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性近视眼底黄斑微细结构和微血管变化及其与视力损伤的关系

来源 :温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110230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展开论述:
  第一部分:
  目的:利用高分辨率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光学相干断层结构扫描及光学相干断层血流扫描)对病理性近视的视网膜结构及血流进行成像及建立相关分析方法,并评价分析测量结果的可重复性。
  方法:本研究一共纳入30名受试者,其中正常对照组、单纯性高度近视组和病理性近视组各10人(正常对照组:年龄27±2岁,眼轴23.76±0.47mm;单纯性高度近视组:年龄27±9岁,眼轴27.28±1.20mm;病理性近视组:年龄32±12岁,眼轴29.24±1.39mm)。所有受试者在进行了基础全面的眼科检查后,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设备对其眼底进行2次重复成像,分别获得黄斑区眼底结构和血流成像。
  结果: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及自行开发的图像分析软件对于眼底黄斑区各外层结构和血流参数测量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黄斑区外层视网膜及脉络膜厚度在正常对照组、单纯性高度近视组和病理性近视组三组中的组内相关系数均大于0.880,重复性系数均小于5%;其中病理性近视组各层厚度的组内相关系数在0.936~0.996之间波动,以脉络膜层厚度的组内相关系数最大(值为0.996);病理性近视组各层厚度的重复性系数在1.21%~2.48%之间波动,以肌样椭圆体区厚度的重复性系数最小(值为1.21%)。所有受试者总和形成的黄斑区外层视网膜各亚层厚度和脉络膜厚度的Bland-Altman散点图中未出现明显偏差的测量点。正常对照组、单纯性高度近视组和病理性近视组这三组中黄斑区浅层视网膜毛细血管丛和深层视网膜毛细血管丛血流密度的组内相关系数均在0.860以上,重复性系数均在3%以内。三组的浅层视网膜毛细血管丛血流密度在病理性近视组的组内相关系数最小(值为0.861),且在病理性近视组的重复性系数最大(值为1.43%)。深层视网膜毛细血管丛血流密度在病理性近视组的组内相关系数也最小(值为0.938),重复性系数在单纯性高度近视组中最大(值为2.09%)。所有受试者总和形成的黄斑区浅层视网膜毛细血管丛血流密度和深层视网膜毛细血管丛血流密度的Bland-Altman散点图中,同样均未出现明显偏差的测量点。
  结论:利用高分辨率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光学相干断层结构扫描及光学相干断层血流扫描)对病理性近视患者的视网膜结构及血流成像,并结合自行开发的相关分析方法可较好的用于病理性近视患者外层视网膜各亚层厚度、脉络膜厚度和视网膜毛细血管丛血流密度的量化分析,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
  第二部分:
  目的: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技术探索病理性近视患者的外层视网膜各亚层和脉络膜层结构的厚度改变,其相互作用关系,及与最佳矫正视力的联系性,进而初步探究形成病理性近视患者视力损伤模型。
  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17年8月到2018年5月期间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就诊的患者,一共收录21个正视眼、70个高度近视眼(其中49只为单纯性高度近视眼,21只为病理性近视眼)。所有患者在进行了基础全面的眼科检查后,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设备,以黄斑中心凹为中心,对其眼底进行放射状扫描成像,并利用实验室自行开发的软件分析获得的眼底图像中的视网膜外层各亚层和脉络膜厚度。
