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界面调控及性能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l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可再生能源(诸如风力、太阳能)的不断发展,未来会在电网中占据越来越多的比例,但由于可再生能源的不确定和分散性,大规模储能系统使用显得尤为重要。钠离子电池因原材料资源丰富、价格低廉以及具有与锂离子电池相似的工作原理等优点使其成为最有大规模应用前景的新一代储能系统之一。资源丰富、储钠电位较低的碳材料和高容量的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作为钠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相关的制备、结构、性能和储钠机理都得到细致的研究,在钠离子电池领域都具有相当大的商业化应用潜力。但目前作为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面临着首周库伦效率(ICE)低、难以有效构建稳固的界面等问题,进而直接影响其电化学性能,阻碍了钠离子电池的商业化进展。本论文探索了预钠化和元素掺杂两种策略用来提升钠离子电池负极的首周库伦效率,优化电极材料界面的稳定性,提升其电化学性能。具体内容如下:(1)通过化学方法制备了碳包覆的二硫化铁钠(NaFeS2@C)材料,并对其结构、电解液中界面构建及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该复合材料具有交联的多孔结构特征,其中碳层的存在可以抑制电极材料循环过程中的体积膨胀,并构建三维导电网络,提升电极材料的导电性。此外,相比常规的FeS2@C电极材料,NaFeS2@C中的钠补偿了首周不可逆容量的损失,显著提高了电池的ICE(96.7%),改善了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理论计算表明,预钠化的NaFeS2@C表现出更高的状态密度(DOS)和反应活性,具有更高的转化反应可逆性。并且,在NaFeS2@C电极表面形成了薄且富含NaF的固态电解质中间相(SEI),具有更好的离子传输和机械稳定性。作为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所制备的NaFeS2@C电极表现出高的ICE(96.7%)、高倍率性能(100 Ag-1时为136 mAh g-1)、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在5.0 A g-1下循环2500次后为343 mAh g-1)和689 Wh kg-1的能量密度。(2)通过冷冻干燥和高温退火等方式合成了 Co元素掺杂的硬碳负极材料(HC-Co),对其物理化学性质、电化学性能和界面进行了研究。所制备的HC-Co表现出片层状的碳片结构,具有更高的石墨化程度和更低的缺陷浓度。在电化学性能测试中,HC-Co表现出明显更高的ICE(74.8%)和更好的电化学性能(0.05 A g-1的电流密度下约为200 mAh g-1)。此外,通过进一步分析HC-Co和未掺杂HC负极材料表面放电至0.01 V所形成的SEI的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图像发现,HC-Co具有更薄、更完整的SEI层和外层为聚酯内层较多无机组分的组成分布,有效使溶剂化的Na+在嵌钠之前脱溶剂化,进而表现出更好的电化学性能。该工作为改善硬碳电极材料的首周库伦效率提供了新方法。
其他文献
小檗碱是一种从中药黄连中分离出的一种生物碱,因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从而限制了其在制药行业中的应用。本文采用将小檗碱与可生物降解的有机酸相结合形成药物盐的方法,来改善小檗碱的理化性质,提高小檗碱的生物利用度。这些药物盐作为潜在的药物,为使其在制药行业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了解它们的理化性质及其与生物小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设计合成了五种以小檗碱为阳离子的药物盐,即小檗碱-正辛酸([BBR
学位
硼烷(borane)一般是指由硼和氢组成的硼氢化物(borohydrides)及其衍生物。自1912年Stock首次报道了硼烷以来,硼烷以其不同寻常的多中心成键方式和广泛的应用领域引起了硼化学家的极大兴趣。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硼化学家们对多面体硼烷的合成、性质以及应用逐渐有了系统的认识。尤其是近些年来掀起的对BNCT的研究热潮,迫切的需要硼化学家们开发新的合成多种功能化的多面体硼烷的方法。在多
