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株型调控基因GmIT1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来源 :东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mingxiaoziwoai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作物之一,籽粒包含40%的粗蛋白以及20%的油脂,远远高于其它作物,其中蛋白质含量远高于猪肉中的蛋白质含量,是鸡蛋蛋白质含量的两倍以上,具有“植物肉”的美称,是人类所需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之一。由于大豆在生活中和工业中的广泛应用,使得中国对于大豆的需求量非常高。近年来,由于中国大豆内部自给率低,产能不足,导致中国严重依赖进口大豆。其中,中国在2019年进口 8851.1万吨,2020年进口 10033万吨,2021年进口 9652万吨。中国大豆产量低主要是由于种植面积少和单产低两个因素导致。其中中国大豆单产水平约为1950公斤/公顷,远远低于水稻和玉米,因此大豆单产仍有很大的提升潜力。株型改良是提升作物产量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合理改善植株结构,调整群体种植密度,提升群体对太阳光能的利用效率,从根本上增加大豆的群体生物量,实现对产量的突破。本研究基于前期获得的株型突变体idealplant type(it1)结合其与冀豆1 2群体的初定位结果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基因挖掘,扩大定位群体并精细定位缩小候选区间,获得了大豆株型调控基因GmIT1,对调控大豆株型的形成调控机制进行研究。对大豆it1突变体进行细胞学观察,探究株型形成的细胞学基础。通过一些实验方法如生物信息学分析、表达分析、亚细胞定位、转基因功能验证、免疫荧光分析、抑制突变体筛选以及激素处理等,初步探究大豆株型基因GmTI1在植株体内发挥的调控机制。研究结果如下:(1)大豆株型突变体it1的多效性表型包括紧凑的植株结构、降低的株高、缩短的叶柄、小且皱缩的叶片以及子叶凹陷的种子。这些变化主要是由于突变体组织器官的细胞结构发生明显的变化。其中,野生型表皮铺板细胞呈现不规则的细胞形态,由凸起和凹陷交替形成的嵌合状态,细胞之间相互交错,紧密相连;突变体的铺板细胞显著减小、细胞则变得更加规则呈现出近乎多边形,凸起区几乎消失。野生型铺板细胞中微管呈现随机排列,突变体铺板细胞微管呈横向排列。突变体的叶柄表皮细胞与野生型相比显著缩短,突变体较野生型相比叶柄中具有更多的木质部细胞,突变体子叶表面不规则凹陷处的细胞发育异常,大小不均。(2)利用扩大的F2:3分离群体进行图位克隆,在5号染色体上获得一个株型相关GmIT1基因。GmIT1基因在编码区CDS序列上第401位碱基发生G到A的非同义突变,该突变位于基因的第二外显子上,导致氨基酸由甘氨酸变为天冬氨酸。转基因实验表明,在野生型小粒豆材料中过表达突变型Gmit1基因使得转基因材料株型改变,形成与突变体相同的植株形态。转基因材料细胞学观察表明,叶片铺板细胞形态与突变体相同变的规则化,铺板细胞中微管排列与突变体相同,叶柄中的木质部细胞数量增加、细胞变得更大。(3)GmIT1基因编码α微管蛋白,具有三个保守结构域分别为核苷酸结合位点、α/β结构域界面以及1pha结构域界面。Gmit1蛋白二级结构发生明显的变化由β转角转换成不规则卷曲。GmIT1基因在大豆中GmIT1基因的超过13个以上的同源蛋白序列,与拟南芥中AtTUA3/5同源关系最近。GmIT1在大豆的不同组织中都有表达。野生型和突变体间有较多的差异表达基因涉及木质部发育以及细胞发育。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GmIT1定位在细胞质中,基因突变并未导致定位结果的改变。(4)利用微管特异性解聚药物实验表明,微管结构的变化直接导致细胞形态的改变。通过EMS诱变it1突变体获得5个it1的抑制突变体,抑制突变体的株高不同程度恢复为野生型特征,叶片、叶柄、种子完全恢复为野生型。细胞学观察表明,抑制突变体的铺板细胞形态、微管排列与野生型相同。抑制突变体中除了原始的it1G143D突变位点还产生其它五个额外突变位点it1s2P325S、it1s3D76V、it1s5P263S、it1s4T191S、it1s1G34S,且这些位点均处于高度保守区域中。抑制突变体的第二突变位点处于α/α、α/β的寡聚界面,改变α-α或α-β寡聚作用进而影响微管结构。(5)突变体与转基因材料对外源赤霉素响应能力降低,处理后无法恢复到野生型水平。野生型和突变体GA与BR相关表达分析表明,微管或GmIT1与GA、BR相关基因的表达存在某种直接或间接的相互作用,进而影响植株的生长发育。综合上述研究结果,GmIT1是一个调控大豆株型形态建成的多效性基因,对植株多个性状均有影响。该基因的突变体及其抑制突变体的研究为深入了解大豆株型调控分子机制研究和大豆株型改良提供了理论和材料基础。
其他文献
十二指肠贾第虫(简称贾第虫)是一种人兽共患原生动物类寄生虫,是最为常见的肠道寄生虫之一,其可以感染包括人类在内的多种哺乳动物和鸟类,是引起世界范围内水源性腹泻的主要原因。贾第虫生活史包括包囊和滋养体两个阶段,其中滋养体定殖于十二指肠,能够通过吸附盘附着在十二指肠上皮细胞表面。通过与上皮细胞的相互作用从而引其腹泻、吸收不良和体重减轻等一些不良症状,半胱氨酸蛋白酶是原生寄生虫重要的毒力因子,它在寄生虫