  结果:在病理性近视患者中,黄斑区脉络膜厚度(84.30±22.55μm)、Henle纤维层+外核层厚度(54.28±6.38μm)、肌样椭圆体区厚度(21.34±1.88μm)、交错区+色素细胞层厚度(20.49±1.178μm)相对于正视组(各厚度分别为:243.40±51.63μm、62.66±5.10μm、23.02±2.12μm、27.17±3.93μm)和单纯性高度近视组(各厚度分别为:158.02±43.67μm、57.88±5.99μm、22.76±2.29μm、23.27±3.30μm)均发生了显著地变薄(P均小于0.05)。黄斑区外丛状层厚度在正视组、单纯性高度近视组和病理性近视组三组之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140)。以最佳矫正视力为应变量的单因素广义回归模型中发现,年龄越大(P=0.004)、眼轴越长(P<0.001)、外丛状层越厚(P=0.008)、Henle纤维层+外核层越薄(P=0.001)、肌样椭圆体区越薄(P<0.001)、交错区+色素细胞层越薄(P<0.001)、脉络膜越薄(P<0.001),则最佳矫正视力越差。以最佳矫正视力为应变量的多因素广义回归模型分析各因素和肌样椭圆体区厚度的交互作用时,仅肌样椭圆体区厚度和脉络膜厚度的交互作用在该分析中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6),而肌样椭圆体区厚度和年龄(P=0.283)、眼轴(P=0.904),以及交错区+色素细胞层(P=0.446)的交互作用在该模型中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最终,在多因素广义回归模型中发现,肌样椭圆体区厚度、脉络膜厚度、肌样椭圆体区厚度和脉络膜厚度的交互作用,这三个参数对于最佳矫正视力的预测至关重要(P均小于0.001)。肌样椭圆体区厚度和最佳矫正视力的相关性受到了脉络膜厚度的调控作用(P=0.006)。脉络膜对于视力损伤的临界值厚度为109.77μm。当患者的脉络膜厚度小于109.77μm时,最佳矫正视力和肌样椭圆体区厚度的相关性系数为-0.468;当患者的脉络膜厚度大于109.77μm时,最佳矫正视力和肌样椭圆体区厚度的相关性系数为-0.409。
  结论:在病理性近视患者中,外层视网膜各亚层结构厚度发生改变,尤其在肌样椭圆体区的变薄最为显著。肌样椭圆体区的结构厚度与最佳矫正视力具有相关性,且两者的相关联性受到了脉络膜厚度的影响。对于恒定的肌样椭圆体区厚度,脉络膜越薄,则最佳矫正视力越差。在病理性近视患者的视力损伤的初步预测模型中,肌样椭圆体区厚度、脉络膜厚度、肌样椭圆体和脉络膜厚度的交互作用,这三者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性。
  第三部分:
  目的: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结构(血流)成像技术探索病理性近视患者视网膜黄斑区视网膜结构厚度和内层血流密度的特征性改变、相互作用,及与最佳矫正视力的相关性,进而探究形成基于病理性近视患者视网膜微血管及微细结构特征性改变的视力损伤预测模型。
  方法:本文为一项横断面的前瞻性研究。所有受试者为2018年2月到2018年9月期间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就诊的患者,收录单纯性高度近视眼48只,病理性近视眼22只。对所有患者进行全面基础的眼科检查,确保所有受试者均符合实验标准。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结构(血流)成像设备对所有患者的黄斑区视网膜进行眼底结构和血流成像,并利用实验室自行开发的软件获得眼底结构厚度和血流密度相关参数。
  结果:病理性近视患者的深层视网膜毛细血管丛的血流密度(51.6±2.2%)相对于单纯性高度近视组(54.6±2.4%)发生了显著的下降。病理性近视患者的浅层视网膜毛细血管丛的血流密度(49.4±1.6%)尽管相对于单纯性高度近视组(50.2±1.9%)均发生了下降,但是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248)。在病理性近视患者中,Henle纤维层+外核层(70.3±11.8μm)、肌样椭圆体区(21.5±1.7μm)和交错区+色素细胞层(22.5±3.4μm)厚度相对于单纯性高度近视组(分别为77.4±9.0μm、23.1±2.1μm和26.4±4.3μm)要显著变薄,外丛状层在病理性近视组(21.2±3.8μm)中相对于单纯性高度近视组(19.3±3.4μm)变厚。在病理性近视组,不论在是否矫正眼轴的情况下,肌样椭圆体区厚度、光感受器外节厚度以及交错区+色素细胞层厚度都与深层视网膜毛细血管丛的血流密度存在相关性;但是这样的相关性在单纯性高度近视组并不存在。在以最佳矫正视力为应变量的单因素回归分析中发现,眼轴越长(P<0.001),外丛状层越厚(P=0.016),肌样椭圆体区越薄(P<0.001),交错区+色素细胞层越薄(P<0.001),脉络膜越薄(P<0.001),浅层视网膜毛细血管丛的血流密度越少(P=0.044),深层视网膜毛细血管丛的血流密度越少(P<0.001),则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越差。广义线性模型分析中以患者的视力作为预测指标,发现深层视网膜毛细血管丛的血流密度(P=0.017)、肌样椭圆体区厚度(P=0.022)以及脉络膜厚度(P=0.043)相对于其他指标对于最佳矫正视力的预测最具有重要作用性。
