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模式下的文创产品设计法研究

来源 :广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wen07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创产品设计是一种起步晚发展快且具备市场效应的设计类别,在互联网新技术与设计学科的发展的今天,呈现出“互联网与文创设计共同进步”的发展趋势。文创产品具有传播优良文化的属性,但在传统商业模式中,文创产品设计存在同质化现象,并且受到旅游业影响,导致供需产量波动较大,甚至出现因景点人流稀少而产生库存积压的情况,给文创产品的发展带来极大的阻碍。而在网络时代,目前有云端旅游、元宇宙等在线资源,已打破文创产品原有的文化输出模式。文创产品从以前“景点带动产品热度”的模式转变为现在“产品进行文化输出并带动景点热度”的模式。技术与形式的创新在给文创产品设计新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基于产品语义学理论,从用户人群、文化背景、情感化、地域性的语义需求差异,分析文创产品在互联网模式下的特点,根据相关理论知识与文创产品样本分析,并对其设计法进行改良,探究文创产品的设计应用原则与设计创新,减少文创产品同质化现象,使文创产品设计原则符合互联网时代背景。本研究以上述内容为写作框架,全文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将文创产品设计与产品语义之间的关系进行多角度分析。第二部分,通过问卷调查与一对一访谈的形式,量化分析文创产品与产品语义之间的要素与共性。第三部分,探究文创产品互联网模式下的语义采集和设计原则创新,并进行设计实践。本文从文献挖掘、文创产品实物分析为出发点,通过大量的资料与问卷、访谈信息开展研究,深入探究互联网模式下文创产品的发展特点,完善与补充文创产品的设计原则,希望通过产品语义理论减少文创产品与消费者两者之间的理解差异,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从而提高经济效应,同时也能够为其他设计在互联网模式下发展提供参考意义。
其他文献
针对塑料大棚越冬韭菜生产过程中化肥的过量施用,导致韭菜产量、品质下降,肥料利用率低、土壤养分失衡,土壤酶活性下降以及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失衡等现象,在课题组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以韭菜(品种:‘韭神F1’)为试材进行不同施肥处理试验。试验设5个处理,不施肥(CK)为对照,普通化肥常量施肥(T1,N 43.7 kg/667m~2、P2O5 37.3 kg/667m~2、K2O 10.3kg/667m~2)
学位
土壤盐碱化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主要非生物性因素之一,严重时甚至导致植株死亡。黑果枸杞作为我国西北部地区重要的经济植物,具有较强的耐盐性。研究表明,当黑果枸杞处于高盐胁迫条件下时,能维持各组织中较稳定的K+含量可能是其抵御盐胁迫的关键策略之一。然而在盐胁迫下,黑果枸杞的K+吸收与转运机制仍缺乏系统研究。因此,本试验以黑果枸杞为材料,在研究短期7天(7 d)与长期20天(20 d)盐胁迫下黑果枸杞体
学位
矩镰荚苜蓿(Medicago archiducis-nicolai)是豆科(Leguminosae)苜蓿属(Medicago)多年生野生优质牧草,广泛分布在青藏高原东缘的高寒地区,该植物对寒冷、干旱和盐碱胁迫具有极强的耐受性,是高寒地区能越冬生长并完成生活史的豆科苜蓿属植物。本研究以青藏高原原生境下的矩镰荚苜蓿为材料,通过跟踪观测该植物地下芽在自然越冬过程中的形态、组织化学结构以及亚显微结构的变化
学位
文化语义表达是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关键所在。分析了目前国内文创产品设计的现状与成因,对创意产品的文化语义系统构成与语义表达层级进行了分析,从创意形式与文化意义两方面构建了创意产品的文化语义外延与内涵,并从指示、情感与象征三个层面对其视觉表达形式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虎门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实践案例进行了分析,总结了面向文化语义表达的创意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为文创产品的开发设计提供参考。
期刊
设立粮食主产区,这是国家实施的一项保障粮食安全的特殊战略。主产区作为中国粮食生产的重要基地,也是中国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区域,从新形势下的粮食安全来看,日益突出的生态安全问题逐渐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本文将2004年粮食主产区政策的实施作为一次自然实验,利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粮食主产区政策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效应,并探究粮食主产区的碳减排机制。经过研究发现:(1)从基准差分模型回归
期刊
<正>学校高质量发展需要探索并构建发展的新样态,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诸多选择,而办学特色则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量。考察江苏省太湖高级中学(以下简称“太湖高中”)多年来的特色创建之路,我们可以做出一个判断:办学特色应该是教育的核心价值与附加价值的融合,是教育的普遍性和独特性的融汇,是教育的传承性和创新性的融通。他们的实践告诉我们,正确理解办学特色的内涵并科学建构办学特色的路径,将决定着办学特色生成的
期刊
为改善玉米秸秆营养价值,提高玉米秸秆饲用化水平,优化秸秆加工利用及饲喂方式,本研究以收获籽实后堆垛的玉米秸秆为原料,经蒸汽爆破处理(压力1.0MPa,秸秆水分60-70%,维压10min)后,分别添加Sila-Max(MAX)、Sila-Mix(MIX)、纤维活性菌(活性菌)进行厌氧密封发酵,以不添加任何添加剂为对照(CK)。通过探究不同添加剂对蒸汽爆破玉米秸秆营养成分、CNCPS组分、青贮发酵品
学位
水分和氮素是荒漠植物生物量积累的重要资源,也是调节植物及其生长方式在荒漠逆境条件下生物量分配的主要因素。本研究以两种荒漠优势植物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和珍珠猪毛菜(Salsola passerina)苗木为试验材料,利用盆栽试验,设置不同氮素形态(铵态氮和硝态氮)的不同氮沉降水平(0 g·(m~2·a)-1、4 g·(m~2·a)-1、8 g·(m~2·a)-1)及不同降
学位
城市土地是区域经济、社会要素交流与互动的主要空间载体,具有供给的稀缺性、位置的固定性、用途不易改变等诸多特性。当前中国处在城镇化建设提质增效的关键时期,这决定了土地利用过程中需由“量的管控”转为“质的提升”,与此同时“一带一路”作为国家顶层合作倡议,其中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改善各地区交通优势度的同时深刻影响着沿线区域土地利用进程,而交通优势度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关系研究暂处于匮乏状态,仅有学
学位
在南方红壤丘陵区渗漏损失是氮素流失的重要途径之一,不仅降低了氮素的可利用性,还引发了地下水污染等环境问题。微生物的硝化和反硝化作用作为土壤氮素转化的关键过程,与土壤NH4+-N和NO3--N含量有着密切关系。适当的土地利用方式对控制土壤氮素渗漏损失,提高氮肥利用率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依托桃源农业生态试验站“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定位试验,分析了无植被覆盖+不施肥(T1),植被自然恢复+不施肥(T2),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