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健脾方及其拆方对尾吊大鼠经miRNAs调控Wnt通路促成骨的机制研究

来源 :辽宁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q82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基于“脾肾相关”理论从miRNAs调控Wnt信号通路促进成骨角度探究补肾健脾方及其拆方防治尾吊大鼠骨丢失的作用机制。材料与方法:Wistar大鼠80只,雄性,6周龄,体重200±20g,随机分为五组:正常组,模型组,补肾组,健脾组,补肾健脾组,每组16只,单笼饲养。根据人和动物体表面积折算的等效剂量比值给大鼠灌胃给药,健脾方生药量为2.43g/kg,补肾方生药量为3.24g/kg,补肾健脾方生药量为5.67g/kg,补肾组、健脾组和补肾健脾组大鼠各每日灌胃给药相同体积药液(均为2ml),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与2ml蒸馏水。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均采用尾吊法造模,于造模当日灌胃给药,每日1次,给药21天,于第22天每组大鼠取10只给与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取腹主静脉血,室温静置后离心,取上层血清,置于EP管中标记,放入-20℃冰箱保存备用。各组其余大鼠颈椎脱臼法处死,在超净工作台分离股骨软组织、筋膜,冲洗髓腔,将冲洗的液体制成单细胞悬液,吹打,离心,弃去上层脂肪层,培养液重悬制成单细胞悬液,传代培养直至P3代,进行成骨诱导。分别采用El isa法检测各组血清骨钙素(OC)含量;对硝基苯磷酸盐法(PNPP)检测各组B MSCs的ALP活性;茜素红染色检测各组BMSCs的钙结节形成情况。取32只体重200±20g(6周龄)雄性Wistar大鼠32只,随机四组,分别为空白组,健脾组,补肾组和补肾健脾组,将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将各组大鼠分别灌胃对应药物:健脾方生药量为2.43g/kg,补肾方生药量为3.24g/kg,补肾健脾方生药量为5.67g/kg,补肾组、健脾组和补肾健脾组大鼠各组每日灌胃给药2ml药液,空白组灌胃给与2ml蒸馏水,灌胃5天,末次灌胃给药1h后,用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取腹主静脉血,室温静置后离心,取上层血清,同组混合在一起,56℃水浴灭活,用滤膜过滤,分装,置于-80℃超低温冰箱备用,将购买的Ori Cell Wistar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P2代传至P3代,分为5组,分别用正常组含药血清,成骨诱导液,健脾组含药血清加成骨诱导液,补肾组含药血清加成骨诱导液,补肾健脾组含药血清加成骨诱导液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蛋白质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blot)检测β-catenin、GSK3β、GSK3β磷酸化的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miR-214-3p、miR-10a-5p、Wnt3a和成骨相关基因Runx2的mRNA表达。结果:1.补肾健脾方及其拆方对尾吊大鼠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1.1补肾健脾方及其拆方对尾吊大鼠血清OC的影响与正常组相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OC含量明显下降(P<0.01);与模型组相比,健脾组、补肾组和补肾健脾组大鼠血清OC含量明显增加(P<0.01);与健脾组相比,补肾健脾组大鼠血清OC含量明显增加(P<0.01)。1.2.补肾健脾方及其拆方对尾吊大鼠体内BMSCs的ALP活性的影响 与正常组相比较,模型组大鼠BMSCs ALP活性明显下降(P<0.01);与模型组相比,健脾组、补肾组和补肾健脾组大鼠BMSCs ALP活性明显增加(P<0.01);与健脾组相比,补肾组、补肾健脾组大鼠BMSCs ALP活性明显增加(P<0.01);与补肾组相比,补肾健脾组大鼠BMSCs ALP活性无明显变化(P>0.05)。1.3补肾健脾方及其拆方对尾吊大鼠BMSCs成骨分化诱导后钙结节形成的影响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染色面积明显减小;与模型组相比,健脾组、补肾组和补肾健脾组的染色面积均明显增大;与健脾组和补肾组相比,补肾健脾组染色面积明显增大。2.