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结构模态识别不确定性的传感器优化布置理论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kinter11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构模态识别是通过分析测点位置处的响应数据,以获取结构的频率、阻尼比和模态振型等反映结构动力特性的模态参数。传感器布置是结构健康监测的首要环节,测点的数量和数据的质量直接影响模态识别的效果。实际测试时,经济成本、数据存储等限制使得布置传感器的数目有限,且结构某些部位无法安置传感器,无法获取完整的结构信息;此外,测量噪音污染、采样频率不足以及布置理论模型与实际情形不符,会影响获取数据的准确性。因此,结构模态信息的缺失或误差会引起模态识别结果的不确定性。如何在有限传感器数目的前提下,通过合理地选择位置,并尽可能多地获取结构准确的模态信息以减小模态识别的不确定性,有着重要的意义。本论文针对影响模态识别结果不确定性的三大问题:测量噪声对结构真实响应的干扰、有限元模型与真实结构间的误差、模态估计的适定性假设与实际情形不符,开展了用于减小不确定性影响的传感器布置方法研究,主要工作如下:
  (1)测量噪声会引起测量数据与结构真实响应之间的偏差,进而引起模态识别的不确定性。为描述该不确定性问题,本论文利用选择矩阵改写贝叶斯频域模态识别的理论公式形式,建立了考虑传感器布置情形的模态识别概率模型;采用信息熵量化模态参数识别的不确定性,推导出一种减小测量噪声对模态识别不确定性影响的传感器布置准则;算例分析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减小测量噪声对模态识别的干扰,可有效减小结构频率、阻尼比和振型识别的不确定性;此外,随着传感器数目的增多,不同模态参数的识别不确定性受传感器布置的影响程度不一样,频率和阻尼比识别的不确定性受到的影响较小,振型识别的不确定性受到的影响较大。
  (2)传感器布置准则的建立通常基于结构的有限元模型,而有限元模型与真实结构之间存在误差,会引起模态识别的不确定性。已有的针对结构模态识别的传感器布置方法,通常将建模误差与测量噪声假定成一个高斯向量进行计算,没有考虑建模误差对于模态识别不确定性的影响。为此,本论文将结构的刚度变化作为建模误差,改写模态参数的后验概率密度函数,进而分别分析测量噪声和建模误差对模态识别不确定性的影响;在此情形下,现有信息熵指标不再适用,为此提出了一种新的条件信息熵指标量化模态识别不确定性并指导传感器的布置,从理论上解释了信息熵指标是所提条件信息熵指标的一个特例。采用多种测量噪声和建模误差的组合形式进行算例分析,对比分析了建模误差对传感器布置方法的影响,并对建模误差对模态识别不确定性的影响程度给出了定性的理论解释。
  (3)结构健康监测系统中,应变传感器往往被用于获取结构局部变形信息,动应变数据中包含的结构整体模态信息通常被忽视。为了充分利用应变数据中的位移模态信息,基于有限元理论,本论文提出了局部坐标系下位移模态估计方法,利用应变传感器位置处的应变模态振型估计单元节点位置处的位移模态振型;为了描述估计结果的不确定性,建立了位移模态估计的概率模型,并利用振型估计量的克拉美-罗下界(Carmmer-Rao Lower Bound)来表示最小的协方差边界;基于置信椭球的几何意义,采用费舍尔(Fisher)信息矩阵的不同范数形式量化估计结果的不确定性;通过平面和空间梁单元结构算例,分析了应变传感器的不同位置对位移模态估计不确定性的影响,并给出了应变传感器优化布置的合理建议。
  (4)针对应变、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传感器的联合布置问题,现有传感器布置方法通常将各类传感器各自独立布置,未考虑不同类型响应之间的联系,这会因加速度计数量不足而引起模态识别的欠定问题。为此,本论文提出利用应变数据中包含的位移模态信息加以解决,通过改进本论文所提位移模态估计方法,使其适用于整体坐标系下的不同节点位移模态估计;分析了应变传感器与待估计自由度的位置对模态估计不确定性的影响,并结合结构大变形位置确定最优的应变计布置位置;利用模态保证准则和冗余度准则来评价通过多类型传感器综合获取的位移模态振型,并依据最优的准则函数的数值选择加速度这类传感器的位置;研究结果表明,所提传感器布置方法能够获得更加完整的模态信息,可以有效减小模态识别的不确定性,使得综合获取的位移模态振型有着较好的可区分性和较小的冗余性。
其他文献
闵行区工人新村所面临的适老性更新问题是我国大城市旧居住区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面临的重要问题。  论文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访谈等方式,分析了闵行区工人新村适老现状,总结出闵行区工人新村在适老方面出现的不足,并基于建筑策划“群决策”方法,将适老性更新涉及到的不同参与主体的需求偏好信息加以分析、总结,进而得到各决策主体的更新意愿。  基于上述分析,总结出闵行区工人新村适老性更新需要解决的问题,继而制定出适老性
