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黄酮对CYP450酶和UGT酶的影响及种属代谢差异

来源 :锦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ttc_t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文研究桑黄酮在不同动物中的代谢行为,寻找与人类代谢途径相似的动物模型,筛选出参与桑黄酮代谢的人源重组细胞色素P450酶(Cytochrome P450,CYP450)和UDP-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UDP-glucuronyltransferase,UGT);同时,探究桑黄酮与CYP450酶特异性底物和UGT非特异性底物的相互作用关系,探讨桑黄酮在与其他药物共同给药时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评价桑黄酮临床用药的安全性,为桑黄酮的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桑黄酮与七种不同种属肝微粒体(人、比格犬、小型猪、猴、兔、SD大鼠和小鼠)在I相和II相反应体系中孵育,用HPLC检测桑黄酮的代谢产物,确定桑黄酮在不同种属中的代谢情况;根据不同种属肝微粒体的酶动力学研究,绘制出Michaelis-Menten图Eadie-Hofstee图,并计算出桑黄酮的药代动力学参数(Vmax、Km、CLint),探究桑黄酮和体外代谢的种属差异;通过桑黄酮与13个人源CYP450单酶(CYP1A1、CYP1A2、CYP1B1、CYP2A6、CYP2B6、CYP2C8、CYP2C9、CYP2C19、CYP2D6、CYP2E1、CYP3A4、CYP3A5、CYP4F2)和3个人源UGT单酶(UGT1A1、UGT1A3、UGT2B7)共同孵育,筛选出参与桑黄酮代谢的单酶;桑黄酮分别与七种CYP450酶的特异性底物(非那西丁、双氯芬酸、氯唑沙宗、香豆素、睾酮、紫杉醇、美芬妥英)以及II相非特异性底物4-MU一起孵育,探究不同浓度的桑黄酮(0~100μM)与底物的相互作用,依据Dixon图和Lineweaver-Burk图判断抑制类型,并利用Lineweaver-Burk图中曲线的斜率与药物浓度作图计算IC50和Ki值;最后通过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在分子水平上研究桑黄酮对Hep G2细胞中CYP450酶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各项实验独立重复三次。结果桑黄酮在体外代谢研究中有显著的种属差异。在I相反应体系中,猴肝脏微粒体表现出更强的代谢能力;在II相反应体系中,各种属对桑黄酮的代谢强度显著高于I相代谢,且I相代谢稳定性更高,这都说明II相代谢是桑黄酮的主要代谢途径,UGT1A1参与桑黄酮的II相代谢过程。桑黄酮对CYP3A4、CYP2C9、CYP2E1、UGT1A1、UGT1A3和UGT2B7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且桑黄酮非竞争性抑制CYP2E1、UGT1A1和UGT1A3活性,竞争性抑制CYP3A4和CYP2C9活性,反竞争性抑制UGT2B7活性。在Western Blot实验中发现在加入桑黄酮后CYP2C9和CYP2E1的蛋白表达水平下降,此结果与抑制实验相一致;然而CYP3A4酶活性的下降则与蛋白水平不相关。预测人和SD大鼠的肝清除率(CLH)分别为12.77和18.67 m L·min-1·kg-1,肝脏清除率与肝血流量(QH)比分别为61.67%和33.82%。在研究桑黄酮CYP450酶和UGT酶的体内代谢情况时,分别选择SD大鼠和猴作为动物模型进行研究。结论II相代谢是桑黄酮的主要代谢途径,其中,UGT1A1是负责桑黄酮代谢的重要UGT酶。在I相代谢中,人、小型猪、猴对桑黄酮的代谢符合经典米氏方程,但在大鼠和小鼠中遵循双相动力学;在II相代谢中,七个种属对桑黄酮的代谢均遵循双相动力学。桑黄酮对CYP3A4、CYP2C9、CYP2E1、UGT1A1、UGT1A3和UGT2B7有强烈的抑制作用。桑黄酮的体外代谢稳定性良好。桑黄酮在人和SD大鼠的I相反应体系中具有相似的代谢特性,故选择SD大鼠作为动物模型进行体内研究,而在研究II相代谢时应选择猴作为动物模型进行体内研究。
其他文献
鱼糜制品是一种高蛋白产品,主要原料大多都是采用海水鱼,然而受到环境污染和海洋资源的减少影响,传统海水鱼鱼糜制品产量急剧下降且成本较高,因此开发品质优良的海水鱼和淡水鱼混合鱼糜制品具有重要的加工价值。本研究以鲢鱼和鳕鱼制备混合鱼糜,优化混合鱼糜工艺配方,进一步研究不同加热方式对混合鱼糜凝胶特性的影响和风味物质分析。同时系统研究了不同贮藏温度下混合鱼糜制品的品质变化以及建立混合鱼糜制品货架期模型。为鳕
学位
目的本研究以家庭功能和同伴关系作为外部环境,以中学生自尊作为内心资源来研究中学生家庭功能、自尊、同伴关系以及手机依赖间的相关关系,探索家庭功能对中学生手机依赖的预测作用,明确自尊和同伴关系在中学生家庭功能和手机依赖间的作用机制,从而为后续基于心理资源开发的中学生手机依赖的预防和干预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本溪市1486名在校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自行设计的一般人口