补肾健脾方及其拆方含药血清经miRNAs调控Wnt信号通路促成骨的机制研究2.1补肾健脾方及其拆方含药血清经miRNAs调控Wnt信号通路促成骨中β-catenin、GSK3β、p-GSK3β蛋白表达的影响 与正常组比较,成骨诱导组β-catenin蛋白表达量显著增高(P<0.01);与成骨诱导组比较,健脾组、补肾组和补肾健脾组β-catenin蛋白表达量均显著增高(P<0.01);与健脾组比较,补肾组和补肾健脾组β-catenin蛋白表达量均显著增高(P<0.01);与补肾组比较,补肾健脾组β-catenin蛋白表达量明显增高(P<0.01)。与正常组比较,成骨诱导组GSK3β蛋白表达量显著增高(P<0.01);与成骨诱导组比较,健脾组GSK3β蛋白表达量显著增高(P<0.01),补肾健脾组GSK3β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与健脾组比较,补肾组和补肾健脾组GSK3β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1);与补肾组比较,补肾健脾组GSK3β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与正常组比较,成骨诱导组p-GSK3β蛋白表达量显著增高(P<0.01);与成骨诱导组比较,健脾组、补肾组和补肾健脾组p-GSK3β蛋白表达量显著增高(P<0.01);与补肾健脾组比较,健脾组和补肾组p-GSK3β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2.2补肾健脾方及其拆方含药血清经miRNAs调控Wnt信号通路促成骨中miR-214-3p、miR-10a-5p、Wnt3a和成骨相关基因Runx2 mRNA表达的影响 与正常组比较,成骨诱导组miR-214-3p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与成骨诱导组比较,补肾健脾组miR-214-3p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与正常组比较,成骨诱导组miR-10a-5p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与成骨诱导组比较,补肾健脾组miR-10a-5p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与正常组比较,成骨诱导组Wnt3a表达量显著增高(P<0.01);与成骨诱导组比较,健脾组、补肾组和补肾健脾组Wnt3a表达量显著增高(P<0.01);与补肾健脾组比较,健脾组和补肾组Wnt3a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与正常组比较,成骨诱导组Runx2表达量显著增高(P<0.01);与成骨诱导组比较,健脾组、补肾组和补肾健脾组Runx2表达量显著增高(P<0.01);与补肾健脾组比较,健脾组和补肾组Runx2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1.补肾健脾方及其拆方均可以升高尾悬吊大鼠血清OC水平,升高BMSCs成骨诱导14天后ALP水平以及促进钙结节形成,推测补肾健脾方及其拆方具有促进尾悬吊大鼠成骨分化的作用,进而改善尾吊大鼠的骨丢失,且补肾健脾方组的作用最为显著,补肾方作用强于健脾方。2.补肾健脾方可以降低miR-214-3p和miR-10a-5p的表达,升高Wnt3a、β-catenin、p-GSK3β和Runx2的表达,降低GSK3β的表达,推测补肾健脾方可以通过抑制miRNAs的表达进而抑制GSK3β磷酸化β-catenin,促进β-catenin的积累,促进Wnt信号通路表达,促进BMSCs成骨分化。补肾方与健脾方不可以降低miR-214-3p和miR-10a-5p的表达,但可以升高Wnt3a、β-catenin、p-GSK3β和Runx2的表达,降低GSK3β的表达,推测补肾方和健脾方也可以通过Wnt信号通路促进BMSCs成骨分化,但与miRNAs无关。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益气通脉煎剂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探究益气通脉煎剂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网络药理学机制,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微观层面的科学依据。材料与方法:1.选取于2020年12月1日至2021年8月31日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内一科病房住院治疗且符合纳排标准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型患者63例,采用同期对照研究方法,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西医标准化治疗
学位
