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功能动态改变与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myhe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凝血功能紊乱是脓毒症(Sepsis)患者常见的合并症,与病死率增加显著相关。脓毒症的进展常伴随凝血功能的动态改变,重视凝血功能的动态改变对于改善脓毒症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脓毒症相关凝血病(Sepsis-asocciated Coagulopathy,SAC)是凝血功能紊乱的诊断标准之一,既往研究仅评估入院当天SAC与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缺乏凝血功能的动态变化与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目的:探讨凝血功能的动态改变与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观察性研究,纳入2014年1月2日至2020年1月31日入住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Intensive Care Unit,ICU),入ICU 24小时内符合Sepsis-3诊断标准的脓毒症患者,排除重复入住ICU、肝硬化、血液系统肿瘤及入ICU前3月内接受放化疗的患者。收集入组患者的一般人口学信息、合并的基础疾病、疾病严重程度评估、器官功能衰竭情况、是否接受器官功能支持、血小板计数以及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纤溶功能等实验室检查数据。患者入组后24小时定义为第1天。主要观察指标为患者入组后第1、3天是否发生SAC及SAC的严重程度,主要结局指标为入组后28天病死率,次要结局指标包括入组后第1、3天SAC发生率、ICU病死率、总住院时间及ICU住院时间。SAC的诊断标准为血小板计数≤150×10~9/L且INR≥1.2,根据血小板计数和INR将SAC分为3级,轻度:1.2≤INR<1.4,且100×10~9/L<血小板计数≤150×10~9/L;中度:(1)100×10~9/L≤血小板计数<150×10~9/L且INR≥1.4或(2)血小板计数<100×10~9/L且1.2≤INR<1.6;重度:INR≥1.6且血小板计数≤80×10~9/L。本研究首先根据患者入组后第1天是否有SAC,将患者分为有SAC组和无SAC组,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和Kaplan-Meier曲线明确SAC与脓毒症患者28天病死率的相关性;其次根据入组后第1天SAC的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轻度SAC、中度SAC和重度SAC三组,绘制Kaplan-Meier曲线比较三组间预后,以轻度SAC为参考,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明确SAC严重程度与脓毒症患者28天病死率的相关性;进而根据入组后第1天及第3天的SAC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四组:无SAC组(第1天无SAC且第3天无新发SAC),SAC改善组(第1天有SAC但第3天SAC严重程度较第1天减低),SAC持续存在组(第1天有SAC且第3天SAC严重程度较第1天无减低),新发SAC组(第1天无SAC但第3天新发SAC)。比较四组的临床基本资料和结局,绘制Kaplan-Meier曲线比较四组间预后,以无SAC为参考,通过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明确其他三组与脓毒症患者28天病死率的相关性;最后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明确新发SAC的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s,AUROC)评价列线图模型对入组第3天新发SAC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期间共9034名患者入住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ICU,其中4052名患者符合Sepsis-3诊断标准,1519名符合排除标准,最终2533例患者纳入分析。1.入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患者的年龄为68.0(54.0,79.0)岁,男性患者有1639(64.7%)名,续贯器官功能障碍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为8.0(6.0,11.0)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II(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II,APACHE II)为18.6±7.6分,1711(67.5%)名患者合并呼吸衰竭,1242(49.0%)名患者合并循环衰竭,419(16.5%)名患者合并肾脏衰竭,1533(60.5%)名患者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治疗,441(17.4%)名患者接受持续肾脏替代治疗。366名患者入组后28天死亡,28天病死率14.4%,409名患者住ICU期间死亡,ICU病死率为16.1%。入组第1天SAC发生率为27.3%,入组第3天SAC发生率为16.1%。2.入组第1天有SAC与脓毒症患者28天病死率增加相关根据入组第1天是否有SAC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无SAC组1841名,有SAC组692名。与无SAC组患者相比,有SAC组患者年龄更大[69.0(54.0,80.0)vs.68.0(54.0,77.0),P=0.030],APACHE II评分(19.4±8.0 vs.18.2±7.4,P=0.005)和SOFA评分(7.0(5.0-10.0)vs.11.0(8.0-14.0),P<0.001)更高,有SAC组患者的28天病死率(20.4%vs.12.2%,P<0.001)显著高于无SAC组。