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弥留之际》中的荒原主义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heyouzhang0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荒原》(The Waste Land,1922)是英国现代派诗歌大师T. S. 艾略特(Thomas Stearns Eliot, 1888-1965) 的划时代杰作。“荒原”已成为一个文学批评的符号,被许多评论家用于概括现代派和后现代派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中所传达出的现代人的危机感、破碎感、幻灭感、绝望感及其对荒谬至极的社会的批判意识。本论文认为,西方文学的长河也是一条人类心灵的河流,在它众多的支流中,有一支不容忽略——善良与邪恶的较量、希望与幻灭的抗衡、生命与死亡的争夺。当一切努力都宣告失败后,人意识到自己的脆弱,产生一种宿命感,绝望感。这一主题可以追溯到哈代和莎士比亚的悲剧,甚至还能够在古希腊神话和旧约全书的故事中找到鲜活的范例。本文将这一文学传统概括为“荒原主义(wastelandism),”并将它作为一个文学批评的符号,在充分吸取前人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的知识背景下,对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1897-1962)的小说《我弥留之际》(As I Lay Dying,1929)中的荒原人(wastelanders) 的生存状态进行系统的研究。本文用五个部分来探讨这一主题。引言部分简述《荒原》的主题,将威廉? 福克纳的《我弥留之际》和T. S. 艾略特的《荒原》稍作对比,对“荒原主义”进行界定和说明,提出本文的写作目的及论点。第一章概述美国内战对南方的政治,经济,宗教,和文化的影响。福克纳正是从南方的社会、历史以及文化和文学中吸取了丰富的营养,因而创造出了大量优秀的作品。作为一个现代派作家,他所描写的南方社会和南方人的生活又表现和揭示了人类生活的普遍意义。
其他文献
本文探讨了在第二语言习得中,习得者的输入方式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文章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分别对非英语专业文科和理科学生(共262人)进行调查,区分他们不同的英语输入方式,
大量的研究发现,学习者的个人因素在外语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甚至决定着外语学习的成功与否。关于学习者个人因素的研究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学习风格,学习
自从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后,各行各业在 “互联网+”逻辑下开展了诸多实践活动及学术研究,传媒行业掀起了“互联网+传媒”产业发展的模式,新的商业模式创新和产业升级风起云涌,O2O线上与线下互动生机勃勃,应用创新与用户体验如火如荼。在新的传媒环境下,传统媒体无疑受到了严重的考验,“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提出也为传统媒体发展指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
本文以俄语评价范畴的理论为基础,以谓词为中心,对评价意义在俄汉语句法结构中的具体表现手段进行描述、分析和比较,力图阐明俄汉语评价句在语义、结构上的异同。 主
随着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如今的阅读方式已进入移动媒体的阅读时代。移动媒体终端不仅仅是人们用来联络、交流的工具,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新形式,用户可以进行信息获取
期刊
  本论文讨论当前电子科大非英语专业学生的二语即英语写作问题。作者首先就当前的写作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对英语写作教学史上一系列相关教学方法进行了批判性的回顾,并以此
广告标语在当今社会几乎无处不在,为了在有限的时间或空间向标语受众传递更多更为有效的信息,标语策划者在其广告中大量运用隐喻这一手段。隐喻在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发挥了重
美国小说从开始对英国小说的亦步亦趋到最终取得独立并登上20世纪小说美学的高峰,起作用的因素自然很多,而作为美国最大的少数民族——黑人,及其带有鲜明特点的黑人文化对美国本
翻译长期以来被认为只是一种从原语到目的语的文字转换,而译者只是从事一种复制的工作,本身没有什么自主性。但从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翻译理论研究开始了“文化转向”,并形成了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