学位
传统民居的围护构造是地域风貌主要的的物质表现,同时也是文化的载体之一。一方面,传统民居的围护构造逐渐从适应气候条件,建造水平和材料性能中脱离,成为稳定的构造习惯,进而表达出当地的文化;另一方面,宗教、融合、文化延续等文化需要又推进了围护结构的演进。二者相互作用,逐渐形成一个完整的构造体系。  在当代民居中,社会场景和建造技术发生了变化,但围护构造对恒常需要的满足是不变的。文化作为需要的工具,物质作
坡地建筑(广义的山地建筑)是建筑学、景观学和地形学长久关注的一个主题,论文试图在建筑学背景下讨论坡地建筑场地与空间的关系设计方法。研究过程中发现居住建筑因其居住单元体量尺度可适应性强,常常以集合体的形态建造于坡地上。因此,论文将研究主体集中于坡地上的居住集合体。  重庆、贵州和香港等国内的以及苏黎世、马德里等国外的山地城市中,居住建筑被大量的建造在坡地上。然而,因为场地设计与建筑设计思考上的断裂,
本文从高密度城市环境的角度出发,以上海高密度地区的体育建筑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对它们进行实地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探讨现行的更新改造策略的优缺点,借鉴既有的国内外优秀的体育建筑更新改造案例,并依托高密度城市环境下的建筑应变思维尝试对现行的更新改造策略进行优化。如何解决在紧缩城市和高密度城市环境的背景下存在的体育建筑空间利用率较低、空间品质欠佳等问题,提高体育建筑与城市发展的契合度是本文的写作初衷。  
意大利建筑师路易吉·卡恰·多米尼奥尼(Luigi Caccia Dominioni , 1913-2016)是活跃在二战后的米兰建设中最具影响力的建筑大师之一。在将近六十年的职业生涯中,多米尼奥尼为米兰乃至整个意大利创作了大量优秀的建筑作品,除了建筑设计之外,他的创作活动还涉及景观、家具、产品设计等多个领域。  本文从四个部分展开对多米尼奥尼的设计思想以及建筑作品的研究。  第一章首先明确了本文的
工人新村是上海市20世纪50年代之初为解决工人阶级住房问题,开始兴建的一批集合式住宅,如今的工人新村设施陈旧,户型逼仄,居住环境恶化,老龄化严重,已无法满足居民现代生活居住需求。在上海城市更新的背景下,工人新村作为一批历时半个多世纪的老旧住宅也面临着更新改造的需求。  本文选取上海市虹口区范围内现存所有工人新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基于建筑策划“群决策”方法,提出针对虹口区工人新村的更新
学位
根据国家体育总局于2016年5月发布的《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指出我国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多层次体育需求与体育有效供给之间存在着突出的矛盾。在这一背景下,大型公共体育设施的使用效率也越来越受到国家关注,目前学界对于提升体育设施使用效率的方法主要体现在功能策划,技术研究,运营管理等方面,通过实证案例分析得出结论。对于使用效率这一数据还没有建立清晰的评价模型及指标体系。  本文以上海四家
在机动车交通主导的当代城市空间格局中,街道已成为十分稀有的城市空间类型,在看似繁华的都市景观中,人们很难找到真正具有活力和适宜日常生活的街道。然而,在城市的另一面,那些建造年代久远的住区周边,一些自发形成的“非正式”街道却展现了另一番景象:街道两侧分布着违章的、破墙开店的商业,虽然环境品质与繁华都市格格不入,但日常生活景象却非常生动。这些充满市井生活气息的商业街道是居民为了满足自己的日常生活需求而
在知识经济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角色愈发重要的背景下,知识创新活动作为将知识产业化的重要手段,为人们带来了极大的经济、社会及人文效应。知识创新区作为容纳知识创新活动蓬勃发展的物理空间,无论是更新改造还是新建,都受到各国政府及知识创新人才的重视。本文从知识创新区其应具备的空间构成要素及空间环境特征入手,以增强知识创新区的开放性、综合性及可持续性为目标,汲取典型知识创新区在空间规划设计方面的成功经验,进而
以机器人为代表的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为建筑学与建筑工业拓展了更多的可能性。从建筑的选址、设计,到建造、维护,数字技术正以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建造(CAM)等方式,在诸多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机器人强大的稳定性、极高的效率与精度是学者们一如既往热衷的话题。以数字建造(Digital Fabrication)、建筑3D打印等为典型代表的数字技术应用被广泛探索推进。  然而,在机器人在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