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K1细胞基因组内稳定表达位点NW-003613781.1的筛选与验证

来源 :江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xiang123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仓鼠卵巢(Chinese hamster ovary,CHO)细胞是生物制药领域表达各种治疗性蛋白质和抗体的最广泛使用的表达系统。随机整合是传统的构建重组细胞株的方法,虽然该技术更为成熟、简便,但所构细胞的整合位点具有不确定性,容易导致高水平的克隆变异,且构建过程耗时长、成本高、构建效率低。通过位点特异性整合方法构建的表达细胞株具有可预测性,能有效降低克隆变异水平,缩短稳定重组表达细胞株的构建周期,但通过此方法构建稳定表达株,需要具有信息明确的稳定位点。课题组前期通过慢病毒感染随机整合Zsgreen1报告基因的方式获得了若干具有潜在稳定表达能力的CHO-K1细胞株。本研究以上述细胞为研究材料,获得多个稳定表达位点信息,并选择其中一个位点,通过CRISPR/Cas9技术构建含有Bxb1重组酶系统着陆垫的稳定平台细胞系,并利用Bxb1重组酶介导的基因重组实现外源基因的定点整合。(1)以课题组前期通过慢病毒感染随机整合了Zsgreen1报告基因的具有潜在稳定表达位点的CHO-K1细胞株为研究对象,分别贴壁培养20代、悬浮培养50代,利用倒置荧光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分析绿色荧光标签Zsgreen1蛋白的表达情况,获得4株能稳定表达Zsgreen1蛋白的细胞:CHO-K1-1d2、CHO-K1-1b7、CHO-K1-2f7及CHO-K1-2d9细胞。(2)利用染色体步移技术分析并验证上述四株细胞中Zsgreen1基因的整合位点,获得4个CHO细胞中稳定表达位点所在基因组信息:NW-003614092.1第1159463~1159467碱基间(1d2)、NW-003613781.1第1497183~1497187碱基间(1b7)、NW-003613756.1第101420~101424碱基间(2f7)及NW-003614889.1第103431~103435碱基间(2d9)。(3)通过CCTOP CRISPR/Cas9在线预测系统分析基因组NW-003613781.1上第1497083~1497287碱基范围的基因序列,获得CRISPR/Cas9系统能识别的靶序列:5’-GCACTATATGCACATGCCAGTGG-3’,构建靶向该序列的sgRNA表达质粒,与Cas9蛋白表达质粒共转染于CHO-K1细胞,经T7E1酶切及测序验证,sgRNA能够引导Cas9蛋白在目标靶点断裂DNA双链,验证了该位点的可编辑性。(4)利用CRISPR/Cas9技术介导的同源定向修复,通过共转染sgRNA表达质粒、Cas9蛋白表达质粒及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供体质粒,在目标靶点处定点整合携带Bxb1整合酶系统attP特异位点的EGFP基因及嘌呤霉素抗性基因的表达盒。通过嘌呤霉素筛选、流式细胞分选及PCR验证获得5株发生定点整合的阳性克隆株:纯合子K1-1b7-EGFP-17,杂合子K1-1b7-EGFP-29、K1-1b7-EGFP-35、K1-1b7-EGFP-37及K1-1b7-EGFP-43。选择K1-1b7-EGFP-17、K1-1b7-EGFP-29细胞悬浮培养50代次,利用流式细胞仪分析EGFP蛋白表达情况,发现所选细胞均能稳定表达EGFP蛋白,表明成功建立含有Bxb1整合酶着陆垫(Landing pad,LP)的可用于位点特异性重组的稳定平台细胞系。(5)构建含有Bxb1整合酶识别的attB特异位点的IFNβ-HSA融合蛋白供体质粒,利用attP与attB位点间的DNA重组,定点整合IFNβ-HSA融合蛋白基因及博来霉素抗性基因表达盒,经博来霉素筛选、流式细胞分选、Dolt blot、PCR验证及Western blot获得6株成功发生DNA重组并表达IFNβ-HSA融合蛋白的阳性克隆株:K1-1b7-IFNβ-HSA-2、K1-1b7-IFNβ-HSA-11、K1-1b7-IFNβ-HSA-20、K1-1b7-IFNβ-HSA-26、K1-1b7-IFNβ-HSA-27及K1-1b7-IFNβ-HSA-33。选择K1-1b7-IFNβ-HSA-26、K1-1b7-IFNβ-HSA-27细胞进行批次培养检测IFNβ-HSA融合蛋白的表达水平,发现蛋白积累量分别为9.41mg·L-1及13.85 mg·L-1。
其他文献
固态酿造食醋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的复杂代谢功能是传统发酵食醋风味品质形成的基础。氧气含量是固态发酵过程中影响微生物群落形成以及代谢功能发挥的重要因素,但是目前对于氧含量在固态醋酸发酵过程中与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相互关系尚不明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传统酿造机理的解析,同时也制约了固态酿造食醋生产的自动化、智能化改造。本论文首先分析了氧含量在醋酸发酵过程中对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的影响;其次,基于发酵过
