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石漠化植物群落演替规律与结构经营技术

来源 :贵州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falinglo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喀斯特石漠化治理最有效地生态修复途径是恢复石漠化地区的植被,如何能在尽可能少的时间快速提高植被速率,加速植被的演替效率,这需要更好理解植被的演替规律。为了阐明不同等级石漠化地区植物群落的演替规律及其驱动因素,探究物种多样性、建群种叶片功能性状、群落物种空间格局随石漠化的演替规律。根据物种多样性演替理论、叶经济谱理论和生态位分化理论为依据,2017-2019年,在代表中国南方喀斯特不同地貌类型和石漠化等级总体结构的贵州高原生态环境,选择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的毕节撒拉溪、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的关岭-贞丰花江、山地峡谷无-潜在石漠化施秉喀斯特为研究区,对研究区38个野外样地进行定位观测,以研究区不同石漠化演替阶段的38个植物群落和建群种进行采集和样品测定,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冗余分析、线性回归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不同等级石漠化地区物种多样性与气候和土壤的关系,建群种叶片功能性状与气候、叶片碳氮磷、土壤和植物生长型的关系,群落物种空间格局与地形的关系进行分析,通过研究不同等级石漠化演替过程中植物物种多样性、植物群落中建群种叶片功能性状和植物群落的空间格局与种间相关研究,阐明石漠化梯度上物种多样性、建群种功能性状以及植物群落的空间格局与种间关系的演替规律,揭示影响其变化的因素和驱动机制,提出植物群落优化技术,集成植物群落优化调控技术并进行应用示范与验证,为提高石漠化治理植被生态效率提供科技参考。(1)物种多样性总体随着石漠化的加剧呈下降的趋势。喀斯特高原山地研究区,岩石裸露率(percentage of exposured rock,PER)和全钾(total potassium,TK)对乔木层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最大;有效钾(available potassium,AK)对灌木层多样性的影响最大;草本层多样性受有效氮(available nitrogen,AN)和pH影响最大。气候和土壤分别解释了9.4%和65.9%的差异。喀斯特高原峡谷研究区,PER和AN对乔木层多样性的影响最大;有效磷(available phosphorus,AP)和年均温(manual average temperature,MAT)对灌木层多样性的影响最大;草本层多样性受年均降水量(manual average precipitation,MAP)影响最大。气候和土壤分别解释了14%和73%的差异。喀斯特山地峡谷研究区,MAT对乔木层多样性的影响最大;MAP对灌木层多样性的影响最大;草本层多样性受AN和全磷(total phosphorus,TP)影响最大。气候和土壤分别解释了23%和7.6%的差异。研究发现研究区物种多样性均受到N和P的影响,未来要更多侧重于N和P与石漠化的耦合关系。研究结果可为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提供理论参考依据。(2)喀斯特高原山地研究区,随着石漠化的加剧,比叶面积(specific leaf area,SLA)、净光合速率(net photosynthetic rate,Pn)和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WUE)呈升高的趋势,而叶厚度(leaf thickness,LT)呈下降的趋势。叶面积(leaf area,LA)和叶干物质含量(leaf dry matter content,LDMC)随着石漠化的加剧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喀斯特高原峡谷研究区,随着石漠化的加剧,SLA呈升高的趋势,而LT和LA呈下降的趋势。Pn和WUE随着石漠化的加剧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而蒸腾速率(transpiration rate,Tr)随着石漠化的加剧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喀斯特山地峡谷研究区,LT和LDMC随着石漠化的加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SLA、Pn和Tr随着石漠化的加剧呈先降后升的趋势。总的来看,强度石漠化地区植物具有较高SLA值和较低LDMC,无石漠化地区具有较低的SLA和较高的LDMC和LT,研究表明,随着石漠化的正向演替,植物由演替早期的开拓性策略演变为演替后期的保守型策略。(3)对研究区建群种叶片功能性状与气候、叶片碳氮磷、土壤和植物生长型进行RDA,分析表明叶片磷含量(leaf phosphorus content,LPC)和pH对WUE影响最大,AN对Pn和SLA影响最大,MAT对Tr负相关影响最大,LDMC受LC:P影响最大,植物生长型(growth form,GF)对LT影响最大。气候、叶片碳氮磷、土壤和植物生长型等四组解释了叶片功能性状29.4%的变化,其中,单独的气候、叶片碳氮磷、土壤以及生长型分别解释了6.8%、6.2%、10.8%和0.4%的差异。