根据Kaplan-Meier法绘制的生存曲线提示与无SAC组相比,有SAC组的患者28天病死率更高(Log rank test 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中,根据年龄、SOFA评分、器官功能障碍个数(≥2)、D-二聚体、持续肾脏替代治疗及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校正后,第1天有SAC与脓毒症患者28天病死率增加显著相关(HR 1.293,95%CI 1.025-1.631,P=0.030)。3.入组第1天重度SAC与脓毒症患者28天病死率增加相关根据入组第1天SAC的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三组,其中轻度SAC组188名,中度SAC组400名,重度SAC组104名,三组患者的年龄[67.0(54.0,78.0)vs.68.0(55.0,77.0)vs.64.0(48.0,77.0),P=0.027]、疾病严重程度[APACHE II评分:17.8±8.2 vs.19.5±7.8 vs.22.2±7.5,P=0.002;SOFA评分:9.0(6.0,11.5)vs.11.0(8.0,13.0)vs.14.0(11.0,17.0),P<0.001]和28天病死率(13.8%vs.19.3%vs.36.5%,P<0.001)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根据Kaplan-Meier法绘制的生存曲线提示三组患者28天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Log rank test 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中,根据年龄、SOFA评分、器官功能障碍个数(≥2)、D-二聚体、持续肾脏替代治疗、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校正,以轻度SAC为参考,中度SAC(HR 1.312,95%CI 0.833-2.067,P=0.241)与脓毒症患者28天病死率无明显相关,重度SAC(HR 2.330,95%CI 1.340-4.049,P=0.003)与脓毒症患者28天病死率增加显著相关。4.入组后3天内SAC严重程度变化趋势与脓毒症患者28天病死率相关根据入组后第1天及第3天的SAC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四组,其中无SAC组1278例,SAC改善组321例,SAC持续存组194例,新发SAC组138例。无SAC组、SAC改善组、SAC持续存在组以及新发SAC组四组患者的年龄[68.0(53.0,79.0)vs.66.0(52.0,77.0)vs.68.0(55.0,77.0)vs.66.0(54.0,77.0),P=0.2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疾病严重程度[APACHE II评分:18.3±6.9 vs.18.7±7.2 vs.21.9±7.8 vs.21.8±9.4,P<0.001;SOFA评分:7.0(5.0,11.0)vs.10.0(7.0,13.0)vs.12.0(9.0,14.0)vs.9.0(8.0,12.0),P<0.001]及28天病死率(11.0%vs.12.5%vs.26.3%vs.27.5%,P<0.001)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根据Kaplan-Meier法绘制的生存曲线提示无SAC组、SAC改善组、SAC持续存在组、新发SAC组四组患者28天病死率(总体Log rank test 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中,根据年龄、SOFA评分、基础疾病及器官功能支持等因素校正,以无SAC为参考,SAC持续存在(HR 1.708,95%CI 1.199-2.431,P=0.003)以及新发SAC(HR 2.018,95%CI 1.386-2.9381,P<0.001)均与脓毒症患者28天病死率增加显著相关。5.入组第3天新发SAC预测模型构建及评价将入组第1天无SAC患者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其中1158(70%)名患者为训练集,232(30%)名为验证集。根据患者入组第1天临床及实验室数据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入组第3天新发SAC的危险因素包括SOFA评分>8分(OR 1.797,95%CI,1.134-2.848,P=0.013)、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治疗(OR 1.458,95%CI,0.936-2.273,P=0.096)、接受持续肾脏替代治疗(OR 2.658,95%CI 1.538-4.593,P<0.001)、血小板计数<180×10~9/L(OR 2.518,95%CI 1.630-3.888,P<0.001)、INR>1.15(OR 3.323,95%CI 2.042-5.407,P<0.001)、AT-III<70%(OR 1.213,95%CI 0.781-1.882,P=0.390)以及D-二聚体>2500ug/L(OR 1.555,95%CI 1.009-2.395,P=0.045),基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列线图模型,训练集中列线图模型预测入组第3天新发SAC的AUROC=0.751(95%CI 0.747-0.762),验证集中列线图模型预测入组第3天新发SAC的AUROC=0.798(95%CI 0.783-0.804)。结论:有SAC及重度SAC是脓毒症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SAC持续存在或新发SAC与脓毒症患者的不良预后显著相关,提示凝血功能动态改变与脓毒症患者预后显著相关。根据SOFA评分、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接受持续肾脏替代治疗、血小板计数、INR、AT-III水平及D-二聚体构建模型可有效预测新发SAC。