  结论:在病理性近视患者中,视网膜血流密度和结构厚度均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深层视网膜毛细血管丛的血流密度和外层视网膜各亚层结构厚度、最佳矫正视力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当结合深层视网膜毛细血管丛血流密度、视网膜外层肌样椭圆体区厚度和脉络膜厚度时,可以很好地监控和提示病理性近视患者视力损伤,上诉三个参数指标在病理性近视患者的视力损伤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内活性氧(ROS)的过多产生,导致细胞处于氧化应激状态,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眼底疾病如年龄相关黄斑变性(AMD)。AMD是一种不可逆的致盲性眼病,目前临床上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能够抑制该类疾病的发展,只能在某些渗出性AMD的晚期采取一定的干预,抑制新生血管的形成,从而延缓疾病的进一步恶化。如何在AMD疾病的早期干预病程的发展,从而有效抑制该疾病的发生,是眼科临床亟待解决
期刊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展开论述:  第一部分:  目的:搭建高性能的Phs-SS-OCT系统用于OCE成像;同步整合Phs-SS-OCT系统和PZT激励装置,并开发Lamb波分析算法发展OCE技术测量角膜组织弹性模量,评估测量结果的重复性和可行性。  方法:基于对称环形器结构搭建高速SS-OCT系统。在SS-OCT系统中增加FBG来稳定系统的相位,并结合多普勒相位分辨算法实现Phs-SS-OCT系
学位
报纸
结直肠癌是人类主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位居所有肿瘤的第三位和第二位。其中复发和转移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尽早检测到患者复发转移并进行临床干预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ctDNA(循环肿瘤DNA)是由凋亡、坏死的肿瘤细胞释放出片段化DNA进入血液所形成,其携带有与肿瘤组织相一致的分子遗传学改变,被认为是新一代肿瘤分子标志物。基于ctDNA检测的肿瘤“液体活检”不仅可进行拷贝数分析、
学位
学位
目的:  视锥-视杆细胞营养不良(Cone-rod dystrophy,CORD)是一种遗传性视网膜疾病。CORD主要特征为视锥感光细胞和视杆感光细胞的功能逐渐丧失并死亡。在受损程度上,以视锥细胞的功能丧失最为明显,随之是视杆细胞功能的逐渐缺失,但视杆细胞功能受损程度与视锥细胞相似或较轻。CORD属于遗传性视网膜疾病(IRD)。目前,已有超过270个基因与IRD有关,IRD疾病的遗传异质性使得诊断
学位
目的:  内质网膜蛋白复合物3(EMC3),又称跨膜蛋白111(Transmembrane Protein111,TMEM111)、视动反应b(pob),是2009年发现的内质网膜蛋白复合物的一员。EMC3在进化上高度保守、生物界表达广泛,并且在生物内表达量丰富,其功能主要表现在维持细胞内蛋白质稳态上。EMC3在斑马鱼中影响感红视锥细胞的存活,在果蝇中影响视紫红质的生物合成。关于EMC3在哺乳动物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展开论述:  一、外伤性视神经病变(TON)模式动物的选择  目的:外伤性视神经病变(TON)是颅面部钝性损伤后视力丧失的常见原因。当前,对TON尚无有效治疗,原因之一是缺乏符合TON临床特点的大动物模型,为此难以进行有针对性的新治疗的研发。临床上,TON主要表现为视神经管内段视神经的损伤;同时,随着经鼻内窥镜手术的日臻成熟,可以利用手术开放视神经管前的蝶窦,对损伤视神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