结构方程模型表明LPC、LC:P以及土壤因子中pH、AN直接影响SLA、Pn、Tr和WUE,而气候因子中MAP和MAT主要是通过影响LPC、pH和AN的变化,从而间接产生影响SLA、Pn、Tr和WUE。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石漠化地区功能性状的驱动因素。(4)利用点格局g(r)函数对喀斯特高原山地、高原峡谷和山地峡谷研究区的植物群落和优势种的空间格局分析发现,高原山地和山地峡谷研究区的植物群落和优势种的空间格局以随机分布为主,而高原峡谷研究区的植物群落和优势种主要以聚集分布为主。高原山地研究区华山松与白栎种群在观测尺度内无关联,老鼠矢与华山松和白栎种群在研究尺度内为无或正相关;高原峡谷研究区翅荚香槐与构树种群为无或正相关,黄栌与构树种群为无或负相关;山地峡谷研究区马尾松、柏木和杉木种群之间表现为无或正相关。研究表明,由中强度石漠化的高原峡谷研究区到潜在-轻度的高原山地和山地峡谷研究区,群落空间格局由聚集转为随机分布,种间关系由负相关和无相关转变为正相关和无相关,说明种间关系随着石漠化的正向演替得到改善。CCA分析显示坡向、坡度和PER影响物种空间格局的分布。(5)利用改进的植物群落结构经营迫切性指标体系对研究区大样地植物群落结构进行评价,评价表明喀斯特高原山地和山地峡谷研究区的植物群落密集度较高,林分混交度较低,建群种受N元素的限制;喀斯特高原峡谷研究区植物群落林分空间分布需要优化,将聚集分布优化为随机分布,同样群落建群种也存在N元素的限制问题。研究结果揭示了石漠化植物群落结构现存的一些共性问题,并且提出了优化措施与技术。针对群落存在的不足,结合建群种生态策略研究,对研究区不同等级石漠化地区进行结构化经营。利用群落结构化经营技术对研究区进行示范,目前,喀斯特高原山地、高原峡谷和山地峡谷研究区已示范面积分别12.35 hm~2、10.37 hm~2和18.63 hm~2,示范后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和植被覆盖度较示范前有小幅度提升。研究可为石漠化地区人工林群落经营、生态效益提高和物种多样性的恢复提供可行性技术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生物滞留技术通过控制径流污染、削减径流体积和洪峰流量对面源污染有很好的径流控制效果。与此同时,人们在过度追求自然积蓄和雨水径流总量控制的同时,改变了雨水径流的下垫
本文以移动车载电源的应用为研究背景,首先分析和研究电压型移相全桥隔离三端口变换器拓扑,基于三个端口的功率特性给出隔离型三端口变换器解耦的实现方法,并在功率解耦的基
错油门是一种依靠油压或者电磁信号,改变滑阀的位移量,从而达到控制其他油路油压的高低,是油动机的核心部件。汽轮机油动机工况复杂,错油门容易出现液压卡紧,泄漏增大,控制信
草海作为一个特有的高原草型湖泊,随着草海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草海湖区正面临大量生产生活污染汇入的问题,对草海水生态环境带来生态风险。本文通过采取草海不同季节下沉水
大跨度桥梁具有轻柔的结构体系及复杂多样的断面形式,这使得其抗风设计极具挑战性。近年来,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规模越来越庞大,混合梁斜拉桥的建设规模也随之发展壮大,其
随着技术的迭代更新,越来越多的新型材料应用到各个领域当中,但很多材料是非金属或者硬度很低的金属导致不能用刀具进行直接加工,传统的加工方法却不能很好的解决,例如生物组
金属腐蚀现象是一个困扰全世界的难题,每年因腐蚀而消耗的成本十分高昂。热浸渗铝防腐法是一种操作简便,成本较小,且具备突出的耐腐蚀和抗高温氧化特性的方法,因而被多个领域
车辆荷载是桥梁结构承受的最主要的动荷载,是导致桥梁结构产生疲劳破坏以及结构可靠性降低的主要因素。准确掌握桥梁结构在运营状态下实际承受的动荷载水平是当下最紧迫且意义重大的环节。本文基于剪切应变影响线提出了两种识别单一车辆荷载的新方法,并都考虑了荷载横向分布。根据剪切应变影响线的特征不仅能识别车辆轴重和总重,还能识别车速和轴距。第一种方法利用剪力影响线突变值与荷载大小成正比的原理对移动荷载进行识别,该
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正在成为改革的重要实践。继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生态文明”的概念后,党的十八大正式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作为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监督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也被赋予了新的职能。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作为政府生态管理和生态监督的重要手段之一,对领导干部任职期间管辖范围内的自然资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 TURP)腹膜外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extraperitoneal laparoscopic radical prostatectomy ELRP)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