学位
原核蛋白表达系统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为代表,是最具高收益的蛋白表达系统,具有易生长、低成本和高产的特点,但其分泌能力依然是目前面临的难点。通过扰动E.coli细胞壁,降低其结构稳定性,有利于重组蛋白分泌至胞外,降低蛋白纯化繁冗过程,提高蛋白正确折叠。D,D-羧肽酶DacA过量表达可促进E.coli胞外蛋白分泌水平,但也会对细胞生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研究中通过构建新型温度诱
学位
手性胺是诸多药物生产中重要的中间化合物,化学合成存在光学纯度低,污染严重,可催化底物范围小等缺点。胺脱氢酶能够催化酮的不对称还原胺化反应获得光学纯产物,且反应的副产物仅有水,是催化酮的不对称还原胺化生产手性胺最优秀的生物催化剂。但其较低的活性与有限的可催化底物范围是工业应用中难以突破的桎梏。本研究在课题组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使用位点饱和诱变、高通量筛选、迭代饱和突变、复合突变等方法对胺脱氢酶TM_p
学位
植物蛋白是一种可以媲美动物蛋白的优质蛋白质资源,营养价值高且具有多种生理功能,但植物蛋白在水解过程中容易产生苦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羧肽酶是一种外切酶,可以作用在肽链或蛋白质的C端并逐渐水解释放游离氨基酸,因其可降低植物蛋白水解物的苦味而备受关注。本研究对羧肽酶基因进行挖掘和表达优化,旨在获得一种新的羧肽酶并应用于植物低聚肽的制备,以期降低苦味并强化其功能特性,为食品加工领域
学位
基因的游离表达较整合表达操作更简单,但许多工业菌株因没有游离质粒,而严重影响着菌株的改造,特别是外源基因的表达。产甘油假丝酵母(Candida glycerinogenes)是一株有多重抗逆性能和优秀发酵性能的自主知识产权工业菌株,是潜在的工业合成生物学底盘细胞,但是该菌株无天然游离质粒,且二倍体整合操作繁琐复杂,影响了深层次的合成代谢改造。本课题旨在建立C.glycerinogenes的游离表达
学位
胍基丁胺和1,4-丁二胺属于氨基酸衍生物,是生物多胺,在多个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以L-精氨酸为前体,在精氨酸脱羧酶作用下脱羧合成胍基丁胺,再由胍丁胺酶催化生成1,4-丁二胺。本研究通过合成生物学和代谢工程等手段在钝齿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crenatum SYPA5-5中构建胍基丁胺和1,4-丁二胺的合成路径并提高产量。主要内容如下:(1)将来源于E.coli K-12的两种精氨酸
学位
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是由曲霉和青霉菌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且具有毒性的霉菌毒素之一。大量研究表明OTA具有很强的致病毒性。其在食物和动物饲料中污染严重,进入到体内超过一定剂量后可能引发一系列毒副作用,损害人类体健康。欧盟和中国的现行真菌毒素限量标准中葡萄酒中OTA的最高允许含量为2μg·kg-1,谷物和咖啡产品的最高允许含量为5μg·kg-1。目前关于O
学位
牛乳营养价值高,但作为其主要碳水化合物的乳糖导致全球70%以上人群对乳制品产生乳糖不耐受。β-半乳糖苷酶被广泛应用于低乳糖乳制品的制备。其中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来源的β-半乳糖苷酶(LACA)被认定为具有食品安全性,且具备催化活力高、胞外分泌强的突出优势,但其最适pH偏酸性,导致其在牛奶等中性低乳糖乳制品中的加工效率低。本文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在毕赤酵母(Pichia pa
学位
内源性终止子,又称作ρ因子非依赖型终止子,依赖其自身RNA序列折叠形成的二级结构终止基因转录的进程,是构建基因表达盒所必须的元件之一。内源性终止子的二级结构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由5-9 nt富含GC碱基的茎、3-5 nt的环组成的发卡结构,位于发卡结构下游的U-tract结构,以及发卡结构上游的A-tract结构。内源性终止子因为其作用机制简单、终止效率较高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基因表达调控中,在真核生
学位
角蛋白酶是一种能特异性降解角蛋白底物的蛋白酶,在制革和化妆品行业已经展现优势。来自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重组表达的角蛋白酶KerZ1在最适反应温度(60℃)下可以高效水解角蛋白底物,但在低于60℃的中低温环境下催化活性较低,难以满足皮革脱毛工艺和化妆品对于低温活性的需求。为此,本研究通过定向进化结合模拟计算提升了角蛋白酶KerZ1的低温催化活性,并对其mRNA的5’-U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