研究背景:胃脘痛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情志因素这一病因居于胃病之首,且各情志因素对引起胃痛的证型也普遍偏差。中医文献关于情志因素与胃痛关系的叙述颇多,从古至今对于情志因素与胃痛相关性的研究认为情志因素与胃痛的发病有一定相关性,但具体相关因素并不明确,故尝试进一步研究情志因素与胃痛的相关性。研究目的:考证情志因素与胃脘痛的发展源流,收集总结历代医家对于情志因素与胃脘痛的理论学说;研究古今医案中情志因素
学位
由于工业化的快速发展,造成各类污水大量排放,导致我国的水资源污染日益严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科学家们正在致力于寻找一种安全,高效,绿色的水污染处理方法。光催化技术因为成本低,安全性高,无毒,效率高等优点而受到科研工作者的青睐。MOF-808的孔隙率高,比表面积大,且有一定的导电性,可作为光催化的载体,但由于其带隙值过宽,在可见光下难以被激发,电子-空穴复合率高,抑制了光生载流子的产生。本文通过负载
学位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对郭恩绵教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经验进行分析及总结。材料与方法:对2019年1月—2020年12月就诊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郭恩绵教授门诊治疗的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的病例进行收集,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舌苔脉象、所用处方以及就诊时间进行双人录入,对各项结果进行频数统计,并利用软件对组方规律及新方进行分析。结果:共收录符合诊断及纳入标准的门诊病历186例,
学位
目的:本文对《伤寒论》中所涉及的温热药物、含有温热药物的方剂及相关条文进行整理和分析,以梳理张仲景《伤寒论》一书中运用温热药物的经验,探析其规律、特点,归纳总结其辨治特色,继承和发扬仲景运用温热药物的精髓,为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文献依据和理论支持。方法: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方法和统计法,依据《神农本草经》和《名医别录》所记载的药物性味为依据,筛选出性味属“大热”、“热”、“微热”、“大温”、“温”、“微
学位
目的:梳理探讨左韬教授从脾肾论治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学术见解,总结其临床经验;以五大数据库为载体,借助Excel及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寻针灸治疗儿童青少年近视的腧穴优选、配伍规律,以及常见中医证型、近视类型。“左氏学说”与“普遍规律”相结合,以优化针灸处方,为临床提供思路及参考。材料与方法:1.跟诊学习导师的诊疗思路、参加导师开展的学术讲座、阅读导师参与编写的专著及发表的文献。在导师的指导下,梳理探讨
学位
目的:本文通过整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与吴茱萸汤方证相关的条文,并结合后世医家的论述阐释和现代临床医案数据统计,进而深入探讨本方的辨证特点、用药规律及疾病运用范畴,为临床使用提供理论支持。方法:第一部分,以宋版《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为蓝本,摘取两书中与吴茱萸汤证相关的条文,并结合后世医家的注解,探析本方证的基本要素,包括病因病机、主症、病位、方药、类似方证及争议问题。第二部分,收集后世医家
学位
本试验旨在探讨2种类型饲粮碳源在不同混合比例及不同饲粮碳氮比条件下对黑水虻幼虫生长性能和虫体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试验采用两因素试验设计,选用遗传背景相同、同一批次、发育正常、体尺及体重(体重约为11.33 mg/头)一致的3日龄黑水虻幼虫45 000头,随机分为25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600头虫。同时,以花生粕为氮素原料,添加由易生物利用碳源葡萄糖和难生物利用碳源木屑组成的5种不同比
期刊
报纸
目的:桂枝汤出于张仲景《伤寒论》,历代医家对其理、法、方、药各有见地。本文广泛收集国内外相关文献,梳理古今医家对其方证认识的异同,总结其证治特点及其临床应用规律,以期为临床应用及研究此方提供借鉴。方法:主要采用归纳总结等文献学研究方法。归纳总结张仲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对于桂枝汤的应用;及以爱如生《中医典海》软件(初集,本地版)作为检索工具,筛选国内历代医家研究和使用桂枝汤的相关文献,并结合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