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背景下基于固碳效应评价及预测的滇中城市群土地利用对策研究

来源 :云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ut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系统碳储量是衡量区域生态系统固碳能力的重要指标,而人类活动带来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则是影响陆地生态系统固碳效应发挥的关键,积极引导和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方式将有助于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全球变暖日益加剧,中国于2020年提出“碳中和”发展目标,为全球气候变化贡献中国力量,在此背景下对土地利用的固碳效应进行评价与预测研究,有利于进一步分析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固碳功能影响,也对区域“碳中和”目标实现和土地利用政策调整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本研究以滇中城市群为例,基于2000、2010和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运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转移矩阵等分析方法,整体把握城市群20年间土地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并借助In VEST模型和修正后的碳密度值,从时空角度对城市群碳储量变化作进一步探究,总结当下城市群土地利用变化对碳储总量以及固碳能力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运用PLUS-Markov和In VEST模型模拟滇中城市群2030、2060年自然发展情景、生态保护情景和高质量发展情景下碳储总量及空间格局,对未来土地利用的固碳效应做进一步剖析,并依据分析结果提出不同尺度和情景下土地利用对策建议。结果如下:(1)滇中城市群20年间土地利用变化显著:从时间变化来看,2000-2020年林地、耕地、草地均呈现下降趋势,其中林地、耕地面积分别减少0.27%(297.47km~2)、0.46%(512.58km~2)。面积上升地类中,建设用地增加量最大,为1.24%(1377.40km~2)。土地利用动态度中,水域、建设用地动态度变化较为剧烈,分别为1.27%、10.27%。其中2010-2020年间土地利用综合动态度上升趋势最为显著,为3.28%,该时段土地利用变化最为剧烈。从空间变化来看,地类转移过程中,林地与草地之间的相互转移最为显著,20年间草地向林地转移2187.54km~2,林地向草地转移2086.76km~2。建设用地转入面积主要贡献源来自于耕地,2000-2010、2010-2020年间耕地向建设用地的转移分别高达375.32km~2、656.81km~2,两研究时段建设用地增长翻倍。结果表明,随着人类地表活动加强,各地类动态变化愈发激烈。(2)滇中城市群碳储量在2000-2020年间呈现整体下降趋势,从2000年16757.01×10~5t减少为2020年的16657.18×10~5t,共减少99.83×10~5t,其中2010-2020年间碳储量变化较为剧烈,下降值高达73.53×10~5t。滇中城市群碳储量呈现“西高东低”态势分布,高值区域主要集中在楚雄州西北与西南部,玉溪市中部,昆明市的西北与西南区域。低值区域主要集中于昆明市中南部和东北部,楚雄州、曲靖市南部和东南部,玉溪市的东北部和西南部。总体而言,20年间滇中城市群固碳能力随着碳储量的下降而减弱,虽然生态系统固碳功能本底较好,拥有大量高碳密度值林地,但仍有不断下降风险,土地利用的固碳效应减弱。(3)基于PLUS-Markov耦合模型的滇中城市群土地利用模拟中,驱动因子贡献度分析得到建设用地与耕地面积扩张过程中GDP是贡献度最大的驱动因子,林地面积扩张贡献度最大是DEM。模拟数据与实际数据对比结果表明Kappa系数为0.90,总体模拟精度为0.93,PLUS-Markov耦合模型具有较高可靠性。多情景模拟结果显示,不同情景下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差异明显。1、自然发展情景下,相比于2020年,2030年城市群林地、耕地和草地下降明显,分别下降485.84km~2、414.14km~2、730.75km~2;2、高质量发展情景下林地、耕地、草地仅分别下降235.20km~2、94.89km~2、443.94km~2。3、生态保护情景下林地、草地等生态用地得到维护,但耕地数量较自然发展情景下降幅度较大,2030年耕地面积下降高达745.33km~2。其中,高质量发展情景更好的实现了各地类之间的动态平衡,生态用地和耕地均维持在较高水平,因此高质量发展情景更加贴合城市群规划指示精神。(4)不同发展情景下滇中城市群固碳能力各不相同,自然发展、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情景2030年碳储量较2020年分别下降114.44×10~5t、47.14×10~5t、44.51×10~5t,2060年较2020年分别下降351.68×10~5t、141.68×10~5t、132.42×10~5t。其中高质量发展情景固碳能力优于其他情景,并且各情景下碳储量均呈现“西高东低”总体分布态势,然而随着时间推移,低碳储量斑块拥有较强扩张趋势。基于碳储量对城市群进行固碳效应等级划分,行政尺度下划分城市群固碳效应低、较低等级区县28个,中等级区县9个,高、较高等级区县12个。城市群尺度下各情景固碳效应低等级区域位于城市群中部区域,中等级区域主要位于城市群东部与东北部,高等级区域主要位于城市群西部。(5)为进一步维护固碳功能稳定以及充分发挥土地利用的固碳效应,基于分析结果提出一系列针对各州市和城市群整体的土地利用对策建议。行政区划尺度下,固碳效应低、较低等级区县应加强建设用地管控,固碳效应中等级区县应维护建设用地、林地和耕地之间的动量平衡,固碳效应较高、高等级区县则重点突出林地保护。城市群尺度下,城市群中部严控建设用地扩张,城市群北部进一步落实林、草保护政策,城市群南部应合理调控生态用地与建设用地冲突,城市群西部应积极推行林地生态工程,城市群东部则有计划实施退耕还林还草,保障耕地质与量平衡。自然发展情景下以遏制建设用地增长速率为重点,生态保护情景下耕地保护与生态用地保护并行,高质量发展情景下维持生态用地与建设用地的动态平衡。
