
“网络民主”思潮的逐步推进与“互联网+政务服务”政策的施行,政务微博应运而生,基于政务微博的政民互动有助于政府机构发布政策信息、了解公民意见,提供在线公共服务,有助于公民充分表达自身诉求。政务微博是政府与公民沟通的有效桥梁,通过对政务微博进行文献研究以及实际观察,基于政务微博的政民互动类型多种多样,如服务事项互动,政策信息互动等,政策颁布后进入执行环节发布政策信息互动有助于公民深入了解政策,提升政
学位
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之下,中国开展与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学术往来活动,提倡应发展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并为此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保障实施。对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政策的研究可以了解双方有哪些高等教育合作政策、高等教育合作有哪些主题,政策目标是什么,使用了何种政策工具。通过分析可分析中国—东盟高等教育政策体系不足,进一步优化政策,促进双方合作的加深。目前,学术界关于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的研究很少涉
学位
地理标志(Geographical Indications),是一项独立的知识产权制度,也是区域公共品牌管理制度,专门针对区域性特色产品的产地名称保护与质量保护。是指某商品来源于某一地域内,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其他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人文因素所决定的标志。贵州省地理标志产品资源丰富,截止2019年12月,全省地理标志产品不重复统计总数是367件,其中原质检总局为138件(全国名列第四
经过近40年的发展,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在培养实用型性人才、满足社会多样化文化需求和推动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迈向大众化教育等方面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让其愈发受到国家和社会大众的关注。在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民办高等教育政策在其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为民办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确保其合法性,是其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奠基石。  本文从政策变迁的角度去分析民办高等教育政策演进的过程。首先,通过阐
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银发”浪潮冲击,老年人的医养需求以及晚年质量,逐渐成为当今社会发展关注的重点领域之一。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与支持下,民办养老机构快速发展,作为养老福利服务的供给主体之一,成为解决老年人养老问题的关键力量。医养结合民办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好坏,与老年人幸福获得感密切相关,是影响其今后老龄健康长远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因此,对医养结合民办养老机构服务质量进行评价并促进其长远稳定发展
当前,中国老龄化程度加重,未来老年人口将剧增,为应对老龄化,国务院制定了《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积极提升老年人养老水平,但由于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程度不如城市,且老人人口众多,且养老保障体系尚在进一步完善之中,还需要家庭支持作有益补充,且学界对不同性别老年人研究较少,主要关注了女性群体,因此,本文将从家庭代际支持角度来对不同性别老年人的养老质量进行研究。基于社会性别理论、社会交换理论和相
学位
2004年和2010年中国出现两次大规模“用工荒”,主要由青壮年劳动力相对短缺导致,由此出现劳动力市场供需不均衡现象。而中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高质量的发展亟需高水平劳动力市场均衡支撑,而激活和开发农村老年劳动,打开农村老年劳动力市场尤为重要。十九大报告指出要解决好“三农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指出要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役。全球范围内,老龄化问题加重,美国、
随着社会变化及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导致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并且人口结构呈现快速高龄化趋向,而年龄的不断增长使得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出现身体机能的退化和衰退,从而导致失能失智老人的逐年增加,长期照顾需求人数也急剧上升。同时面对家庭照顾功能的不断弱化,长期的护理需求会给个人和家庭带来日益加重的照顾负担,进而产生一系列的社会与经济问题。而长期护理保险的制度的开展,是解决相应养老问题的关键钥匙,是缓解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