学位
人畜关系是影响现代畜牧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农场动物福利的重要因素。人的态度和个性影响动物的行为,人表现出攻击性和恶劣态度会加深动物对人的恐惧程度,影响对动物的处理和管理,进而影响畜禽生产性能和福利水平。猪对人的恐惧程度高,通过慢性应激反应会限制猪的生长和生产性能。目前生产实践和现有文献大多探讨短期或者特定阶段的人畜交互操作对猪福利的影响,本研究则聚焦长期的积极人畜关系对猪生长和生产阶段的影响
学位
农业生态系统碳氮磷的迁移转化过程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多元素平衡和养分限制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可以揭示变化环境下生态系统功能和稳定的维持机制。随着我国粮食生产重心北移,黑龙江省逐渐成为我国主要粮食生产基地和粮食战略储备基地,农业水资源消耗日益增加和化肥施用量过多严重制约当地稻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不仅降低水肥利用率,氮磷大量流失还会导致河流湖泊富营养化、地下水污染等环境问题。本研究为探
学位
猪轮状病毒(Porcine Rotavirus,PoRV)是引起猪病毒性腹泻的重要病原。轮状病毒感染具有明显的肠嗜性,因此肠道黏膜免疫是抵抗病原入侵的首要防线,基于此,本项研究利用肠道益生性乳酸菌作为活菌载体,表达和传递猪轮状病毒保护性抗原VP4,利用乳酸菌耐酸、耐胆盐、免疫佐剂功能及乳酸菌肠道黏附定植功能,诱导肠道黏膜免疫系统,通过乳酸菌非特异性抗菌、抗腹泻作用及抗轮状病毒特异性免疫,试图达到合
学位
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我国北方地区的平均气温不断上升,极端高温天气发生的频率和强度持续增加,特别是黄淮海平原高温天气一般发生在7-8月份,35℃以上此时正处于夏玉米开花期前后,高温胁迫常常造成玉米减产15%以上。前人研究表明,调整播期与优化氮肥管理可缓解开花期前后极端高温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然而,关于玉米播期与氮肥互作对玉米生育期内温度条件、产量形成与氮肥利用效率的调控效应,及其缓解开花期前后玉
学位
受全球变暖影响,过去的数十年中冻土区近地表土壤的冻结状态发生了改变。气候变化对土壤冻结前含水量、冻融循环次数、融雪水等因素存在不可忽视的影响。冻融作用能够显著改变土壤结构,除了土壤颗粒本身外,存在于颗粒内部及颗粒间的土壤孔隙系统的变化直接决定了土壤结构的变化。土壤的水热传输能力、力学性质、乃至微生物活动变化的基础和本质都是土壤结构的改变。土壤水冻结和融化时发生的冰水相变引起的体积增减导致了土壤孔隙
学位
在季节性冻土区,由于过量施用肥料导致农田土壤的养分流失和结构失调、土地耕性下降等问题突出,严重危害了田间正常的生产实践活动,并且在季节性冻融作用下农田生态系统中的碳、氮循环也受到了显著影响。为此,本研究以东北典型黑壤土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了野外田间试验以及野外盆栽试验。野外田间试验依据生物炭施入土壤的时间的差异设置了3种不同的生物炭施用方式(秋季施炭、春季施炭、春秋混施,分别记作B、C、D),每
学位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特发性炎症性肠病,由于其经久不愈且易复发,已成为世界公共卫生面临的巨大挑战。硒(Selenium,Se)是机体必须的微量营养素,主要通过结合到硒蛋白中发挥一系列生物学功能。尽管UC的发病机制受多因素调控,膳食Se或硒蛋白缺乏会通过影响涉及氧化应激和炎症的多条信号通路加剧疾病进程。巨噬细胞在硒蛋白介导的胃肠道炎症和激活宿主免疫反应中发挥
学位
盐碱地作为我国主要后备耕地资源,对其开发利用有助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甜菜是主要糖料作物,同时又是能源作物,具有较强的盐碱耐受性,可作为开发这部分土地资源的先锋作物。苗期耐盐碱能力相对较弱,是甜菜在盐碱地域高产高糖的主要瓶颈。因此,研究甜菜耐盐碱机制,挖掘其耐盐碱潜力,探讨盐碱地甜菜高产高糖调控技术,对充分开发利用盐碱地,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结合松嫩平原盐碱土壤条件和甜菜耐盐碱特
学位
东北黑土地经过长期高强度利用和土壤侵蚀,黑土退化问题严重,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导致磷素和钾素流失,作物在生长季节可利用的土壤有效磷含量普遍缺乏和部分地区土壤有效钾含量不足。施用磷肥和钾肥利用率低,过量施用导致土壤理化性质恶化、面源污染和提高农业成本等问题。东北黑土耕作层含有大量的固定态磷素和钾素,利用解磷解钾微生物菌剂可有效促进磷、钾转化,同时生物炭作为固定植物促生菌的载体,配施后可促进微生物大量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