学位
对外直接投资始终是国际商务领域关注的焦点,而具体投资区位是企业实行国际化战略、实现“走出去”时面临的首要问题。在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并非仅仅流向制度质量比中国更好的国家和地区,而是存在向制度风险更高的地区“嵌入”的现象,但这其中的原因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释。根据“高阶梯队理论”,企业的经营决策结果会受到管理层背景特征、认知、价值观的影响。已有文献从东道国层面以及企业整体资源层面对企业对外投资区位
学位
耐火砖是一种可用于建造各种热工设备和熔炉的高温建筑材料。在其生产过程中,工艺水平和操作不当会造成缺角、缺棱、凹坑、凸起等表面缺陷,这类缺陷不仅影响了该材料的使用寿命与安全性,还会对耐火砖的生产质量和经济效益带来巨大影响。目前,耐火砖表面质量检测仍主要依靠传统的人工检测方式完成,存在产品抽检率低、检测准确率低、成本高、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且受人工经验和主观因素影响较大,不能满足现代生产的需求。由于耐
学位
随着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技术快速发展,在现代生活的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目标检测任务作为计算机视觉的基本问题之一,构成了许多其它计算机视觉任务的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算法主要分为两种:两阶段目标检测算法和一阶段目标检测算法。然而,在现实场景中目标对象通常是复杂多样的,目标检测模型需要检测出不同尺度的目标,例如小、
学位
传感器作为工业设备监测的重要工具,主要用于信号采集和信息获取,为控制系统提供决策依据。传感器通常工作于恶劣环境中,容易出现精度下降、偏差、漂移等故障,影响数据的可靠性与准确性,造成控制系统崩溃等严重后果,因此传感器故障诊断对于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传感器故障诊断任务由两部分组成:故障检测和故障诊断,故障检测确定传感器是否在正常测量范围内工作,故障诊断则识别传感器发生何种故障。本文基于深度学习
学位
齿轮、轴承、轴等是机械中传递力和运动的关键零部件,广泛应用于汽车、船舶、航空航天、军用装备等领域。这些零部件需要长期承受弯曲、接触及扭转等复杂的循环载荷作用,因而极易引起疲劳失效。构件表面总是存在因结构、加工等原因引起的沟槽、尖角等不连续平面,即缺口,热处理后缺口附近的组织场、应力场、硬度场都会发生变化,且缺口引起的应力集中会严重影响构件的疲劳性能,所以缺口往往是构件失效的根源。本文以18CrNi
学位
近年来随着关于三维数据的研究与深度学习的紧密结合,三维内容(如物体与场景)的生成已成为三维深度学习的研究热点。三维场景生成研究包含基于图像的三维生成和基于语言描述的三维生成等,本文基于草图图像研究的三维场景生成。因为草图不具有深度信息会影响模型生成质量,镂空结构的框架场景生成草图就不具有可指示遮挡等深度信息;此外普通RGB图像与草图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大部分基于RGB图像的三维生成算法无法直接迁移到
学位
抗疲劳制造技术是通过控制表面完整性和表面变质层,提高工件使用性能和疲劳强度的新一代制造技术,与目前采用的“成形”制造有很大的不同。抗疲劳制造技术的核心是通过表面改性赋予工件优良性能的表面变质层,而表面变质层断裂韧性的表征与测量,是抗疲劳制造技术研究的基础,对抗疲劳制造技术的研究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拉伸试验和连续压痕试验,提出表面变质层断裂韧性的表征方法,并对18CrNiMo7-6合金钢基
学位
本研究以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等为代表的互联网广告管理平台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在智能技术范式下的动态能力变化。文章首先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综述了演化经济学视野下技术范式的概念、构成、体系以及技术范式间发生转移的动力机制,并回顾了技术范式各阶段下企业动态能力的相关研究,发现技术范式内存在产生、形成和转移阶段,企业在技术范式不同阶段的动态能力依次表现为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组织创新。而后对智能技术范式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