其他文献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举措,在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环境建设提升的方向不仅在量,更在于质。地方政府作为区域环境污染治理的主体,承担着环保治理的投资压力,近年来对环境保护支出的力度不断增强。“十三五”期间,政府节能环保财政支出超过3万亿元,为各地区环境治理和节能减排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建设资金支撑。在财政分权的制度下,地方政府拥有较大
学位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滇中城市群生态系统健康面临着严峻的安全威胁,亟需开展多尺度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基于此,本研究以滇中城市群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和2020年5期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基于生态系统活力-组织力-恢复力-服务功能(VORS)模型构建滇中城市群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分别从行政尺度和生态尺度对滇中城市群生态系统健康进行评
学位
在社会经济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建设用地的需求度不断上升,导致在土地利用中生态用地的面积不断受到人为干扰与侵占,土地利用空间不平衡与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等问题愈发明显和严重。东川区作为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由于气候变化、快速城镇化以及矿产资源的粗放型开采等人为因素导致东川区生态环境极度脆弱、水土流失严重且地质灾害频发,经济发展与自然保护失衡,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而且由于其地理位置,东川区生
学位
2020年,我国明确提出“双碳”目标,能源消耗、水资源使用和CO2排放是“双碳”目标中三个重要的环境战略要素。黄河流域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与水资源短缺矛盾突出,碳排放日益增多等问题凸显,资源与环境和谐共生压力增大。提高水资源使用效率、推进能源转型和缓解气候变化压力已成为黄河流域实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有必要对黄河流域“能—水—碳”耦合关系和协同利用进行研究。
学位
学位
<正>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中医认为萝卜有健脾消食、化痰定喘、清热顺气、消肿散淤之功能。大多数幼儿感冒时伴随着上呼吸道感染,如出现喉干咽痛、反复咳嗽、有痰难吐等症状。多吃点脆爽可口、清气袭人的萝卜,不仅开胃、助消化,还能滋养咽喉,化痰顺气,有效预防感冒。
期刊
当前,在国际产业竞争激烈、疫情冲击的新时代背景下,科技对社会经济发展、国家实力提升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在严峻的国际环境中站稳脚跟,取得大国优势,科技创新成为了各个国家和经济体的关键措施,由此,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在工业化进程中,实体经济依然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根基,制造业在中国作为实体经济的命脉与主体,是推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强大引擎。二零一五年,“中国制造2025”出台,这是我国为了推进
学位
2020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疫情防控时指出,“要夯实社会治理重心下移,构建党组织领导的共建共治共享的城乡基层治理格局。”2021年7月1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进一步提出,要创新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在内的五社联动机制。五社联动的提出标志着作为社会治理最小窗口的社区成为完成共建、共治、共享目标的关键一步。
学位
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财政在这其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同时也是重要支柱,而税收作为维系国家与公民关系的纽带,是提升国家治理水平的关键要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要求发挥税收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性、支柱性和保障性的作用。当今时代,随着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5G、元宇宙等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经济形态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数字经济在助力经济
学位
近些年来,以大数据、云计算为主的信息化进程迅速发展。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新型技术已经逐步渗透到了生活与经济的各个方面,在部分领域已经开始慢慢解放人们的双手,犹如打开新世界的大门一般。在数字化时代,新型技术的应用可以不断创新应用场景,提升流程效率、提高管理能力。税务领域数字化改革以及智慧税务的建设,使得税收治理现代化能力持续提升,相应的也促进了税收征管效率提升。税收管理组织和流程的简化,在一定程度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