其他文献
水旱灾害的发生对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造成了较大的影响,甚至会影响社会稳定,因此防汛抗旱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防汛抗旱工作的开展依赖于有效的信息支持,水文情报预报会直接影响防汛抗旱决策的科学性。因此文章主要针对水文情报预报在防汛抗旱中的作用展开探讨,从而合理利用水文情报预报,为防汛抗旱工作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提高我国防汛抗旱工作的有效性。
期刊
随着化石能源的短缺以及环境污染防控的日趋严峻,传统的化石能源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现代飞速发展的经济需求。同时国家对“双碳”目标的提出,使生物质能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等离子体气化农林生物质废弃物得到高品质合成气、生物油和固体生物质炭,是提升废弃物附加值,实现能源最大化利用的方式之一。本文采用介质阻挡放电(DBD)低温等离子体气化技术,在N2和CO2气氛下分别对稻壳、酸洗稻壳及不同碱金属离子负载量的稻壳
学位
低热量甜味剂广泛用于代替或减少食品和饮料中的糖,现有甜味剂的味道和口感与真实的糖相差甚远。使用甜味正向别构调节剂是一种理想的可替代的方法,它可以在保持原糖味的同时减少糖的使用量。但是目前可用的甜味别构调节剂都是合成化合物,而天然甜味别构调节剂还未见报道。研究证明“回甘效应”的植物中有潜在甜味调节剂存在。为了寻找天然甜味别构调节剂,本论文选取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 L.)作为
学位
大规模集约化种植使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Chen)]连作土壤病害更加严重。酚酸类和皂苷类物质对三七有很强的自毒作用,是三七连作障碍发生的主要自毒物质。本文以云南省文山州大棚种植的三七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UPLC-MS/MS测三七根际土壤中酚酸类和皂苷类物质的含量。利用Illumina Mi Seq高通量平台,对三七根际土壤细菌(16S)和真菌(ITS)进行微生
学位
近年来,随着香精香料提神醒脑,缓解焦虑和抗抑郁等众多特性的发现,研究人员对其用于人工添加剂以及药理学相关模块的替代物的兴趣与日俱增。因此香精香料在食品,化妆品以及制药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但由于香精香料的高挥发性、光敏感、较差的水溶性和稳定性等缺点,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应用。而超分子包合技术在不影响,不改变客体结构和性状的前提条件下可以明显的改善上述问题。基于分子识别的主客体包合物的形成是一个可逆过程
学位
TC18钛合金已成为制造飞机起落架的首选材料,但其在海洋性盐雾环境服役时易遭受腐蚀、磨损等失效破坏。因此,研制飞机起落架高性能表面防护涂层是保障其长寿命服役的关键。本课题首先建立二维HVOF喷涂过程气-固耦合数值模型,获取WC-12Co粉末在喷涂过程中温升及粒子动态飞行特性,为喷枪选型和确定喷涂粉末粒径提供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建立三维全周期AC-HVAF喷涂流场及多粒子随机撞击微晶基体过程有限元
学位
近些年来激光雷达理论和技术的发展迅速,点云数据获取的方式愈加丰富,在测绘、林业、规划、电力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机载激光雷达(Airborne 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ALiDAR)凭借其测量范围广、效率高、对森林冠层穿透能力强等优点,普遍应用于林业资源勘查。机载激光雷达的数据处理是ALiDAR工作流程的重要内容,是点云滤波获得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
学位
低温海域船舶所处环境复杂,因而对船板钢的低温韧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在低温韧性问题上研究不够深入,缺少实际服役数据。本文以高强船板钢EH47为研究对象采用了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及附带的能谱仪(EDS)、透射电镜(TEM)、电子背散射分析仪(EBSD)等测试技术,并通过常温拉伸实验和低温冲击实验,研究了调质热处理工艺对EH47高强船板钢显微组织和冲击韧性的影响,得出了以下主要研究
学位
玫黄黄油牛肝菌(Butyriboletus roseoflavus)是云南常见的野生菌,因嗅之类似葱香味,本地人称之为“白葱”,滋味鲜美独特且营养丰富,是市场上受欢迎的食用菌。本文以新鲜玫黄黄油牛肝菌为研究对象,采用核磁共振(NMR)技术结合代谢组学分析冷冻干燥(FD)、热风干燥(HD)和微波干燥(MD)后玫黄黄油牛肝菌化学成分的变化;采用沸水提取法,再经凝胶层析色谱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逐级分离提纯
学位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作为传媒类的王牌专业,以培育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主。传统的授课模式对实践教学不够重视,导致学生进入社会后存在实操能力弱的问题。2020年,《新文科建设宣言》发布,从明确总体目标、强化价值引领、促进专业优化、夯实课程体系、推动模式创新、打造质量文化六个环节,提出构建世界水平、中国特色文科人才培养体系的新文科建设总体任务。在新文科背景下,如何通过实践教学来提升学生的技术能力,成为广播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