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疾病是一种无可避免的生命体验,每个人或早或晚都会体验疾病,甚至对于有些人来说,某种疾病可能伴随其终生,成为一种人生常态。疾病会给病患带来生理与精神的双重折磨。面对疾病,人们会感到焦虑、恐惧、厌恶、憎恨、自卑而又无可奈何。随着人们对世界认知经验的不断加深,疾病不再仅仅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一种生理体验,也不仅仅属于医学所关注的范畴,它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内涵。自然而然,疾病也成为文学书写的对象。癞疾作为一种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疾病是一种无可避免的生命体验,每个人或早或晚都会体验疾病,甚至对于有些人来说,某种疾病可能伴随其终生,成为一种人生常态。疾病会给病患带来生理与精神的双重折磨。面对疾病,人们会感到焦虑、恐惧、厌恶、憎恨、自卑而又无可奈何。随着人们对世界认知经验的不断加深,疾病不再仅仅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一种生理体验,也不仅仅属于医学所关注的范畴,它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内涵。自然而然,疾病也成为文学书写的对象。癞疾作为一种恶疾,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因其致病原因不明,难以治愈且带有极强的传染性,使得癞疾被赋予神秘色彩,更是会引起社会集体性恐慌,引起人们在伦理、宗教等方面的消极联想,从而使癞疾具有隐喻色彩。尤其是明清时期,小说高度繁荣,“癞疾”也在小说文本中多次出现,并在人物塑造、情节建构等方面承担重要功能,带有强烈的隐喻色彩。绪论之外,本文总共分为四部分:第一章主要梳理“癞疾”叙事的发展历程。伴随小说文体自身的发展,“癞疾”叙事的形态也越来越灵活,艺术品位也越来越高,尤其与人物的形象塑造结合得愈发紧密。第二章集中讨论明清小说“癞疾”叙事在人物塑造方面的作用。在“癞疾”叙事中,“疾病—病患—环境”的关系,深刻影响着人物对疾病的认知,以及为适应环境而采取的行动,由此引发一系列的情节。基于此,本章紧紧围绕病患形象、环境形象、边缘形象展开讨论。第三章集中讨论明清小说“癞疾”叙事在情节方面的作用。具体讨论了“癞疾”在情节生成、转向、延展等重要节点所承担的功能。第四章集中讨论“癞疾”叙事的隐喻功能。其一是“癞疾”叙事与性别文化隐喻。着重考察“癞疾”叙事中“过癞”习俗所表现出的对于女性的歧视;其二是“癞疾”叙事与理学隐喻。着重考察“癞疾”叙事中所传递的儒家伦理,以及真实作者对于传统道德观念的维护与召唤。
其他文献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新时代我国国情的准确把握。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既涵盖了过去各个历史时期党的农村战略思想精华,又顺应国情变化赋予了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等新的内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对乡村衰落的世界性难题的响应,是指导新时代中国农村改革的重大战略。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把农业供给
人的命运中运气的影响是无法忽视的,运气发生于偶然让人们难以预料,不过,人生的偶然走运或者不幸却会导致人们陷入人生的不同境遇。换言之,运气对生活的偶然性任意性干预会对人们所追求的公正产生破坏。公正问题一直都是人们争论不休的话题,在罗尔斯的《正义论》中开篇强调“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德性”,正义问题的首要对象是社会的基本结构问题,一个正义社会的建立必然要对运气和公正关系进行处理,避免人们受到运气的任意性
安乐哲是现代最为重要的汉学家和哲学家之一。他以“关系性”和“过程性”来概括儒家传统伦理思想的结构性特点,为儒家伦理思想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理解思路。安乐哲以《易经》为思想依据,将儒家哲学的宇宙观表述为“互系性”的“气”宇宙观。他指出,中国哲学语言是过程语言。过程性语言以关联性思维为基础,以现实生活经验为来源,提供一种前瞻性、域境性的过程叙事。中国哲学关心的并非是“是什么”的问题,而是关系中的人“如何”
早在德国古典时期,各个文化领域均意识到以自然科学理性为主导的人类社会已经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精神危机。歌德在他的《浮士德》中批判了以“瓦格纳”为代表的纯粹理性精神。海涅在一百多年前也清醒地认识到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是斩断自然神论头颅的利剑;教授在沉静的研究中所培育出来的哲学概念可能摧毁一个文明。自然科学理性至上已然成为导致人的异化危机的根本原因。在这样的时代精神背景下,奥地利哲学家鲁道夫·斯坦纳(R
随着新时代数字中国战略的深入实施,数字经济正在引领我国县域经济迈向新发展格局。2020年上半年,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开来,各传统行业迎来停摆危机,实体经济遭受巨大打击。数字经济在全面支撑防疫工作的同时,有效缓解了经济下行危机,并对各产业快速恢复活力赋予了强大驱动力。同时,县域作为我国最重要的底层经济主体之一,在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城乡深入融合的背景下,有着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在此
纪录片《生活》是一部人物纪录片,镜头对准张占伟、乔崇晓以及儿子张亚斌的平凡生活。通过对一家人的采访和生活记录,用可视化的影像将一家人的故事娓娓道来。一方面,作品展现了相濡以沫的爱情故事、养子与养父母的笙磬同音以及竹马之交的默默关怀;另一方面,反映出女性面对病痛时柔弱外表下对生的执着追求,对活下去的勇敢坚定。本文基于《生活》的创作,对纪录片的客观记录和主观表达进行了思考和总结,主要从三方面进行阐释,
“不自制”问题是柏拉图哲学中欲望理论的重要问题,主要表现在处理理性、情感和欲望的冲突关系中。从文本来看,我们主要关注早期的《普罗塔哥拉》和成熟时期的《理想国》中的“不自制”问题。但在传统解释中,认为前者否定了“不自制”的可能,后者承认了“不自制”的存在。那么,这是否意味着理论上存在根本性的差异、断裂或修正?因此,我们试图回到古希腊哲学的历史语境,以《普罗塔哥拉》和《理想国》作为文本依据,对这一问题
纪录片《2021·故乡邹平》是一部乡愁纪录片,纪录片展现创作者通过“寻找”与“传承”为线索,将创作者对故乡内心表达和记忆结合起来,用解说词描写故乡的一草一木,通过影视语言再创作,唤醒异乡游子对故乡的记忆。寻找与传承是乡愁情结的一种表达方式,纪录片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老粗布、非物质遗产台子火烧、红砖房子、到最后作为即将离开小城到外面求学的创作者,真实记录了乡愁下的小城生活图景,呈现出根的重要性。通过衣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经济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以国外发展为借鉴,国内发展为基础,内外结合,对我国局势、国力等方面进行全方面分析研究,最后提出了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在某些角度反映了我国能够洞悉发展阶段不同时期的不同特征,把握不同阶段的不同时机,也反映了党深刻掌握社会发展规律,提出了新的认识,我国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坚定并长期以新发展理念为科学指引。我国传
近年来,为应对新冠疫情冲击,实现稳增长目标,政府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新增地方政府债券规模大幅扩容。但政府债务是一把双刃剑,如何科学规划地方政府债务,对于经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首先对已有的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影响研究进行整理分析。其次从总需求渠道、信贷渠道和空间关联渠道研究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影响机制。再次,从债务规模和债务结构两大角度出发,扩大地方政府债务研究种类,分析地方政府显性债务、隐性债