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气管插管固定装置研发及其应用效果评价

来源 :新乡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llydal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气管插管术是重症患者救治中最常用的技术。由于不正确的气管插管固定方式,常导致非计划拔管、压力性损伤、皮肤过敏及口腔并发症的发生。研究表明,因非计划拔管导致的病死率高达10%-25%,因气管插管固定导致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为17.5%,皮肤过敏反应发生率为11.3%,口腔并发症发生率为19.2%。如何妥善固定气管插管,避免非计划拔管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仍是临床护理的一大难题。气管插管的固定方式大多是将胶布呈蝶形、“十”字形、“E”形或“工”形固定于患者口周,此类方式有以下缺陷:固定气管插管导管常使用用胶贴进行固定,而胶贴易被患者唾液浸湿,进行口腔护理时常常需要去掉胶布,易导致插管脱出;气管插管导管压迫患者口腔及周围皮肤,形成压力性损伤;使用胶贴进行固定时部分患者会出现皮肤潮红等过敏反应,甚至出现皮肤破溃的情况;口腔护理时不能完全暴露口腔,易发生口腔并发症。目的为了解决气管插管固定问题,本研究创新设计了一种新型气管插管固定装置,用于减少在气管插管固定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该装置应用于气管插管患者。本研究将纳入研究患者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气管插管非计划拔管、压力性损伤、皮肤过敏反应和口腔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观察新型气管插管固定装置在重症医学科患者气管插管固定中的应用效果,探讨此新型气管插管固定装置的实用型与有效性,为此新型气管插管固定装置可应用于临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缺点列举法分析现行气管插管固定所存在的缺点,并在此分析的基础之上设计一种应用于临床的新型气管插管固定装置,收集数据,用以与对照组进行比较。选择某三甲医院重症监护室住院的气管插管患者,按历史对照研究法分为两组,选择于2020年1月1日-2020年3月15日接受气管插管的患者共40例,将其设置为对照组,选择传统的胶布固定法行气管插管,选择于0220年3月16日-2020年6月2日接受气管插管的患者共40例,将其设置为观察组,使用新型气管插管固定装置对气管插管进行固定。比较两组患者气管插管非计划拔管、压力性损伤、皮肤过敏反应和口腔并发症等指标,观察新型气管插管固定装置气管插管患者的应用效果。选择SPSS25.0统计软件录入数据并进行分析整合,双人进行数据的录入以及对结果进行核对。对于患者一般资料数据的统计描述选择例数以及百分比进行,选择X2检验。检验水准α=0.05。结果设计了一种新型气管插管固定装置,降低气管插管固定中存在的相关并发症,提高患者舒适感。1.两组一般资料比较研究过程中,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均完成研究,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非计划拔管率比较两组气管插管固定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固定中非计划拔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干预前非计划拔管发生率20.0%,使用气管插管固定装置后,非计划拔管发生率降至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比较两组气管插管固定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固定中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干预前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为30.0%,使用气管插管固定装置后,压力性损伤发生率降至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皮肤过敏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气管插管固定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固定中皮肤过敏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对照组患者,干预前皮肤过敏反应发生率42.5%,使用气管插管固定装置后,皮肤过敏反应发生率降至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口腔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气管插管固定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固定中口腔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干预前口腔并发症发生率为20.0%,使用固定装置进行固定后,口腔并发症发生率降至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气管插管固定装置具有固定效果好、减少并发症、操作简便特点,可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
其他文献
我国海上稠油资源极为丰富,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此类油藏储量高、开发难度大。M油田为典型海上稠油油田,油田南区采用多元热流体吞吐开发,但随着吞吐轮次增多,出现单井产量大幅降低、含水率快速上升、气窜现象明显等问题,因此探究海上稠油油藏吞吐后合理转驱方式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M油田实际区块生产动态数据,对海上典型稠油油藏吞吐阶段进行生产动态研究,分析了多元热流体吞吐不同轮次生产动态特征;其次利用数值模拟
学位
背景食管癌(Esophageal Carcinoma,EC)是全球高发恶性肿瘤之一,半数以上的年新增病例发生在中国,且90%以上的为鳞状细胞癌。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分布,豫北地区尤其是林州市高发,而距其百余公里左右的范县等为低发区,原因尚不清楚。随着诊疗技术水平的进步,ESCC患者生存情况有所改善,但整体五年生存
学位
在典型非均质海上油藏开发过程中,储层的非均质性导致的水平井注水和产出不均匀是影响水平井稳产的主要因素。准确开展海上非均质油藏水平井开发效果评价有助于深入了解油田开发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和油田目前的开发现状,并为油田未来制定水平井控水增油对策提供了理论支撑。因此建立海上非均质油藏水平井开发效果评价方法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针对海上典型非均质油藏,首先从单井到井组生产动态分析,划分了BZ油田不同水平井水
学位
背景肺癌是世界上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中肺腺癌是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之一。肺癌因缺乏早期诊断的分子标志物,半数以上的患者初诊时已是中晚期,失去手术根治机会,五年生存率不足20%。在肺癌中,对肺腺癌的突变基因研究较多,肺腺癌缺陷基因研究成为目前的前沿课题,靶向药物也相应增多,为此类基因突变患者带来了生存获益。近年来,SRPX2是肿瘤相关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热点,大量研究表明SRPX2在许多癌症细胞中都过度
学位
学位
我国鄂尔多斯超低渗油藏经过注水开发,水驱波及情况亟需评价。流管法是一种较好的评价波及系数的方法,经过多年的完善已能够体现超低渗油藏渗流特征。但目前流管法只能计算一次井网波及系数,无法实现开发过程中井网调整后的波及系数计算,因此流管法在研究井网加密方面具有较大的局限性。首先,基于考虑超低渗油藏渗流特征的流管法,进一步提出井网变换时流管转换方法,引入直角系坐标网格,将加密前流管的数据转化到加密后的流管
学位
背景业已证明,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治疗中基于环肺静脉隔离(Circumferential pulmonary vein isolation,CPVI)的射频消融术安全且有效,目前被广泛应用于AF的临床治疗,已经成为AF节律控制的一线方案。随着对AF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消融设备、器械、术者经验的不断积累,在不同的时间段产生了目前临床广泛应用的三种方
学位
背景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一种血液系统常见的抗体介导血小板破坏的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随着对其复杂发病机制的进一步探讨,越来越多研究发现T淋巴细胞亚群及相关细胞因子异常所致免疫耐受功能障碍也是ITP发病关键。研究发现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 TPO)联合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可纠正ITP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调节紊乱,调控细胞因子网络失衡介导免疫耐受恢复,以提高治疗效果,但国内对rh TP
学位
我国DQ油藏通过直井-水平井联合井网实现了有效开发,由于钻遇率以及直井-水平井联合井网的多变性,常规油藏的储量控制程度及动用状况评价方法不能适用于DQ油藏,导致其储量控制程度,储量控制范围内的动用状况难以评价,亟需开展储量控制程度及动用评价方法研究。本文基于DQ油藏的地质模式和平面的井网特征,抽提了DQ油藏3种水平井模式和4类直井-水平井联合井网类型,利用数值模拟刻画了不同钻遇模式水平井渗流场特征
学位
背景患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s,CSVD)的人数越来越多,比例逐年升高。伴随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CSVD检出率也在提高。近年来人们对CSVD的认识逐渐深入,它不仅是多种临床急慢性神经系统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而且会造成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甚至远期会发展成血管性痴呆。目前对脑小血管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