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绮生平与交游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123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吴绮(1619—1694),字薗次(也作园次),晚号听翁,别号“红豆词人”。祖籍安徽歙县,从其父这一代起已迁居扬州。吴绮少年聪颖,五岁能诗,于顺治十一年(1654)拔贡生,授弘文苑中书舍人,后升兵部主事、武选司员外郎,康熙五年(1666)出任湖州知府,三年后,即康熙八年(1669)失官,从此不再为官,广交朋友,清贫终老。作为清初文学名家,吴绮在骈文、诗词以及戏曲的理论和创作上都有一定的成就,对当时的文坛有着比较重要的影响。他的一生遍交天下名士,以他为主导形成的湖州唱和之风亦广辐江南文坛,可以说,吴绮的生平经历与交游历史就是一部精微版的清初文学风貌图。然而可惜的是,吴绮的地位和影响却始终难以得到承认与重视,以他为代表的“沉默的大多数”——游离在遗民与贰臣之外的第三种人也一直被研究者们所忽视。本文将吴绮定位为在“遗民”和“贰臣”之外的普通士人的代表。通过对吴绮交游诗作和仕清心理进行细读,尽量找出吴绮身上所具有的时代共性,从而窥探像他这样的文人群体的思想状况和生存状态,他们对传统的继承和反思,对故明的情感以及对新朝的离心和接受。本文选取与吴绮生平与交游有关的典型事迹与人物,试图从全新的角度观照吴绮的人生历程与思想感情,以期刻画出吴绮的人生轨迹及精神肖像,并对以吴绮为代表的、游离在明清之际复杂的社会现实中的文人群体有一个较为深入的展现。论文主要分为四个章节论述吴绮生平及其交游的相关问题。一、吴绮研究综述本章总结近年来有关吴绮的各种研究,确立吴绮的文学史地位与重要性,分析吴绮未受关注原因,以期拓宽视野,给吴绮等更多的清词人以关注,发掘潜藏着的处在蛰伏状态的思想资源,补充完善清代士人的构架,描绘出一幅更为生动详实的清初文人图景。二、吴绮生平研究本章以吴绮七十六年的儒道交织的人生经历为背景,以其独特的“仕循环”为线索,展现他既传统又特殊的一生,廓清他的人生脉络与宦海沉浮,揭示隐含在其行为背后的复杂而又多重的思想感情。三、吴绮家事稽考本章以汪超宏《吴绮年谱》一书为主要参照,结合史实资料和相关文献,对于其中有关吴绮长婿次婿的排位以及吴绮妻妾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考证与推断,并最终推定吴绮女婿的位次与其妻妾姓名,纠正了《吴绮年谱》之误。四、吴绮交游研究本章以吴绮的交游情况为研究对象,重点论述了吴绮与吴伟业、吴绮与龚鼎孳的交游始末,并从爱山台修禊这一吴绮交游史上的最为重要的交游事件出发,以小见大,以期深入论述吴绮与极富盛名的龚氏交游圈的联系与发展,对吴绮的交游历史有一个更为深入的发掘与展现。五、《林蕙堂全集》辑佚本章以汪超宏《吴绮年谱》一书为重要参照,查询相关文献与资料,将书中所列、吴绮《林蕙堂全集》未收的诗文作了集中整理与校对,并全文抄录附于文末。
其他文献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一直是我国大中城市所面临的一个新问题。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变迁,大部分农民工子女已进入公办学校就读,那么这些孩子在新的环境中学习适应状况如何?
在外语习得的过程中,语言教学者的研究中心从注重学习者外部因素转移到了注重学习者内部因素,即对学习者个体因素的研究。因此,影响语言学习的情感因素成为了研究的主流。在众多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不断建设,时速200km/h和300km/h以上的列车较大规模的开通运营,列车的空气动力学问题越来越突出。高速运行列车交会时产生的压力波问题,列车交会产生的横
“幼儿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于2011年开始实施。至2014年,河北省实施这项教育政策已有三年时间。本研究从教育政策执行的角度,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考察“幼
教师提问作为教师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中师生双边互动的主要形式之一,它不仅是学生语言输入的一种重要来源,而且为学生提供了语言输出和反馈纠错的机会。有效的课堂提问是
为培养应用型交通工程专业人才,在分析市场对交通工程专业人才需求的基础上,分析了交通工程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定位,针对应用型交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
素质教育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新教学理念强调要因材施教,照顾学生差异。怎样在课堂教学中实现这一理念,做到教学要面对全体学生,同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因材施教,是初中英语教师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留守儿童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然而这些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单方或双方在外打工,长时间家庭教育的缺失,心理问题非常突出,主要表现为自卑与焦虑倾向、性格
本文以中国耀州青瓷和韩国高丽青瓷作为研究对象。时间维度为9-13世纪,运用图像学,考古学等研究方法,通过分别从装饰、造型、青瓷釉料、胎质、窑炉、窑具、燃料等方面,对中国耀州
面对社会发展对资源的需求,解决资源的可持续问题是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重视资源和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共识,资源战略、环境战略亦成为国家战略。对矿产资源及矿产资源型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