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滇国青铜器的具象造型研究 ——以牛形象为例

来源 :大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ff20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传统农业社会。从古至今,牛都是农业社会不可或缺的生产辅助工具与促进人类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的重要工具。牛具有巨大的使用价值、宗教价值、文化价值,得到了人们的普遍重视与保护。出于对牛的喜爱以及对牛文化的尊敬,人们选择将牛铸于青铜器上,因此在各类型青铜器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由于不同地区在不同时期形成了差异性的青铜文化,各地青铜器上的牛形象也呈现出不同的形态、造型及艺术风格。而古滇国青铜器中牛形象师法自然的具象造型吸引了众多关注。古滇国青铜器是战国至两汉时期地处云南的滇国人民精妙绝伦的艺术创造。其艺术形式与其它地区相比结构较为自由,造型生动、风格灵动清新,具有质朴的美学思想及鲜明的民族特色,是滇国人民朴实的审美意识、艺术追求的集中表达。它真实的还原再现了两千多年前滇国的社会形态与生活场景,展现了滇人的宗教信仰与意识形态,是滇国历史的生动诠释。滇青铜器的所有装饰造型,都是“具象”的。牛形象在滇青铜器存在的数量巨大,是滇青铜器中重要的装饰母题。本研究以古滇国青铜牛形象的具象造型为切入点,进而扩展到滇青铜器整体艺术风貌的讨论上。目前学术界对滇青铜器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以动物装饰具象造型为研究切入点,对滇青铜器蕴含的文化功能进行分析的文章尚不能反映出古滇国青铜器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本文希望立足于滇青铜器相关的各类研究成果,以滇青铜牛形象为出发点,对滇青铜器的具象造型及通过具象造型所呈现出的思想教化功能、艺术审美功能进行探析。本文主要利用图像学、符号学、民族学等研究方法,通过对商周至东汉时期的各种青铜牛遗存的差异分析,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梳理各地青铜牛形象的地域分布、形象差异概况,并以滇青铜牛形象为主要内容,对其出现的社会功能分析,探讨“牛”在不同题材类型中被赋予的差异性价值。最后,对滇国青铜器具象造型的特征、形成原因及其背后蕴含的多重功能进行探析,试图打开一条探究滇青铜器思想教化与艺术审美功能的通道。
其他文献
漳浦蓝氏家族自元代移民至福建漳州,继而分支迁移到漳浦,明清以降,发展成为闽南地区的一大望族,其家族的发展壮大过程在闽南社会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主要探讨在闽地理学的文化氛围中,漳浦蓝氏形成以儒家“仁”、“道”为主要核心的家族精神,及其族人在此基础上展开的社会活动。论文依据史料和文学作品,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以蓝紫陶、蓝理、蓝廷珍、蓝鼎元几位代表性人物为研究对象,阐析仁、道为主的家族风气对族人的影
学位
在闽台地区众多家族中,板桥林本源家族无疑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无论是在家族史还是在文学史上,其家族的影响力都是巨大的。论文采取多学科融合的研究方法,以历史学与文学为基础,通过对板桥林本源家族的整体研究,揭示其家族发展历史、文学成就及对闽台地区做出的巨大贡献。除绪论外,本文共分四章,前两章为家族研究,后两章则为文学研究,略述如下:绪论简要介绍了选题缘由、板桥林本源家族研究现状、整体研究思路与研究意义。
学位
在VUCA的竞争环境下,员工对工作的感知是否影响建言,具有何种人格特质的员工更倾向于建言,员工建言行为能否提高组织绩效、创造力,这些问题成为了国内外学者和企业管理者关注的焦点。据此,本研究从相对剥夺感理论和人格特质理论等视角,构建了相对剥夺感、公正敏感性、核心自我评价、心理契约违背与建言行为关系模型并进行了检验。本研究首先检验了相对剥夺感与建言行为的因果关系以及公正敏感性的调节效应。通过文献分析、
学位
认知心理学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形成一种思潮,并最终发展成为心理学的主要分支。该领域学者主要把目光集中在研究人类的心智问题上,如:人类如何开展对于事物的认知?人类的身体行动时大脑在进行什么工作?……简单来说,与认知、心理相关的问题都属于它的研究范畴,包括感知、注意、记忆等等。初始发展阶段,受计算机科学思维的影响,认知心理学也被称作信息加工心理学。信息加工心理学把人类的大脑类比作电脑的中央处理器系统,认
学位
爱德华·蒙克(1863-1944)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表现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被誉为“西方表现主义的先驱”。痛苦、焦虑、爱情成为了他绘画的主题,他摒弃了对事物的客观细节描绘,转而通过绘画作品表达自身的主观情感,把自己的情感和绘画作品交织在了一起。他的绘画为表现主义及现代绘画注入新的活力与能量,研究蒙克作品中的隐喻,探究其情感表达具有独特意义。情感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和动力,艺术作品的呈现实则是艺术
学位
酉阳土家族民歌拥有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地方民族文化,映射着土家族人民的历史记忆、风俗信仰以及不同时代下的生活图景和价值追求。本文在人类学的理论背景下,运用文献法、田野调查法等研究方法,探讨酉阳土家族民歌发生的文化变迁现象,分析不同时期各个类型民歌发生文化变迁的种类及模式,进而探究其发生文化变迁的原因和价值。论文共有五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部分,阐述了研究缘起、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对象及
学位
“耳子歌”是大理州云龙县境内的一种白族传统婚俗仪式,2014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在主要流行于云龙县检槽乡清朗和哨上两个村寨。“耳子歌”是由白语音译和意译的结果,“耳子”是白语音译,白语中意为“憨包”、“傻子”、“哑巴”,仪式中主要形容那些老实憨厚的人;“歌”是白语意译,有歌词演唱,并伴随打闹等表演动作。耳子歌的表演有着严格的要求,一般只在婚礼当天进行,必须由举办婚礼
学位
土巡检是明清基层社会治理中极为重要的设置,是连接朝廷与地方的桥梁。洱海北部地区地处滇西北,不仅民族众多,还分布有大量盐井。此外,洱海北部地区还处于各交通线路的交汇处,也是由大理进入西藏的重要关卡。在明朝廷将洱海北部地区纳入版图之后,为稳固政权,朝廷采用因俗而治的方法在洱海北部地区设置了大量的土巡检以保证道路的畅通和社会的稳定。本文以明清时期作为时间线,分为三个部分对洱海北部地区的土巡检进行了分析研
学位
大理海东大青山石头村流淌出一股水源——龙川河,它顺着山势流下,最终流入洱海。围绕着这股水源,人们在这里生产和定居生活,逐渐在大青山下形成12个白族传统聚居村落,形成和发展了具有地方文化特征的本主信仰。纵观大青山下本主信仰的历史发展脉络,可以发现其形成和发展具有地方社会运行的变迁规律,即外部世界与地方社会交互互动,推动大青山下地方社会的发展变化,由此也带动着信仰体系的变动,信仰体系既反映地方社会关系
学位
本研究的主要工作,首先是在文献爬梳大理周城的历史沿革与田野调查民族文化特色的基础上,深入了解大理周城白族扎染传统纹样的构成形式及制作工艺特征:通过梳理归纳扎染纹样的构成元素、造型及构图特征,分析凝练其中的美好寓意及文化内涵;通过考察周城白族扎染传统的制作原料及工艺流程,展现制作人/传承人与扎染作品、技艺之间的互动关系。其次,本研究通过将大理周城白族扎染与贵州蜡染、日本扎染制作工艺的比较研究,分析大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