学位
目的本研究通过回顾性收集2019年锦州地区某两所三甲医院五种肿瘤(肺癌、结直肠癌、胃癌、乳腺癌、肝癌)患者信息,对五种肿瘤患者的人口学资料、临床诊断和住院费用进行总体的描述性统计,分析五种肿瘤次均住院费用分布上的差异性及其影响因素,结合人均可支配收入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价。对锦州地区医疗系统的资源配置提出合理性建议和指导,为未来锦州地区卫生机构在针对肿瘤患者的经济负担方面进行科学分析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
学位
目的近年来,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TLR)在辐射损伤中的作用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但大多数TLR配体具有毒性大、疗效低的固有缺陷,限制了其进一步的临床转化。CRX-527作为一种天然TLR4配体,其安全性较LPS更高,并且其对辐射的保护作用鲜有报道。本研究在前人对TLR研究的基础上,对CRX-527对辐射的防护作用及分子机制进行了探究。目的如下:1、CRX-527如何维
学位
目的本实验以泊洛沙姆188为表面活性剂,分别选取聚L-乳酸、聚D,L-乳酸-co-乙醇酸(50:50、70:30)为载体材料,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生物可降解及具有缓释效果的载药纤维膜并将其口服给药于雌性家兔,同时考察泊洛沙姆188复合聚L-乳酸及聚D,L-乳酸-co-乙醇酸电纺纤维对阿那曲唑的包裹和释放的影响,以及家兔口服阿那曲唑电纺纤维体内药动学特性,并对其相关参数进行考察。方法本实验分别以聚L
学位
目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也是痴呆病症形成的最常见因素。阿尔茨海默病主要病理特征主要由两方面构成,包括粉样蛋白-β(Aβ)肽聚集形成的淀粉样蛋白斑块沉积和过度磷酸化的Tau蛋白导致的神经原纤维缠结(NFT)。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展过程中,神经炎症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增加的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数量和升高的促炎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水平加快了
学位
目的缺血性卒中是导致长期残疾的主要原因,也是最常见的危及生命的神经系统疾病。再灌注血流恢复,是治疗缺血性中风抢救大脑功能的主要工具。然而在长时间的局部缺血后,当血流恢复时会发生继发性脑损伤,这被称为“脑中动脉闭塞缺血/再灌注损伤”。再灌注损伤是缺血性卒中发作和临床溶栓治疗后神经元功能完全恢复的主要障碍,会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产生过量的活性氧(ROS),最后导致细胞死亡。黄芩苷(BA)是一种强自由基
学位
目的光热治疗(Photothermal therapy,PTT)是一种利用光热剂在近红外激光照射下产生足够热量消融肿瘤的方法,具有创伤性小、副作用少、特异性强等优点,在肿瘤治疗中具有潜在的临床医学价值。IR-780碘化物能够有效地吸收近红外激光,具有良好的光热性能;然而,由于IR-780的高脂溶性和体内毒性等缺点,其临床应用受到极大的限制。纳米材料的快速发展为增强IR-780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
学位
目的近年来,传染病在畜牧业已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组主要的广谱抗菌药,对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菌都有很强的杀灭作用。作为新一代兽用抗菌药,盐酸沙拉沙星和马波沙星均具有优良的抗菌性能。然而,不合理的使用抗菌药会导致其在动物和人体中的残留,这些残留物会引起严重的健康问题。因此,开发一种简单、灵敏的新型检测技术迫在眉睫。随着氧化石墨烯(GO)的开发和利用,基于GO的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也取得
学位
目的氟瑞替尼是在研的唯一一种对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具有双重抑制作用的小分子c-Met激酶抑制剂,目前正处于Ⅱ期临床试验阶段。研究证明,氟瑞替尼可用于多种癌症的治疗。现有报道的氟瑞替尼的合成路线存在原辅料价格昂贵、操作繁琐、收率低、不适合工业化生产等缺点。因此,优化氟瑞替尼的合成路线和工艺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在查阅文献和实验探索的基础上,设计了两条氟瑞替尼的合成路线并对其工艺进行了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